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巨菌草产业发展研究

2020-03-03王兆杰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菌草云南省云南

●高 勇 王兆杰

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是禾本科狼尾草属(Pennisetum)的植物,可以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生长,是典型的C4 植物,对光照和温度有较高的需求,植株高大,生长快,产量高,抗逆性强。巨菌草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4- 碳酸- 羟基丁二酸和天门丁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 巨菌草的产量、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等均较稳定,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牧草,纤维素含量高,可达到25%~35%,纤维长度约为1.48mm,宽度30mm,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纤维素原料。巨菌草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株高一般为3~5m,最高达7.8m。巨菌草根系发达,不定根和侧根数目繁多,在较深土层中仍发育良好。基于巨菌草这些优良的条件,于2016 年委托昆明恒发科技有公司,设立“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开发中心”,开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种植、试验研究、开发利用、种植与应用技术推广,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果,表明在云南发展巨菌草产业链是必然趋势。

一、云南省发展巨菌草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势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 全省国土面积39 万km2。全省以山原地形为主,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94%。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 千卡。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更适合对光照、雨水、温度要求很高的巨菌草的生长。

(二)政策优势

1.食用菌种植。《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2020 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16〕11 号)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工业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 2020 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7 号)等文件精神:一是将食用菌作为全省“十三五”期间10 大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之一;二是规划2018 年全省食用菌产业农业总产值100 亿元、到2020 年,力争全省食用菌产业农业总产值达120 亿元。巨菌草作为高产优质菌草被用于栽培多种食药用菌,包括香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平菇、灵芝、滑菇、灰树花、玉菇、鸡腿菇、猴头菇等。巨菌草作为培养基质,配合其他物质培养食药用菌具有高产优质的优势, 不但可以确保食药用菌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缓解“菌林矛盾”,创造巨大的生态效应。

2.生态环境治理。2018 年云南省发改委下达任务《关于下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18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云发改投资〔2018〕257 号):全省退耕还林还草330 万亩。2019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2019 年 2 月 3 日)要求: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720 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300 万亩以上。巨菌草根量为一般农作物的3~5 倍,维系土壤能力比农作物高15 倍。因此,它对土壤的防冲能力和吸附雨水能力要强于森林和农作物,故被作为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最好植物之一。

3.养殖。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 号)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继续组织实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加快选育和推广优质草种。巨菌草作为优质牧草,云南开发中心已致力于试验示范、选育和大力推广。2017 年《农业部关于印发< 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指出:到2020 年,全国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 万亩以上,基本实现奶牛规模养殖场青贮玉米全覆盖,进一步优化肉牛和肉羊规模养殖场饲草料结构。2017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工业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 2020 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7 号)等文件指出:对于牛羊养殖产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草牧业发展试点、“粮改饲”试点、退牧还草、退耕还草、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云岭牛产业化工程、边境肉牛产业示范等8 大工程。到2020 年,全省牛羊产业农业总产值达510 亿元。巨菌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其在90d 的营养价值较高,粗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达9.19%和70.069%, 可作为一种优质的牧草。

4.造纸。2014 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的鼓励类项目:年产10 万吨巨菌草清洁纸浆属于《云南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2014 年版)》,区域布局:全省。项目内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桑条、蔗渣等非木纤维为原料的单条10 万吨/ 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巨菌草纤维长度较长,长宽比值大,壁腔比小,有利于制浆造纸生产及成纸性能。

二、云南省巨菌草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概况

云南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云南省亮出的“三张牌”中,最鲜明的主题就是“绿色”。2016 年6 月,昆明恒发科技有公司,设立“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开发中心”,开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种植、试验研究、开发利用、种植与应用技术推广。2017 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巨菌草种植与应用科技挂钩帮扶示范,已于2019 年底完成。

(二)产业发展成效

1.种植情况。昆明恒发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开发中心与云南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在小哨草动院草山基地试验示范种植巨菌草120亩。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巨菌草种植与应用科技挂钩帮扶示范。于2018 年5月在新联村示范种植巨菌草面积300 亩,年产巨菌草约4500 吨,截至2019 年扩繁种植约1500 亩,超额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2.研究情况。云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研究生对小哨草动院草山基地试验示范种植的巨菌草进行了跟踪试验研究、测试,结果是:巨菌草在2~3.5m 高时,测得粗蛋白含量在13~15 之间。2018 年1 月22 日,在巨菌草长老、越冬(受低温、霜雪、冻害)、整株干枯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得粗蛋白含量7.5,其中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糖分等含量也很高。2018 年10 月8 日,巨菌草在长到4.5米高时,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得粗蛋白含量10.6、总糖3.28、维生素C74.0mg/100g。

3.实现的效益。巨菌草已在云南逐步形成云南巨菌草百千万亩标准化种植、特色与家畜家禽养殖。巨菌草种植与应用科技挂钩帮扶示范项目综合取得经济效益600 万元以上,使新联村34 户挂钩帮扶户于2018 年底即实现脱贫。在推广巨菌草种植及带动养殖的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昆明恒发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权组建运营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分中心。为支撑促进云南巨菌草产业发展,支持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分中心建设,全方位谋划开展巨菌草产业技术研究、推广及成果转化工作,于2019 年底初步组建了一支云南巨菌草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三、云南省巨菌草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巨菌草的用途很广泛,已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云南巨菌草研究必须从最初的“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畜牧饲料,利用现有政策,拓展应用于生态治理、生物质能源、造纸等领域,创立菌草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新兴产业提供依据和配套技术。例如:胡凤巧等人建立了菌草生产模型,从而达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通过“菌草—菌物—废菌料—动物饲料(菌肥)—牲畜—粪便—土地”的循环过程,改变以往“草—畜”和“草—菌”单一的生产模式,建立新型“草—菌—畜—草(或农作物)”的立体循环经济模式,以便探索出各环节经济效益持续增加的最佳搭配方式。

将来,巨菌草发展形成的产业——菌草产业,不仅涵盖菌业、草业、畜牧业等产业,还会涉及生物医药、保健食品、菌物饲料、生物肥料、水土保持、荒漠治理及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等领域,是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新型产业,发展菌草产业既能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共赢。云南省在菌草的发展上,将稳步跟上国家的菌草产业链的发展。巨菌草产业可开发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发展菌草业是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巨菌草对种植环境要求较低、且产量高,还能够利用非农用地,是一种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优质草种,云南省已开始对巨菌草展开了研究、种植、产品开发,但是在应用中还未大力发展,接下来应对巨菌草做全面的运用开发,形成巨菌草产业链。

猜你喜欢

菌草云南省云南
林占熺:用菌草造福世界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