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故事”传播的成功之道

2020-03-03于安龙

领导月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埃德加斯诺外国

于安龙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和政治污蔑,通过积极开展与外国记者的互动交流,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打开了对外宣传的窗口,实现了“延安故事”的广泛传播。

广邀外国记者来访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外国记者来访,并将其视为与外界交流的难得机会。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和推动下,埃德加·斯诺成为“第一个冲破艰难险阻到苏区来调查了解”情况,“并将事实公诸于世的外国记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也是在正式接到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后到延安访问的。1944 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是一次人数多、规模大的集体性访问。虽然此次访问历经曲折,但中国共产党的热情邀请是其最终能够成行的重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对来访的外国记者都以礼相待,高度重视接待和服务工作。1940年12月,中共中央专门就如何对待英美新闻记者等问题发布党内指示,要求“对于接洽访问之英美人员,不仅不应该采取不合理或冷淡的态度,而且应采取欢迎与招待之态度”。党中央、毛泽东对此也甚为关注,强调要妥善安排各项接待工作。据胡乔木回忆,“事实上,凡涉及外交,事无巨细,都要汇报到毛主席那里,有时甚至连一些细小的事务也由他亲自布置安排”。中国共产党对外国记者来访的重视还表现在,几乎每一位来访记者,都能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亲自接见,有时甚至是彻夜长谈。其中毛泽东与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从下午3时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时,长达12个小时。如此长时间、近距离的访谈交流,是对外国记者来访的积极配合与协助,收到了宾主尽欢的良好效果。

开放记者自由采访

在接待外国记者来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没有装模作样、弄虚作假,而是采取用事实说话的宣传策略。因此,开放和真实成为外国记者在延安的最大感受。

1937 年5 月,海伦·斯诺抵达延安。在历时4 个多月的实地考察中,她访问了埃德加·斯诺1936年已结识和未结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红军指挥员,广泛接触了苏区的战士、工人、农民、学生、文艺工作者、妇女和儿童。她所提出的数以千计的问题,绝大部分都得了圆满的答案。对于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来访,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接待原则是敞开大门,让他们自由参观考察。其间,参观团成员既访问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叶剑英、林伯渠等党政军领导人,也自由参观了学校、医院、报社、工厂、边区保育院等机构,与作家、学生、工人、农民进行了广泛交流,围绕政府机构及其运作、“三三制”政权以及边区各项政策进行深入走访、座谈。5 位外国记者还前往晋西北根据地,实地观察了八路军和地方游击队夜袭日军汾阳据点的全过程。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不同,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向记者们进行了全景式开放,并为他们的自由采访提供了一切可能的便利条件。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比任何的隆重款待都更为重要。

充分展现自身素养

为了全面地把握情况,对中共领导人进行采访成了外国记者的重头戏。在与斯诺的会谈中,毛泽东对当前形势的精辟分析和对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局势的精准预测,使埃德加·斯诺十分惊叹。安娜·斯特朗也认为:“毛泽东直率的言谈,渊博的知识,诗意的比喻,使这次谈话成为我一生中遇到的最为动人的谈话。”作为接待外国记者来访的主要负责人,周恩来同样给埃德加·斯诺留下了“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的良好印象,“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而在国民党报纸上常被称为“赤匪头子”“杀人犯”的朱德,在外国记者眼中却是朴素的、亲和的“老农民”“好先生”形象,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固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其“执着于生活,而又有民主作风”的生活态度同样使人耳目一新。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官兵平等的理念、民主亲和的风格和不拘繁文缛节的作风,给人以极强的亲和感、信赖感和认同感,极大地拉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与记者们的心理距离,与国民党官员的腐败、无能、专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猜你喜欢

埃德加斯诺外国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埃德加·德加 作品7
埃德加·德加 作品3
埃德加·德加 作品4
外国公益广告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