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下的“童年消逝”
——基于游戏视角
2020-03-03相龙丽
相龙丽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福建福州,350117)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正悄然转变。在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后工业文明社会,原有的儿童文化正不断被冲击、被瓦解,儿童思想也不断被社会文化左右。《童年的消逝》中有这样的叙述:“只能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原有天性逐渐退化并扭曲成为伪成人的低劣面目。”[1]
一、“童年消逝”的现象
在城市文明愈演愈烈的社会环境下,儿童的成长环境愈加远离自然,游戏、学习也逐渐失去原有的色彩。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普及促使儿童更热衷于网络游戏而极少接触传统游戏。应试教育环境下巨大的学习压力与课业任务取代了儿童游戏。在各种竞争活动影响下,儿童的非功利性思维正逐步消解。这些均为“童年消逝”的表现。
(一)日益消逝的传统游戏
谈到“童年消逝”我们首先会想到传统游戏的消逝,如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家庭中都很难见到玩传统游戏的儿童,很多儿童成了“手机控”“电脑迷”,有的儿童甚至与电子游戏为伴,成了“游戏迷”。玩是童年时代最鲜明的特征[2],然而,网络时代的儿童正渐渐失去玩的活力,失去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失去自由组合玩伴的能力,日益消失的传统游戏印证着“童年消逝”。
(二)日渐分离的游戏与学习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练习和功课几乎成了儿童生活的主旋律,无数的辅导班、兴趣班,还有作业占据了儿童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儿童逐渐失去自由游戏的时间。“望子成龙”的家长和要求严格的教师为儿童制订了各项学习规则,成长的期望和学习的压力束缚了儿童的游戏自由,儿童无法在游戏体验中建构知识,只能进行被动、孤立的学习。因此,追求教育结果的应试教育和渴望成功的家长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童年消逝”的速度。
(三)日趋功利化的童年
功利化的童年表现为童年日趋“失纯”“失真”,游戏渐渐成为竞赛的代名词。如今,儿童游戏多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家长通常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儿童参与竞赛、追求荣誉,童年的“纯真”和“非功利性”在竞赛追求中渐趋消逝。对儿童来说,游戏是天性、是目的,他们希望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和愉悦的感觉。然而,家长利用奖励政策的同时容易将功利性的观念传达给儿童,导致儿童追求游戏结果而忘记游戏本身的意义。
二、“童年消逝”的原因
(一)快节奏的社会催化“童年消逝”
社会的教育趋势和压力给儿童“好成绩就是好孩子”的错误思想。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学校渐起培养好成绩的社会风气,教师向儿童传递较量成绩的意识,儿童过早地接触了学习成绩的竞争。竞赛压力容易导致儿童一心只想取得好成绩而无心游戏,进而渐渐消磨掉原有的自然天性。此外,学校中的应试竞争致使教育的功利性增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关注越来越低,学习约束逐渐代替游戏自由,教育逐渐由关注儿童走向关注成绩。
时代的发展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3]。受教育超前发展的社会风气影响,家长愈发强调“早起步,早发展”,于是儿童在本该无忧无虑游戏的年龄阶段接受不适合其成长的内容,童年成为 “没有硝烟的战争”。卢梭说:“我们一点也不理解儿童,成人要做的是考虑自己该学习什么,而非命令儿童学习什么。”[4]成人真正要做的是理解儿童,对儿童进行适合其生长发展的教育,给儿童一个应有的完整童年。
(二)普及化的传播媒介加速“童年消逝”
新媒介的普及与丰富推动了“童年消逝”进程的加快。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正逐渐被手机、电脑等新型网络传播媒介所替代,传播媒介日益新颖化、普及化。然而,新型传播媒介在满足了儿童追求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将儿童的生活变得愈加单一与封闭。[5]儿童对电子媒介关注过多容易导致他们依恋虚拟世界而脱离现实游戏,进而其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甚至走向自我封闭。
如今,日益更新的传播媒介占用了儿童的成长空间,侵蚀了儿童的文化环境,导致儿童文化失去了应有的特性。儿童在通过新媒介学习与交往的过程中也在接受成人文化的熏染,而不合理、不适宜的成人文化背离儿童的自然天性,破坏儿童的原有活力,不利于儿童有序成长。程志宏说:“在成人生活的不断侵蚀中,童年期正在消逝。”[6]
三、“童年消逝”给儿童生活与成长带来的挑战
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下,儿童的注意力由现实世界更多地转向网络世界。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儿童往往不加选择地接收,思考能力愈加降低,难以实现深度学习。在新传播媒介环境下,儿童缺少现实游戏体验,缺少与同伴交流相处的经历,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迟缓。另外,在社会竞争与成人“包办”的影响下,儿童的依赖性增强,自主性变差,意志品质日益降低。
(一)儿童的认知学习趋于表象
新媒介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的思维发展。游戏是儿童主动建构知识的有效手段,儿童往往通过游戏反映现实生活,获得智慧成长。然而,儿童在与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设备接触时,丢弃了传统游戏与户外游戏,感知与认识世界的体验减少,思维能力和经验水平无法有效发展。电视、电脑等媒介以直观易懂的图像传递内容,促使儿童的学习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儿童深度思考。尼尔·波兹曼说:“通过图像来表达的电视,天生拒绝深度思考。”[7]
(二)儿童的社交状况令人担忧
游戏帮助儿童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儿童在游戏中与同伴沟通任务与角色,交流规则与玩法,在游戏中发展社会情感,提高社交能力,拓宽社交范围。然而,如今由于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儿童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往上,导致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不断缩小,其社会情感与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发展缓慢。社交范围较小的儿童往往难以适应新的社交场合,无法有效与他人沟通,长此以往,容易打击儿童的交往信心,导致儿童自卑、胆小、不愿与人交往等,甚至还有可能让儿童产生不愿意亲近社会的行为。
(三)儿童的意志品质发展迟缓
网络信息的发展使儿童过早地接触到不属于他们的“成人信息”,过早步入成熟。有人将处于电视时代中间阶段——除掉两端的儿童期与老年期的人生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8]对于儿童来说,过早地接触不属于他们的信息容易造成他们的功利性思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客观的判断与思考。
另外,面对社会的教育竞争,有些父母倾向于为儿童规划成长路线,包办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然而,研究表明,长期受制于父母规划的儿童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体验,成年后易受他人的暗示,做事缺乏主见,自制力和意志力较差,无法很好地适应群体生活。
四、应对“童年消逝”的建议
童年应该是纯真的、自由的,成人应该认识、理解、关注儿童的生活。[9]面对“童年消逝”,社会各界应从不同的方面关注儿童生命,保护儿童成长。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内容,成人应鼓励儿童开展游戏,尤其是传统游戏与户外游戏。儿童开展传统游戏有助于增强学习与沟通能力,在与他人探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社交能力。户外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有利于开阔儿童的眼界,锻炼儿童的体能,解放儿童的自然天性。
学校应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儿童提供宽松自由的游戏与学习环境。学校应组织儿童进行游戏,保证均衡的游戏与学习时间,增进儿童的实践与成长。学校应转变应试教育观念,避免将过量的学习任务强加给儿童,减轻儿童的课业压力,保证儿童充足的游戏与休息时间。[10]
家长应避免过早地将社会竞争带入儿童世界,避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儿童,给儿童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在与儿童的相处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儿童共同探讨传统游戏,也可以与儿童共同开发新游戏,从而拓展儿童的游戏思维,增进儿童的经验学习。在儿童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时,家长应注意筛选信息,避免儿童接受不良信息。
媒体方面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制作适合儿童经验水平的专业的儿童节目。此外,媒体从业人员要做好对信息的把关,树立行业自律,为儿童营造安全良好的媒介环境。
童年是每个人成长发展的最初的丰富土壤,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面对“童年消逝”,成人应打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解放儿童的游戏自由,帮助儿童提高信息鉴别能力,让儿童过健康、幸福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