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血清白蛋白和房颤相关性及因果关系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0-03-03廖丽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带来的经济和家庭负担巨大。众多的流行病学的证据表明: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多种心血管疾病事件相关,如缺血性心脏病、卒中、静脉血栓栓塞以及房颤等,但是仍不明确低血清白蛋白与房颤发生风险的量级关系及因果关联。
近日,广东药科大学健康学院康复治疗学系廖丽贞博士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数据分析及挖掘)通过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队列分析和基于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的孟德尔随机模型,探讨了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房颤发生的相关性及因果关联,ARIC数据库的结果发现,血清白蛋白与房颤发生率呈负相关(HR=0.90,95%CI:0.86-0.94),但GWASs数据库的结果并不支持两者的因果关联。虽然低血清白蛋白不是房颤的病因之一,但两者呈负性相关。此外,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往往提示患者营养不良,随之而来的是临床结局不佳,而血清白蛋白的检测简单易行,故综合而言,临床工作中仍要重视血清白蛋白的常规检测,以预测房颤的发生风险及其他不良结局的发生。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20年35卷第2期的《Eur J Epidemiol》期刊(IF=7.14)上,论文以广东药科大学廖丽贞博士为第一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新学教授、庄晓东副教授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