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

2020-03-03

林区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公德育人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连续20余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一直呈现稳定良好的局面,大学生民族自豪感、时代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持续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大学生身上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高校贯彻“立德树人”宗旨的根本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提到“新时代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行为代表着青年一代的主流和方向,他们是践行社会公德备受关注的道德主体,更要有高的境界、强的本领、优良的作风和新的精神面貌去创造美好生活。因此,需要不断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建设。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密切联系,增强合力,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建设才会取得成效,才能培养出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而不断出现的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说明这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家庭方面

大学生公德意识的树立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首个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观念、行为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大学生社会公德培养未能顺利进行。首先,家长虽然对子女的未来都抱有很大期望,但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一日三餐与学业成绩,社会公德教育很少,甚至有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内容相悖。学校、家庭德育的不一致,不但不能促进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的养成,反而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最后,父母言行不一致,导致社会公德教育效果不佳。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时家长的行为与对孩子的教育内容相反,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认为父母都做不好,为什么自己要这样做。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言行不一致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尤其在社会公德教育方面,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出现各种失范问题。

(二)学校方面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出现知行不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学校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首先,社会公德意识养成并能在实践中得到落实,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阶段、长期地进行。然而,应试教育下,学校对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多流于形式,学生也对社会公德内容知之甚少,常常出现各种失范现象,造成大学生公德行为养成“先天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大学生德育,然而传统的德育一味地倾向于对德育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创新性。同时,在形式各异的网络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使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加之德育评定没有参照学生的日常社会公德行为表现,只是根据大学生凭借死记硬背得到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社会公德,不但难以反映一个学生真实的社会公德水平,而且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公德意识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深刻内涵,从而造成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知行相悖”的现象。其次,高校师德建设不健全,个别教师公德素质不高。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教师,然而,有些专业课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监督学生道德品行中并没有尽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责任。另外,高校校园基础设施老旧、生活环境不佳、监督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都使校园社会公德氛围不乐观。高校德育的缺失和不足,又使大学生公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后天失调”。

(三)社会方面

首先,传统私德思想影响较深刻,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梁启超先生在《论公德》中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4]由此可见,社会公德历史积淀薄弱。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既让人们有了优质、便利的生活体验,也让一些人在竞争及就业压力下义利观、个人与集体意识出现偏颇。同时,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及各种利益驱使,一直被传统的优良品德在激烈的竞争下逐渐被模糊淡化,很多大学生放弃了高尚的道德追求,价值取向逐渐向功利化、世俗化转变,这一切动摇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是大学生逐步完善个人品德和自身能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具有探索、求知、上进的特点,但其判断是非能力与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能力较弱,虽然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理解,但尚不成熟。首先,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除学校思政教学外,大都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认识,但他们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判断能力还不足,对一些社会公德失范现象还缺乏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因而自身也会出现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其次,心理素质不高,从众心理强。有些大学生面对压力或遇到挫折时,由于心理上的弱点及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心理上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暗示和怂恿,出现消极情绪,从而在待人处世方面出现失范行为。

(五)微时代对传统德育的挑战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 各种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交流的必要工具。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拓宽视野,积极宣传良好的社会公德品质,也可能因使用不当而使大学生沉迷网络,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观发生偏离。首先,由于微平台具有虚拟、复杂、开放、隐匿等特性,加之网络维护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微平台的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散布各种不良信息,使自律性不强的大学生迷恋于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脱结,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冷漠,公德意识的淡化。其次,随着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而网络信息具有主观色彩,其信息存在可信度问题。大学生对这些信息缺乏甄别能力,盲目进行转发、评论,混肴了大众视听,对社会公德建设造成消极影响。同时,微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国家、地域限制,外来文化中金钱至上等不良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转变,遵纪守法观念淡化。在这种复杂的网络氛围下,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形成的良好社会公德观逐渐被弱化,其自身对良好社会公德品质的追求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

新时代育时代新人,铸国之重器。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是一场持久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多方联合培育。

(一)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作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起来,形成社会公德教育的合力,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综合有效的大格局。通过在教育模式、教育环境、教育管理上的创新,把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的素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首先,注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孩子幼年阶段开始就要培养他们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意识,并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次,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不溺爱孩子,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教育。再次,树立德智并重的教育观念。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学校教育

首先,学校的专业教师、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要齐抓共管,共同建设校园良好的公德氛围。教师须以身作则,课堂内外言行一致,以良好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在授课形式上,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避免枯燥的说教,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人员也要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将社会公德表现作为具体指标纳入各类推优评奖、组织发展、保送研究生等综合测评管理评估体系当中。要不断完善奖惩制度,并使其具备可执行性,把强制措施和自愿结合起来,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另外,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通过美化校园、开设礼仪选修课、开展社会公德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

3.社会教育

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如在各类媒体平台设置道德宣讲板块等,选取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典型,扩大宣传。而对于社会环境中发生的社会公德失范事件,媒体在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正向引导,避免错误的舆论导向,进而形成全社会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在人人讲公德的环境中使大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加强自身建设,做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其中就讲到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所以大学生要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确立的重要时期,脚踏实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勇担时代使命,发扬五四精神,用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行为方式武装自己,做新时代的道德楷模。

首先,要自觉加强道德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提高自我修养,善于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克己自省,常怀律己之心,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增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意识,去浮去躁,摒弃不文明习惯,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一代新人。再次,大学生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体,要努力把外在规约转化为自身需求,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达到自省、慎独的境界,使自己真正成为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主体和实践者,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最后,要积极参加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对社会公德失范现象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情感,并自觉地转化为行为,做良好社会公德的践行者。

(三)加强网络环境监督,创建社会公德新环境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以培养和践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因此,要积极发挥社会公德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为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可通过电子屏幕、公益广告等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公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使之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的自觉性。其次,要提高社会公德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加强监督机制和法治建设来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利用大数据建构公德监督机制,利用物联网的智能识别、分析信息等功能加强网络监控管理,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通过舆论监督和法制保障,“让无德者不敢做坏事,让有德者更好地做好事”。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5]。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公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太没公德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