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唐代女性服饰审美
2020-03-03卞钟婕
卞钟婕 朱 华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唐代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富强鼎盛的朝代之一。尤其是在中唐至晚唐期间,经济繁荣强盛,文化多元交融,社会包容性强。正是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产生了继承前朝遗风的同时又融入异邦服饰特色的唐代服饰文化。唐朝女性服饰独特的风格无疑在中国女性服装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特征部分保留在现代服饰中,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1 服饰类型
1.1 襦裙
在唐代女性服饰中襦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制。由上身穿的短襦与下身曳地的长裙组合而成。二者合称襦裙,是经典的“上衣下裳”形制。短襦形式多样,主要以领口造型区分不同,如方领、圆领、斜领等。多配有披帛以及半臂外套来丰富整体层次。襦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魏晋时期得到了一定发展,到唐代时则达到了一个鼎盛阶段。唐朝初年的襦裙形制主要是从魏晋南北朝继承而来的,很大程度上依旧保留着魏晋风尚的特点——上短下长、俏丽修长,多为窄袖。而发展到中晚唐时期襦裙的风格随着当时“丰腴美”的热潮开始逐渐从自然清秀过渡到雍容华丽,袖子也由窄袖变成宽袖。整体造型则从修身贴体变成宽衣大袖,布料也愈发薄透,“大袖纱罗衫”便是由此而来。
1.2 袒胸装
袒胸装堪称唐代的“时世装”,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时装。袒胸顾名思义是指穿着时会袒露出胸脯,用料多为轻薄软透的丝罗制品。袒胸半臂以及上提到胸部露出乳沟的襦裙都可归为其类。袒胸服的总体结构也是上身着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与其他唐代女装大体一致。袒胸装最初仅在在宫内或歌舞伎中流行,是贵族女子的专利,伶人舞姬则被允许着半袒胸装,盛唐之后才日渐影响到民间,普及开来。从敦煌考察到的文字资料与唐代壁画来看,确实反映了当时女子有露乳之风,袒胸露背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社会时尚。白居易在《小女冠阿容》中写道“绰约小天仙,生平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回眸虽欲语,阿母在旁边。”其中“姑山半峰雪”,看似写景,实则喻人。体现了当时开放民风对于女子袒胸装的欣赏与赞美。盛唐时期,社会风气既开放,女人丰满之美为当时公认。
1.3 胡服
胡服在唐代并不是对某些特定番邦服饰的称呼,而是当时除本土服饰以外服装类型的总称。根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时胡服风潮遍布达官贵人以及普通百姓,对各个阶级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从大量传世和出土的唐人画塑可以看到,胡服不似汉人女子裙装的飘逸繁复,样式相对简洁利落。整体造型基本是由帽、袍、裤、靴等组合而成。上衣较为贴身,袖口小而窄,下身则着带有条纹装饰的裤装,并将裤脚上卷以搭配靴子。同时配有腰带系在腰间,起到固定和装饰的作用。除了服饰构成之外胡服上的装饰图案也与当时中原文化中的传统纹饰有所不同,比如花卉对鸟、联珠对鸟、双翼猛兽等。胡服穿着起来十分轻松方便,非常适合在娱乐活动时以及日常生活中穿着,因而在当时受到妇女们的青睐。而胡服汉化的发展远不止于此,在后世朝代的服饰中仍能看到胡文化的影子,直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落幕。
1.4 女着男装
历史上的唐代女性喜着男装,这种现象在历史文献文物以及考古出土壁画中多有展现。虽然在此前早已有夏朝妹喜开创过先例,但唐代时的这种穿法影响之广、规模之大、社会接受度之高仍然可以说是后无来者的。“女着男装”风气最盛之时,无论是宫中嫔妃公主还是寻常民间女子都流行穿着男装。通常为男圆领袍服、折领服等。在高宗时期部分女子着男装时几乎与男子完全相同,头上配有“幞头”,腰间系着“革带”,脚踩“男士靴子”。到武则天时期,女性穿着的男装服饰开始在领口袖口等细节处加以改良,并饰以花纹。待发展到中晚唐,随着时代审美趋势的变化这类服装廓形愈发宽松肥大,女性也已经不再成套地穿着男子服饰,着圆领袍时不再配有幞头、靴子。因圆领袍的便携实用,经过唐代之后逐渐演变成女性服饰,在后来宋代明代的女子人物画像中时常可以见到。
2 形成条件
2.1 经济因素
唐代国力之强盛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达的国家。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当属丝织业。在当时染织、丝织类型的工业生产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如亳州的绢、常州的绸都是名扬千里的衣料。当时还流行在绫罗上用金银两色线来刺绣以彰显身份地位,也有用以金银色在布料上描花的做法。出土于辽驸马墓中的晚唐、五代时期的提花纱、织金锦等文物残片均可说明这一时期的服饰绣品中大量加入金银材料,且捻金技术非常之高。而这一时期的印染工艺也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就有对此类技法的体现。早前蜡缬的颜色多为蓝白两色,简洁朴素,晋代以后已经可以染出数十种颜色,而到唐朝时期繁荣的经济使的社会审美追求将多色蜡缬又推向了一个高峰。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手工技艺为唐代女性服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政治因素
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民族关系十分和谐,并积极发展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这也使汉民族王朝的外交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大量的外族人在中原定居以及进行贸易往来,以至于当时的唐朝一度成为了各国的交流中心。执政者对于外来服饰风俗等也同样持有包容态度,穿着胡服以及女着男装等时尚潮流起初都是从宫廷中兴起的,而后才流传到民间受到全民追捧。纵观古今,唐代可以说是对女性最包容的一个朝代,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这一时期也诞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登基后更加唤起了女性的自主权益意识以及内心对于美和自由的追求。可以说唐代女性服饰的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统治阶层行为规范的影响。
2.3 文化因素
自从魏晋时期就开始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唐代实现了真正的民族大融合,从胡文化的流行程度中可见一二。女子们不仅喜着胡服,还学习画胡妆来追随时尚,同时胡舞也成为了达官贵胄们的娱乐项目,史料记载安禄山就擅长胡舞并常以此取悦君王。与胡文化一并流入中原的还有佛教,从今天考古发现的唐代壁画中不难发现人物服饰中含有大量的佛教元素。唐中后期佛教文化盛行,人们会在衣物上装饰如宝相花与卷草纹此类经典的佛教纹饰,用以突显吉祥祝福之意。多种新奇染料也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结合本土扎实的染色工艺,很大程度地丰富了服饰的色彩种类。而也正是因为持着积极开放的态度去吸收外来文化,才有了古今闻名的唐代衣冠之美。
结语
在唐代以前虽然也有许多强大的王朝,灿烂的文化,并且女性服饰也随之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搭配审美来说都没有哪个朝代可以与唐代抗衡。服饰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脱离不了特定阶段社会的发展背景以及文化氛围的影响。唐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结构影响着女性的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唐代女性服饰独特风格的产生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视觉盛宴,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