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审美心理感动是诗情之母(接上期)

2020-03-03

关键词:诗人

王 向 峰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四、感动之感遇

感遇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存在呢?主要是指一个人特殊的遭遇,它虽与时世相关,但又不是所有人都与他一样的遭遇。我们说感时或者感世,这个所感虽出于一人之感,但却不仅是一人之感,而是一个时代之人的共感,但却又是以个人作为承担者。比如说唐代出现安史之乱, 安禄山带兵从北方起兵之后,势如破竹,见人就杀。咱们今天好像是很难理解,你说你夺天下你把老百姓杀了干什么?李白写这个局面是“流血涂野草”,到野外看那个草上全都是老百姓的血,所谓的血流成河不是虚话,这是当时所有人都能遇到的。杜甫安史之乱后在长安所见是“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也是所见者的同感。而感遇一般指的是某一个人之兴衰际遇之感,极具个性特征。如一家失火了,烧得精光,另一家新盖的高楼正在封顶,这是何等的不同?同样一个时间点,一人被罢官了,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就在同一时间另一人却升官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所以感遇主要体现在单个人物身上,个体性特别突出。古代的人在官场被罢官,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贪污、渎职或矫制, 而是主持正义被罢官。因为官吏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主持正义,真正能够在朝廷上敢于忠言直谏的人很少。这时有一个人出来直谏,大多数情况下皇帝不愿听。唐代诗人韩愈两次被贬,是因为什么呢?第一次被贬是因为他作为监察御史上书奏言关中天旱人饥,请宽民徭,结果竟被皇帝贬为阳山令。元和十四年唐宪宗下令京城官民当街跪迎佛骨。韩愈一直主张以儒家之道治国,就上了一封《谏佛骨表》,认为此举不当。唐宪宗看了这个表之后非常恼怒,几乎要处死他,后以此罪贬他到广东潮州。你说这件事韩愈做错什么了?没错,所以非常委屈,是独有的个人的遭遇。如果一个诗人在这种情况下写不出来诗那根本就不是诗人。韩愈就此写了被后世认为是他最好的一首七律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诗中满怀激愤之情和独有的不平之感:“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政, 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这时候已经50多岁了,他说我虽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但是为了国家我不惜这把老骨头,不惜残年受贬。因为从长安出发,那时候得骑马走过秦岭,长安之南就是秦岭山脉。到了秦岭时回头一看,看不见家了,离家越来越遥远,因为是被流放了,云山阻隔,就很难再回来了。因为是冬天行走,这时候蓝关大雪阻隔道路,马往前走都很难走,回头看不见家,前途无路走,境况十分悲凉。这个时候他的侄孙韩湘子, 知道叔爷被贬,特意在中途来迎接他。他知道侄孙远来,能够给他安慰,有一个依靠。特别最后一句,“好收吾骨瘴江边”, 为他穷愁困苦地死在瘴气之地,为他收葬一把老骨头。这是韩愈在晚唐世道沉沦世境中的独有感受。

在这里特别要说唐代诗人张九龄。张九龄开元年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副首相。和他同朝的宰相是李林甫。李林甫在唐代的官僚里作恶多端,以势欺人,害死很多人。他向唐玄宗说张九龄的坏话,开元二十四年把张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甚感不平,作感遇诗四首,主要是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感遇。其次是以橘树为意象,寄托自己的不平之感。这首诗是:“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江南这个地方有橘子,它黄中透红,所以叫丹橘。橘树即使到了冬天,它的叶子也还是绿色的。一般来说南方冬天温度比较高,土地没有冻,地气温暖,橘子树冬天能保持绿色。张九龄说不能只看到这一点,这个橘树它的本性就耐寒,寒冷不能让它改变自己的本色。在橘树的身上张九龄把敢于坚持正义这种精神彰显出来。就橘子的果实来说,尽管它的色香味俱佳,虽然能够敬献给嘉客,但是有人从中作梗,你这橘子也送不到客人面前显现它的价值,被赏识的只有不入等的应时桃李之类。这就是橘子的命运,命运就是现实,要想寻找中间的道理,公然说不清楚,也无法去辩解。这是张九龄的感遇,意象地述说。

在感遇里有三首唐诗都是非常有故事的,我们看其各自的感遇如何变成了诗。

一位是李涉。李涉是一个很有名的诗人,他的绝句和古风在当时很受推崇。有一天晚上他在九江皖口走路,遇到一伙强盗,古代的强盗可能都比较文明,抢人之前还问问你叫什么名字。就问这个李涉,你是谁?他说我是李涉。绿林豪客们说你是不是博士李涉?(他在朝廷里被授予翰林院的博士)他说我是。豪客们说,那好,你是大诗人,今天我们不抢你,你给我们写首诗吧,就把他请到那些人的住地。李涉就给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1)辛文房.唐才子传[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78.试看头一句“暮雨潇潇”,晚上下着雨,在一个江村遇见这绿林豪客。他们也知道我的名字,我也非常高兴,有这个经历之后今后我就不用隐姓埋名,到哪我就把李涉的名号打出来,连绿林豪客都因知我名而不抢我, 我就可以走遍天下了。因为社会已经非常贫败, 民不聊生了,“世上如今半是君”,有一半人都是走你们这个道路,我还用怕什么!这诗写出来之后,绿林豪客非常高兴,招待了一顿盛餐,走的时候给拿了很多美酒和牛肉。如果谁经过这样一个事情,能没有感动?肯定会有感动。不抢你,还给你酒肉,连吃带拿地盛情招待你,怎么不能因感而写诗。

另一位是杜牧。杜牧在考取进士以后到江南做官,佐沈传师幕。一次他在湖州乡村遇到一个少女,也就十来岁,长得非常美。杜牧就和这姑娘的妈妈说,希望你女儿“等我十年,不来然后嫁。”这母亲答应了,并以“重币结之”。杜牧在仕途上奔忙,10年之期内没去,而是在14年之后去和这个姑娘的妈妈见面,说我现在来娶你女儿了。这老妇人和他说,当初约定10年,我女儿等你10年之后,看你再也没来,已经出嫁3年了,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杜牧一听追悔莫及,又赠送一些礼物作罢,即为《叹花》诗一首:“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2)缪钺选注.杜牧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00.这是寻找春天的记忆,但是错失机遇的责任在自己,就不必惆怅了, 是自己错过了春天。这种特殊感遇造就了一首怅惘之诗。

第三位是崔护。崔护是唐德宗时代的士子。他到长安考进士名落孙山,在清明节桃花盛开时游城南庄,在一个民家向一位美丽的姑娘要了一碗水喝,两人彼此各怀爱慕之情,心事尽在不言之中。过了一年之后又是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见姑娘家大门紧锁,没有见到那位姑娘,于是怅惘地在门上题了一首《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3)全唐诗:369卷(1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138.过了几天之后崔护又来此处,听到门内有哭声,叩门询问,姑娘的父亲告诉崔护,自从去年清明节之后女儿就神情恍惚,我那天陪他出去散心,回来见你题诗,她便开始绝食,刚才死去。崔护见状,便擎起她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大呼“我是崔护,我在这里!”这一喊果然灵验,姑娘竟死而复生。姑娘的父亲把女儿许配给崔护(4)全唐诗:369卷(1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138.。这个于史记载的真实故事,在后世有广泛流传,宋代词人晏几道的《御街行》有词写此事:“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欧阳予倩的剧作《人面桃花》,广泛流传,有多剧种演出。崔护是因为一次传奇经历造就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就以上三人的事情经历来说,情节完全是属于个人的,但却刻骨铭心。所以作诗就必须多有感遇,这个感遇存在于外面世界,不是生于冥思苦想,而是要接触生活,“应物斯感”,始可为诗。

五、感动之感旧

感旧这种类型的感动,对每个人而言,无论年龄、地位,还是生存状态,都是在所难免的情怀。在感旧的感动中,作为诗人的主体,发怀古之幽惰,抒当下之情怀,如对于历史上人物、事件、遗迹,或自己经历的过去,如童年、故乡、故人、故国等,一旦受到触动,不论是历史事端和前尘往事,还是个人之前实际经历的事情,便发生心理活动,不禁感慨兴怀,歌而咏之,诗而述之,以诗写来,都属于感旧之感动。如抒发的是对古人的情绪,则属于怀古诗,如陶渊明的《咏荆轲》,王维的《西施咏》,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苏轼的《念奴娇》等典型之作。现代诗人也有许多怀古与怀旧诗。如王充闾写北宋徽钦二帝的《土囊吟》,李仲元《缘斋诗稿》的许多咏史诗,郭兴文《往识集》中咏史诗三百首,等等。新体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余光中的《乡愁》等,也都是很著名的感旧诗。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与生活经历的诗人,他的审美心理必然积淀着许多思古之情与现实人生感受,它好像是酒,积存越久越醇香一样,很多古事今人都时常入思,叩击灵感。唐代诗人胡曾就是专门写咏史诗的诗人。不论今古之人 ,很多被怀旧的事情,对于诗人在事遇当时并不觉得有何价值,甚至是值得留恋,可是时隔愈久,距离愈远,则可能愈增价值。杜甫在其茅屋为秋风卷走全部茅草时,大概只有悲苦盈心,可能多少年后真的重回草堂旧址,看到它的残垣废墟,说不定会大生感旧之情,能写出比当年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好的诗篇。

第一,依据对于古代诗人感旧诗的考察,可见有很多令人感动之作,有令人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其中的教训也有值得时人记取之处。刘禹锡的《韩信庙》:“将略兵机介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教举世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李昌祺的《舞阳留侯庙》:“信族豨夷越醢躬,太平无复用英雄。高皇却堕先生计,世上何曾有赤松?”吴梅村的《一舸》:“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对于这个鸟尽弓藏的历史痼疾与普遍的教训,封建皇帝极懂其藏弓、烹狗之谋,而功臣武将却多忘鸟尽、兔死之后作为良弓与猎犬该做何打算。这是历史让人永远需要记取和警惕的教训。

第二,不论是古史还是时人经过之事,都是过去的再不会回来的事情,它是紧系着时人的年华往事。莎士比亚说,只有失去了的东西才能发现它的可贵。越不能追回的东西越在心里增值。历史不能追回,时间不能追回,境况不能追回,但只要有遗迹在,有废墟在,它们便可以牵涉出很多记忆。如唐明皇在骊山,与杨贵妃在七夕晚上仰告天孙星即织女星,共对天盟誓今生今世永不分离:“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个地方现在变成废墟了,一棵树上挂个牌子写着“长生殿旧址”。如果我们了解这段历史,读过《长恨歌》,到场看到那里一棵老树、一堆瓦砾,也能引发思古之幽情,难禁感慨万端:是情侣誓言落空,还是二人荒政误国?可能什么都有。以前我们总是让过去的东西完全过去,甚至把它完全扫除干净,后来渐渐发现,古代的东西,哪怕一个很小的存在物,如果能保留下来就是保存了历史。唐明皇和杨贵妃发誓时,我们都没看到,但书里有记载,能看到真心实意的状态。在马嵬坡要处死杨贵妃时,“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双和流”,可见唐玄宗还不是薄幸郎。看到这段历史,显见杨贵妃恃貌邀宠,“姊妹弟兄皆列土”,权倾一世,引来安史之乱,但他们的情感和悲剧下场仍不免引起人们的悲悯之情。

第三,回忆会增值。人们心中的历史存在和记亿中经历过的事情,有不少也会增值,有时在外界的作用下,甚至会发生膨胀性地增生。现在人们都知道如邮票、房子等实际物质对象的增值,但是有些人却不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在记忆中也会增值。习惯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就是吗? 海涅在《论“爱祖国”》中说:“春天的特色只有在冬天才能认清,在火炉背后才能吟出最好的五月诗篇。”(5)海涅.海涅散文选[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137.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常是习而不察,即是在某种对象在自己身边时,在自己手上时,如住在长白山下,黑龙江边,还有那松花江畔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在日常感觉中却感觉不到有多少特殊价值,可一旦它们被敌人占领、掠夺,而自身却流亡异地,爱不得助,那白山黑水的价值就无比珍贵了。所以当某种东西、人、境遇等,没有了的时候,这时才知道其价值,过去得越久,感怀起来就会越觉珍贵。

南唐后主李煜偏居于南京割据的小朝廷,由于对宋廷比较驯服,年年进贡而且没有恢复唐宗室的野心,就被保留着,传了两代。但国中不能还有小国,很快被宋灭掉,李后主和他的两个后妃一起被掠到开封,李煜从皇帝变成阶下囚。李煜词被人传诵的都是他成为囚徒后写的词,而那些在宫殿里的游乐之词早已被人们忘记了。他回忆当皇帝时的情形,亡国后的滋味,情感非常凝重,可以说也“增值了”。没有从皇帝变为阶下囚就不能产生这样的情感,写起来非常沉痛,是故国沦亡的沉痛, 如《浪淘沙》《破阵子》所写。李煜的词作为文本,哀痛的是亡国,是失去了皇位,与一般民众是不一样的,民众没有这种切身的损失,但特定时代的读者在李煜失去故国的文本里可以输入自己的情感,王夫之将其概括为“作者用一致之思,而读者各以其情自得”。李煜的词是个文本,文本里有李煜自己的情感,但读者可以将自己现在的思想情感装进李煜的词。

古代的作品受到今人的欣赏,今人固然要承认古诗里存在的意义,但也会把读诗的人自身所有的期待视野移进古诗里面去。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南宋苦盼收复北方的人民心里,莫不是心同此理的。最近这几十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影响大而且广:“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对于大陆的人,诗人的母亲、新娘都不是这首诗对人吸引感动的主要之点,主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划开了台湾与大陆的连体;而诗人如果没有离开大陆,对大陆的怀念,对故乡故土和亲人的怀念,没有这种感情积淀,没有这种感动,也绝写不出来,也感动不了全中囯人。“一湾浅浅的海峡”,是特殊时代所具有的感情在不断增值以后爆发出来的,只要“这头”与“那头”的两头还没有变成一体,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之感忆,还要在国人的心怀中无限量地增值下去。

第四,凡是感旧的事,都是活在人的记忆中的事,都是最有意义的事。在历史与现实中有无限多的事,但时间如大浪淘沙,会淘去许多人与事,但实际却难“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于个人而言,也有许多忘不了的记忆,感旧为诗的题材从来就是不缺的,因而作为诗人也少见有不写怀古或感旧诗的。对于诗人来说,感旧之事是不断撞击心扉的题材,甚至不把它写出来,就无法安生。

人本来是生活在现实中,从事与应付着各种生活之事,但萦积于心中的情思,多半还是对于历史和对于自身经历的记忆与思忖。所以感旧或怀古,对于诗人是绝对禁绝不了的心债。一个诗人进到历史遗存之地,见到那些满含意蕴的人或物留存,难免不感慨系之,转化为诗情。苏轼在去杭州任通判,经安徽濠州的定远县,看到了埋葬有为项羽楚帐饮剑的虞姬之墓, 苏轼写了一首《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垓下之围时,虞姬为免沦入敌人之手而自杀。周围都是韩信的兵,四面楚歌,项羽也绝望自杀,遗言自杀以后把头给吕马童。项羽手下的人只有虞姬和郑荣二人没有变主投降并接受投降的要求。刘邦设置规定,凡投降过来的人,都得改名,所改的名字里必须有项羽名字的影子,要求郑荣改名为郑籍,因为项羽叫项藉,犯了讳就意味着背离了原来的君主。郑荣不同意。项羽手下千军万马,最后只有两个人忠实于他。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苏轼进入仕途之后饱受官场的倾轧苦难,看透了世态炎凉,他特别钦佩虞姬和郑荣的骨气,感到人生可共患难的真朋友太少,因此才特别赞扬这两个人。

在感旧诗中,杜甫的五言古风《赠卫八处士》,可以说是把旧友之情写到极致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在去鄜州的路上借宿,竟然借宿到20多年前的老友家里。这首诗里的感旧之情之真与自然流畅,在古诗里是很少见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与商是两个星星,参星出来了,商星就落了,这两个星星永远聚不到一起,人生的相见与分别有点像这两个星星一样,没有同时共出的时候。今日相见各已是鬓发苍苍。今日是相别20年后老朋友相会,这太难得了,恐怕今生就这一回了,掌杯痛饮,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喝完酒以后,明天还要赶路,以后还会是什么样的命运今天无法预料。这种旧友共叙之情和共饮之情被写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六、感动之感愤

从感愤的形态可以看到,感动有多层次。恐怕感愤是所有这些感动里最尖锐、最集中、最激烈的一种类型。诗人要发生感愤,必然会受到强烈的激发、强烈的刺激,产生强烈的不平。像前面说到的感遇等等,个人经历了之后有可能没有诗,甚至也没有言。就是经过以后,事与思就过去了,情绪就平静下来,感愤不是这样。感愤差不多是怒发冲冠的,就是岳飞《满江红》所显现的那种情境。最早的是荆轲刺秦王出发前,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别勇士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这一去不论是刺杀成功与否,最后死在秦国是肯定无疑的了。唐代诗人骆宾王曾经写诗写这个场面:“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当时荆轲自己吟唱的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真是慷慨激昂,非常感愤,他把这个燕国的被屈辱、燕太子丹的被屈辱当成对自身的屈辱。骆宾王自身的不平遭遇之感愤,也以角色效应把荆轲的感愤与自己的感愤合一,写出慷慨悲凉环境与心境的统一。

南宋陆游有一首诗叫《书愤》,就是书写读史书时所产生一种现实愤慨,题目就用了“愤”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这时已经归闲在家,想上前线去杀敌的愿望已不能实现。这时候非常羡慕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也有诸葛亮的义愤,显然是统一中原,结果是受到后主刘禅的百般牵制,竟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没有逃脱悲剧命运。我在这里想举陈亮的一首《水调歌头》,这首词是怎样一个起点呢?南宋的朝廷要派大使去金国,这两个国家虽然有战争但是互派使者一直没断,金国有个无赖的做法,凡是宋派去金国的大使,都会被困住,不让回国,逼迫归顺金人,有点像匈奴对苏武那样。在那边一困就多少年,所以大使去金时都会觉得可能在那边回不来。这首词《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就是出使金国,写的也非常义愤:“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这是宋朝派一个使者到金国去,而且到金国去并不是洋洋气势的姿态,而是低三下四,甚至还会带去很多礼物奉献,非常耻辱。诗人非常希望民族复兴,让中原的红日照亮全国。

感愤是内心不满而外化。但外化时也有不同风格,有的愤张,有的暗含。晚唐诗人曹邺,写了一个《官仓鼠》,就是国家粮库里面的老鼠,是非常义愤的,语言非常通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老鼠大得像斗那般,胆子也非常大,一般老鼠见人就跑,这个大老鼠见人开仓也不跑。“健儿无粮百姓饥”,健儿就指士兵,供不上给养,老百姓饥寒交迫,但是老鼠们却有余粮。“谁遣朝朝入君口”,你们凭什么吃官仓里面的粮食,还可以这么大张旗鼓地吃,表达了对那些掌握钱粮物贪官的愤恨和不满。对贪官之恨,到这么愤慨的程度, 在历史上也很少见。感愤一般来说言辞都比较激烈,剑拔弩张,但有的是暗含不平和不满。唐代诗人李适之是开元天宝年间的重臣,是唐玄宗手下的副宰相,也受李林甫的排挤。李林甫排挤、杀掉不少非常正直的大臣。李适之看到这个局面,眼看要杀到自己头上来,就主动辞官。但李林甫迫害那些重臣,不只是在位时候,即使辞官了,也要在对方辞官时想法收拾掉他们。李适之看到北海李邕等人都已经被李林甫陷害死了,就主动忿忿不平地辞职退居, 非常气愤地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诗中说,我被逼下台不是别人怎么坏,而是给贤人让路,这是反话。“乐圣”在古代的诗里面是酒的代称。因为酒是俗字,不说酒说乐圣。避贤回家后,我每天就是以酒为乐。想当初做副宰相的时候,多少人络绎不绝地到家里边来看望、送礼、慰问等,门都推不开。这些门前客呀,今天我想问一问,过去把我家门槛都踏平的,现在怎么是谁也不来了?李适之对于这个世态炎凉,官场倾轧的世界非常痛恨,但他把这种情绪掩盖得非常深,让愤懑不平以一个非常温和的语言甚至是“余味曲包”地表露出来。所以感愤的表现,不论是锋芒毕露还是绵里藏针,感愤的性质是不变的。(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诗人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诗人的书画
诗人的书画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愤怒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