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2020-03-03何明霞
何明霞
(四川省康定市民族中学 四川 康定 626000)
在七年级各科教材中,道德与法治中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和活动性学习方式表现的比较突出,与其他学科相比此门课程更加注重价值教育。因此,针对此门课程的特点教学方式也与其它课程有所不同,多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感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1.注重课前预习,做好听课准备
预习是学生思想上对学习内容的一个准备,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没有科学的预习方法,往往在教师的要求下对学习内容走马观花地略读。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他们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习内容进行问题的挖掘,有意识渗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引导学生侧重重点内容的思考,让学生心存疑问地进入课堂的学习。首先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可以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再次进行预习。其次,指明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页数,明确本堂课的中心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有技巧的进行预习,比如勾画重点内容、初步梳理问题的答案等。
2.紧扣主题,利用科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
2.1 生动引出教学主题内容。道客与法治这门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所以教学内容的引出我们就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实际例子作为载体。第一,可以讲述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第二,采用近期周围发生过的新鲜事情来引出教学内容。第三,有意识引入当前社会上的事实问题来引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事件、热爱祖国的情怀。第四,用问题作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五,多采用现有的名言警句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语文。也借此来引导到学生多阅读有关的课外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强他们对认识的认识程度。利用这些手段来引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题内容,使得课堂刻板的课堂活跃起来。
2.2 使用先进教学工具展现教学内容。如今现代化教学工具已经深入中学课堂,教师们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先进教学工具辅助教学。而多媒体能够生动、灵活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得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生动。而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思考,不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师设计问题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问题的提出要依据教学重点。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做到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从学习的内容出发,但是要把学习生活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三观。
3.借助电视栏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过程
现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材过程中巧妙的引用了栏目的设置。教材每一节课的开始设计了“运用你的经验”,知识的也引出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进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材设计了“探究与分享”栏目,教师可以利用里面现有的问题,也可以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与生活实际设计出更为符合本班学情的问题,进而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分析、组织、交流、探讨来使得思维发生碰撞和推进,这样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分享”栏目自己探究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自己对知识有深刻地体会。接下来通过“阅读感悟”栏目来促进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深入感悟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知识、体会知识。“相关链接”栏目是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更深一步地探究和深化。在此栏目中我往往是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方法与技能”栏目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教材的各个栏目中最精彩的环节。此模块主要是在学生已经探究、体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加深生活体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之内化成为自身能力的过程。新教材的栏目过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总结解决问题技巧的过程,改变了传统的简单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教学方式。这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熟悉社会,能够在生活中挖掘教学内容,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加深情感体验,进而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塑造学生性格、培养学生品质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挖掘。在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元素、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元素、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依据这些元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思想不成熟甚至有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思想,通过道德与法制课程来正确引导他们思想的发展。
总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现实生活案例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也给与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点,让他们得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