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习作教学的在场性、切己性和延伸性
——由《送福》作文教学实践引发的思考
2020-03-03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这却是一道难题。许多老师进行作文教学时,给学生钉上了许多条条框框,甚至程序化地告诉孩子作文开头怎么写、中间部分怎么写、结尾怎么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七拼八凑,无真话可言。这样的现状,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以为“在场”与“切己”,是让孩子的文字充满生气、饱含真情的有效途径。
一、点亮作文课堂,确立在场性
首先你得承认作文是难写的。作文是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下最新的文字,是创造性的活计。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教育智慧,掸去学生面对作文产生的灰暗、畏惧的心理障碍,将作文课变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培养联想等综合能力的高效课堂。因此,我进行作文教学时,利用自己的文化积淀打通思维的隧道,让学生笔歌墨舞。以《送福》作文教学实践为例。本节作文课我发挥自己的优势,用自己书写的“福”字来点亮课堂,确立孩子的在场性,为作文教学提供优质的写作素材,增加孩子写作的直接兴趣。
作文课开始了,我抱着红彤彤的一大卷“福”字进入教室。孩子们好奇地盯着那红灿灿的一片,好像要探索神秘宝藏。我喜滋滋地告诉孩子们:“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送福’啦!”“送福?还没有过年呢!”孩子们疑惑不解。
孩子们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他们“送福”,一个个大问号挂在他们的脑子里。这样的作文教学,变成一种探索知识的活动。学生的好奇和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主动性也自然被调动起来,场面气氛渐浓。
我顺势打开课件,让他们先感受不同书体的充盈着喜气的“福”字,只见他们夸张地张着嘴发出惊叹的声音。随着一段文字伴着“哒哒”声在显示屏中出现,我给孩子们讲了神奇的“福”字的起源,告诉他们“福”字的意义。孩子们听得入了神,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每个文字背后还有那么遥远的故事。孩子们情绪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接着我就随课件中不同形状的“福”字的呈现,顺理成章地给孩子们讲了“福”字字体的演变,让孩子们徜徉在中国文字的历史长河中,感受“福”字从甲骨文、金文,再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神奇变化。以往在大多数孩子们眼里“福”字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一个线条组成的符号。今天的这堂课,我把孩子的思绪拉到了几千年前,让他们了解“福”字的前世今生,使孩子们心灵感到震撼。
我把“福”字带进课堂,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当看到孩子们因为我的“福”字而绽放美丽灿烂的笑容时,我觉得“送福”作文课的设计是有价值的。学生在场就不虚、不空、不远,写作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孩子们的感官被调动起来了,觉得如此新鲜,好奇心被激活,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孩子们就有了写作的冲动。这构建了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好的写作环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主动投入其中。作文的序曲开启了,接着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切己性”阶段。
二、引爆真情实感,直播切己性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作为老师,我不是端着老师的架子,作抒情状,而是要着意激发学生的思维。
我设计的这堂“送福作文”,让孩子们沉浸在幸福的快乐中。我顺势赶紧叫学生排好队过来“接福”,他们兴奋地涌过来。排在前面的孩子像是抢占了先机一样,排在后面的孩子踮起脚向前张望,他们调皮地拥挤着,我递过一张张“福”字,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纳着,他们好像被扑面而来的墨香熏到了,绽开的笑颜,那么灿烂迷人。
每个接到“福”字的孩子,飞奔到自己的位置上,兴奋地手舞足蹈。他们有的高高地举起“福”字站到了凳子上,有的孩子高声呼喊着“福到了!福到了!”有的孩子交换欣赏谈论起来……还有些孩子七嘴八舌比说带“福” 字的成语和词语:“五福临门”“福星高照”“福如东海”“幸福人生”“福气满满”……教室里呈现出一片热烈的气氛。
我拍了拍手,孩子们立即安静下来。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送‘福’给你们吗?”
孩子们说出了打动我的话语:“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幸福地成长。”“老师,我们沾了您的福气,我也要让别人沾着我的福气。”“老师,您是希望我们把福传递给他人吧!”“老师,您是希望我们有个幸福的童年,以后能创造幸福的未来。”“把福字带回家装裱起来,然后挂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要惜福,不要辜负您的期望。”
我送“福”字进课堂,激发学生的真情,激活他们的思维,他们在这种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变得更聪明,口头表达能力似乎也有了提高。我顺势引导,让孩子回想刚才的细节,从课堂汲取写作养分,记录真实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今天的作文课,老师给大家讲了什么?当你了解到“福”字的起源、意义、字体的演变后,有什么想法?当大家接到“福”字时教室里的场面如何?大家的表情、动作你注意到了吗?是什么样子的?此时你们心情如何?又说了些什么?老师送“福”的希望又是什么?……
课堂上,面对学生高涨的写作积极性,我立即叫他们拿起笔,记录当堂情境,记录刚才的细节,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感受展开记忆搜索,回味生活,并引导他们叙述生活,催生学生的写作灵感。
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满怀写作的热情,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孩子们写出的作文不落“俗套”,有内容、有突破、有创新。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同凡响的感受,是我们所需要看到的有真情、有鲜活内容的作文。
三、向课外延伸,开拓习作新境
学生动笔写作的能力要不断通过在场性和切己性训练来培养。但是,一堂作文课的结束,不是任务的完成,而需要逐步拓展延伸开来,转向更广阔的新境。
在课堂上,我“送福”给他们,他们“接福”写作,课后我让他们把“福”带回家,我留给他们一道家庭作业:与家人一起搜寻、收集“福”的词句,看谁搜寻得多,然后我们在活动课上交流。结果学生与他们的家人搜寻到大量关于“福”的词语,他们甚至还探究了福文化的来龙去脉。这是习作课延展的新境,延伸学生作文课后再探索的热情,效果是可喜的。
我又在教室黑板边设置一个“幸福作文”专栏,要求学生把《送福》作文用作文纸誊抄(或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挂在栏内,学生可以天天翻阅。如再有习作,再装订,供全班同学分享。
由此次作文课的实例,可以看出,作文的在场性和切己性,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与学。假如非真情实感,会导致学生“做真人”的萎缩,借来的老掉牙的“套作”会让人失去耐心。小学生作文,没有切身感受、在场氛围,如同把他们从生活的泥土里连根拔起,导致他们表达的枯乏而毫无生机。
作文不是被念“紧箍咒”,是“解放——释放”,是唤醒沉睡的世界、休眠的思维、板结的知识。只有在场性和切己性,小学生的作文才能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