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2020-03-03
(江苏警官学院,南京 210031)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非常关注残疾人的“失教”、“失养”问题,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1913年张謇自筹资金在江苏南通创办狼山盲哑学校,自任首任校长。这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主办的特殊教育学校,1916年11月正式开学,设盲、哑两科,同时招收男女学生。狼山盲哑学校的创办不仅为江苏南通地区的盲哑残疾人提供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场所,而且还吸引了上海、广东等地的盲哑残疾人慕名前来求学。许多盲哑残疾人在学校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掌握了自立谋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成为受人尊重的有用之才。
一、张謇创办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动因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江苏南通地区,不少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残疾人流落街头,沿途乞讨。据江苏《南通图志》记载:“南通狼山祀僧伽,四远奉香敬礼之人盛于春夏,故丐莫盛于春夏,治城距山十二里,丐多且逾千,则有肢体耳目废坏不全或病疡臭腐之人跪拜而号呼。”[1]由于地方政府缺少必要的救济措施,导致流浪乞讨的残疾人愈来愈多。张謇曾回忆,“少年时游山,见此坐而乞者十数百丐耳,今则数且逾千,且有恒要于路,攀舆牵衣而乞者。”[2]
大量的残疾人四处乞讨,沦落为“失教”、“失养”之民,不仅影响了社会风貌,损害了地方的良好形象,而且不利于地方自治和社会稳定。正如张謇所言:“山路乞丐之多,为地方自治名誉之累。继考察此类乞丐中,有真穷而无告者,不穷而以为营业者。穷可怜也,不穷而以为营业,则诡薄无耻之人也。诡薄无耻之人多,地方人士之羞也。”[3]108张謇不希望看到“残废之人无所得衣食,不得已而乞。继则非残废者见残废者之乞可得活也,亦从而乞之”[2]的现象频频发生。为了改良社会风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解决残疾人的生存问题,张謇自筹资金创办残废院、盲哑学校,“俾中年以上之残废者得所衣食住,而未成年之盲哑人亦得习一业以自活。”[2]
二、张謇残疾人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教师必须具备“慈爱心与忍耐心”
由于盲哑残疾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均不如普通学生,张謇要求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养之外,还必须具备“慈爱心与忍耐心”。教师要用爱心和耐心为盲哑残疾学生营造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要有慈母的心肠,用爱来温暖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把盲哑残疾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进行教育,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使他们在盲哑学校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保障盲哑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张謇认为“盲哑教师苟无慈爱心与忍耐心者,皆不可任。”[4]他要求盲哑学校在选拔教师时,既要考察其业务素质,又要“实地练习,以试其慈爱忍耐心之有无与厚薄,甄陶焉,推勘焉。或不至误我至可悯之盲哑,而儿童教育可期其发展乎。”[3]106
2.主张“以生计救育为中心”
盲哑残疾人除了看不见东西和不能说话之外,其他方面如感官、心智等和正常人并无区别,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因此,张謇主张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应“以生计救育为中心”,“把分利的盲哑养成一种技艺,做生利的国民。”[5]张謇认为盲哑残疾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能够有效弥补先天的缺陷,做到“以心思手足之有用,弥补目与口之无用。”[3]通过开展职业教育为残疾人培养一技之长,掌握谋生自立的本领,真正做到养活自己,不求于人。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张謇根据当时南通作为手工业小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盲哑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开设实用的职业教育课程,聘用相关专业教师开展教学。为此,“盲哑学校先后开设了农工、手工、藤工、木工、缝纫、刺绣、打字、校对、理发、养蚕、园艺等课程,分别延聘教师和技师加以教授。”[5]盲哑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大量的实用技能,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谋生自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培养“独立自存之能力”
张謇在狼山盲哑学校的创办之初,就制定了学校的教育宗旨:“本校的教育以培养盲哑师资,造就盲哑,使具有独立自存之能力为宗旨。”[6]张謇创办特殊教育,通过后天的反复训练弥补盲哑学生的先天不足,为盲哑学生提供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谋生的能力,使他们不再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改变之前盲哑残疾人“贫则乞食,富则逸居”的现象,盲哑残疾人能够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立足社会,养活自己。为此,学校专门开设手工、藤工、珠算、刺绣、打字、裁缝、园艺等社会急需和实用的职业技术课程,并把职业技术课程作为盲哑学校的主要课程进行教学,学校专门聘请技师,给盲哑学生传授职业技能,使聋哑学生经过学习掌握生存技能,毕业之后走向社会能够自强、自立、自养,残而不废,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人。
4.“注重学生道德、思想”教育
张謇在培养残疾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对他们进行道德、思想教育,强调“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尤非德行不行。”[3]191他认为,“注重学生道德、思想”[3]123是残疾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艺,培养“独立自存之能力”,还必须加强道德、思想教育,“以养成高尚之人格”,培养残疾人的职业责任和职业操守。为此,他亲自为狼山盲哑学校制定并题写校训“勤俭”,教育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耳濡目染,日夜熏陶,养成“勤俭”的优秀品德。张謇指出,“学术不可不精, 而道德尤不可不讲。”[3]110“不德无行,为人所不齿,即社会所不容,故德行为重,而艺次之。”[7]遵照张謇的指导思想,狼山盲哑学校在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残疾人的优良道德行为的养成,并把道德、思想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
5.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
张謇不仅重视残疾人的职业教育,还特别关注他们的就业出路。和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相比,盲哑学生处于弱势,就业难度更大。因此,狼山盲哑学校除了在学校加强盲哑学生的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和思想品德学习,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地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外,还主动牵线搭桥,为盲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了残疾学生的就业难题。当时报刊杂志曾这样记述狼山盲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闻二届卒业后,除自已在家工作外,亦有服务于商务印书馆及各大书局任印刷打字等职。介绍哑生洪承官任如皋报社职。七月介绍姚纳言服务如皋印刷社。九月,南京盲哑学校函聘袁克明、王振音二生为该校教员。”[5]由于盲哑学生受过专业训练,工作勤恳,表现出色,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赞誉南通狼山盲哑学校是“为盲哑人造福”的摇篮。《通海新报》的时评如是说:“盲哑本废人也,以三四年教育犹可使成材,供社会之需而自食其力。”[8]盲哑学校“毕业生服务邻县各界,多皆勤勉任事,颇为社会人士所称道。”[5]
三、张謇创办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意义
1.解决了残疾人的“失教”、“失养”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底层贫苦人家的盲哑儿童只能以乞讨为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中上层人家的盲哑子女则“只养不教”、求学无门。张謇创办狼山盲哑学校,举办特殊教育,并根据盲哑儿童家庭经济情况减免学费,为他们提供受教育、学技艺的机会,让盲哑儿童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盲哑儿童的生存技能,改变了之前盲哑儿童“贫则乞食,富则逸居”的现象,盲哑残疾人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能自己谋生,不求助于人”,解决了盲哑人的“失教”、“失养”问题,为广大盲哑人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版的《二十年来的南通》曾这样评述:张謇创办的“特殊教育,如伶工、盲哑学校,亦为国内创办之最早者。故国人恒目南通之伶工学校、盲哑学校为中国特殊教育之鼻祖。造福于贫苦残废之儿童殊为不小。……为分期残废之人造幸福,为社会国家谋富强也。”[5]
2.扭转了国人对特殊教育的偏见
长期以来,残疾人非但不能为社会生利,创造价值和财富,反而成为分利之人,因而被国人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废人,饱受歧视和嫌弃,成为家庭的包袱和社会的负担。清末民初,虽然有一些外国人创办特殊教育学校,招收中国的盲哑残疾儿童。但广大国人包括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对特殊教育普遍持怀疑态度,存在很深的隔阂。张謇创办狼山盲哑学校,大力宣传特殊教育,让盲哑残疾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特殊教育,学习职业技能,凭借一技之长立足社会,事业有所成就,残而不废,做到自尊、自强、自立,使残疾人及其家长看到了希望,激励了更多的残疾人进入特殊学校学习知识、技艺,从而扭转了国人对特殊教育的偏见。
3.促进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张謇创办残疾人职业教育,在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师资选拔、课程设置、就业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思想,为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謇在创办残疾人职业教育方面具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其创办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充实和拓展了我国近代残疾人职业教育理论,丰富和深化了特殊教育学的历史底蕴,拓宽了残疾人职业教育史学科的研究领域。张謇创办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不仅推动了我国近代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为我国当前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