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03-03王雨南宫林峰夏国京
王雨南,宫林峰,仇 亮,夏国京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整合、互补,从而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的媒介表现形式,它超越了传统媒体单一传播渠道、呆板内容形态、固化盈利模式的束缚,塑造了一种全媒体运作,全符号呈现,全域化传播的新型媒介生态。突发性公共危机一般是指在未预知前提下,突然发生并且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财产、生态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公共危机社会影响面大、破坏性重,极易造成负面舆论泛滥、公众精神恐慌,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媒体对公共危机的传播态度和价值取向不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就不同,而融媒体自身所具有的诸多特征使得这种影响更强,作用更大[1]。简要来讲,融媒体作为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披露与扩散的主战场,在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播权威信息、维护政府形象、动员社会力量、消解群众恐慌、重建社会秩序等作用,能够较好地完成举旗帜、聚民心、展形象等宣传工作使命。但也应意识到其在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过程中,在意识传播、媒体交互、信息聚合、技术应用、运行机制和人才再教育等方面暴露出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精准分析,不仅是避免不必要的公共危机和动乱的需要,也是推动融媒体健康发展和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更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一、融媒体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中面临的困境
融媒体信息呈传播渠道多级化、传播符号多元化、内容生产多样化、信息裂变实时化、传播效果国际化等特征对它的危机传播策略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现实运行层面,融媒体的危机应对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责任意识不强,政治站位不高
融媒体的建设与运行首先不是为解决生存问题,而是通过媒体融合放大宣传声音、占领舆论高地的问题,这是战略问题。目前,当社会公共危机突发时,融媒体的社会职能实现的还不充分,一些机构未能做到跳出媒体看媒体,或不顾舆论导向而一味求新求奇求快,或为规避责任而坐等观望、一言不发,还没有主动、自觉地把融媒体传播融入服务社会治理的政治高度上。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某些主流媒体近乎集体失声,错过了疫情预警的最佳时机,延误了解决时间,增加了解决难度;有的则采取隐瞒、谎报、漏报的态度,损害了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弥合公共危机造成的社会裂痕。
(二)传统思维固化,融合取向不强
这一点在省及地级市以下的融媒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受观念转变、人员整合、机制调整、利益重构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许多媒体机构融合观念落后。有些不知“融”什么,怎样“融”,拒绝进行项目融合、流程融合、业态融合、地域融合、平台融合等方面的探索,操作上停留于机构整合、设备更新、线下过渡到线上等肤浅层面[2];有些畏难不前,认为实现全媒体运作、全终端覆盖、全方位服务遥不可及,因而固守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新闻生产路径,影响了融媒体危机应对效能的发挥。
(三)资金约束明显,技术平台不坚
随着媒体行业企业化或半企业化进程的推进,县与县级市以下的融媒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欠发达地区更是举步维艰。许多媒体无力划拨设备购置费、项目专项费、融媒体中心建设费等;某些高校基于对融媒体建设的重视不够,使得其信息化建设多投资于教育教学领域,融媒体资金不足,只能满足于“线下+”“两微一端”传播格局。技术的低端化消耗了融媒体危机应对的档次和效力。
(四)专业人才缺乏,职业素养不显
人才是现代融媒体平台的供电系统,离开一批懂技术、懂运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做支撑,再先进的设备也是空置。但是,不少媒体机构重设备、轻人才,既不舍得花钱引进专家,又缺乏完善的在岗教育体系;部分媒体人的理想信念、荣誉感、使命感空前弱化,导致高端复合型人才紧缺、队伍青黄不接,高位的岗位技能要求与低位的职业素养现实之间的偏差给融媒体的危机传播带来较大阻碍,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无法很好地完成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3]。
(五)体制机制不善,运行动能不足
一是体制改革待深化。虽然转企改制是趋势,但受所有制、属地政策、资本对接、利益分配等因素影响,地方融媒体机构转制融合滞后,多数仍碎片化运作,各自为战。转企改制升级滞后,从根源上制约着融媒体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
二是激励机制力度小。媒体机构内部责任不清、优劣不分、奖罚不明状况依然普遍;政府对敢于说真话、敢于发布危机预警信息的媒体和个人缺乏正面激励,缺乏基本的政治和名誉安全保证。
三是问责机制不完备。融媒体超强的交互性、庞杂的信源主体、高度普及的网络话语权和UGC式内容生产模式等,使得信息无论真假,均会迅速裂变为信息洪流,迅速放大正、负舆情效应,为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网络空间治理不力,问责机制不健全,增加了融媒体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难度。
二、突发性公共危机中融媒体应急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党的领导,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
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对突发性公共危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始终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融媒体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使命,夯实党在基层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4]。
(二)重塑传媒战略意识,强化社会治理功能
一是以弥合社会裂痕为基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社会危害程度深,影响面广,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会造成社会负面情绪爆发,形成社会裂痕。融媒体应充分认识危机传播的责任和使命,透彻理解危机传播的社会功用,将负面情绪消解和积极情绪引导作为传播着力点,强化以弥合社会裂痕为基点的危机传播意识,守住底线,以正确意识引领传播行为,确保危机传播有效性。
二是以协同社会治理为目的。平衡危机性新闻与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比例,以起到中和社会情绪,燃起生存希望,重建社会信心的作用。同时,积极开展融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方式的有益探索,构建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譬如,利用自身强大的数据库资源优势为智慧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政务服务搭建信息平台,提供决策服务等。
(三)补齐技术平台短板,拉动媒体融合升级
一是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扶持融媒体事业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战略视角形成支持融媒体发展的投入机制,这是推进媒体融合转型、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基本前提。
二是引进先进设施设备,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仅能够在媒体走向全面融合之前精做传统媒体,发挥应有作用,而且利于打破媒体融合的平台对接和技术支持壁垒。
三是解放思想,大力拓展媒体融合维度。鼓励以跨区域共享、“中央厨房”共用、技术平台共建等模式撬动整合发展,促进资源共享、业务交流和项目合作,促进资源、人才、装备、资金的整合与优化,实现合作共赢,将融媒体改革及其危机应对效能建立在坚实、稳固的技术底架上。北京卫视与阿里、浙江卫视与新浪微博、深圳卫视与浙江卫视、天猫等的合作都是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5]。
(四)加强媒体队伍建设,培养又红又专人才
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媒体融合既是多种、多层资源的整合,更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要大力吸纳媒体技术专家,媒体运营专家,同时注意消除庸俗人际关系,以尊重人才、公平晋升等方式来培育媒体人的尊严感和归属感,打造风清气正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氛围。
二是要最大限度地培养人才。要以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具备良好业务能力的好苗子,打造兼具直播思维、用户思维、社交思维、产品思维、运营思维的融合人才。同时,加强对媒体人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其保持职业操守,自觉杜绝并敢于同“庸俗、低俗、媚俗”现象作斗争。
(五)完善融合传播机制,提高预警应对能力
一是加大媒体融合转企改制力度,发挥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聚合效应。重点推进县、区各类新闻传播机构的合并,整合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两微一端”等媒体资源,清除媒体散乱无力状态。政府要在各方联通、政策保障等方面发挥精确制导作用。
二是健全O2O舆情预警机制与“建设性新闻”传播机制,畅通公共危机信息通道。通过线上线下信息收集和舆情研判形成决策性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参考。通过传播兼具事实报道严谨性和情绪传播积极性的建设性新闻,回应社会热点、消除社会裂痕、重建社会信心。
三是实施“内容为王”的激励机制与能力测评考核机制,促进融媒体内容传播的高质化。以坚持为用户提供有思想深度、有人文情怀的优质新闻产品与服务为品质标准,生产和提供品牌化、本土化、特色化的精品内容与服务链,兼顾新闻生产和传播数量,定期开展新闻业务能力测评,适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既给从业者以压力,又给从业者以激情。同时,对于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媒体要予以正向激励;对于不作为或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媒体要强制停业整顿,涉事人员停职反省,必要时诉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