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教研策略研究
2020-03-03殷铭华
殷铭华
(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在学校中的作用愈加凸显。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本着“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基于校情确立了“快乐教育理念下小学快乐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引导教师在求真、务实、创新的实践研究中,增强科研意识,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求真——学真知,以学固本,提升教师科研素质
(一)明确“快乐教育”理念
“快乐教育”就是通过快乐管理、快乐教学、快乐活动等手段或形式,创造快乐氛围,创设快乐环境,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实施“快乐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亲历—体验—感悟—快乐”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把学校当成一个快乐的天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知识,同时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实施“快乐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丰厚的学科知识,更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课题立项后,学校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积极主动查找相关理论书籍,如《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做快乐的教育》《新教育之梦》等,深入理解和体会“快乐教育”的内涵,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确保课题研究方向的准确性。
(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课题组紧密结合市科研处开展的相关培训学习活动,对课题实验教师开展了专项培训。从个人课题手册的填写、课题材料的积累及个人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多方面进行培训,解决了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对自己的课题研究也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三)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1.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交互一体机作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进入了课堂,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学校教师中年龄较大者居多,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运用生疏,甚至有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智能一体机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学校深入开展“应用一体机打造快乐课堂策略研究”,面向全体教师组织了“希沃智能一体机基本技能应用”培训和“交互一体机教学手段应用测试”活动,使每位实验教师都能够准确操控一体机,熟练地运用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
2.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长期坚持教师“三笔一话”培训。“三笔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以及普通话。学校要求教师以良好的“师能”带给学生快乐高效的课堂,以得体的“师表”打造亲切自然的“教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愉悦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
3.学科技能
为了扎实教师学科教学基本功,组织教师开展针对学科课标和教材的相关学习,所有教师均需通过课标关和教材关的考核。定期开展“说课”“诗配画”等具有学科特点的技能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部门开展的教材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务实——做实事,以教促研,夯实课题研究过程
(一)坚持“三段三课”活动
“三段三课”是学校的品牌教研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三段三课”即期初阶段——推门检查课,期中阶段——教学研讨课,期末阶段——复习引路课。课题立项后,坚持教科研紧密结合,将“快乐学习”的主题有机融入“三段三课”活动当中。
1.期初阶段——“推门”检查课
每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学校领导深入班级听“推门课”。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落实情况,侧重关注师生的精神状态,了解教师能否愉快地教,学生能否快乐地学,全面检查课堂是否快乐与高效。这一阶段听课以后,对检查课的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归纳影响课堂效果以及快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期中阶段——教学研讨课
以研讨为目的,就检查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科研专题进行课例研究,推荐检查课中的优秀教师上教学研讨课。通过专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学习的热情,进而全面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期末阶段——复习引路课
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趣,切实提高其效率,打造快乐复习课堂,期末阶段,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复习课。听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梳理复习课的重点,并推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在全校范围内上“复习引路”公开课,引导教师群体共同探讨具有实效的“快乐复习课堂”策略。
(二)开展专项教学活动
1.专题研讨活动
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相关内容,学校有计划地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课题组首先在语文学科进行了“应用一体机打造高效快乐课堂”的研究。开展了“如何巧妙应用一体机,轻松快乐学语文”的专题教研活动,教师们围绕语文课堂上应用一体机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等方面的体会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随着应用一体机在课堂应用功能的逐步完善,课题组在一体机的课堂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研究深入到数学学科,成绩显著。课题组的李晓琳老师在新抚区小学数学学教科研活动中作题为“一体机让数学学习成为师生快乐的体验”的经验交流,她细致的讲解加上熟练的现场展示,获得与会同行的高度赞誉。
2.课例观摩活动
围绕着“快乐学习”的主题,学校先后开展了语文、数学学科系列课例研讨观摩活动。
在“快乐学语文”校本教研活动中,张洁、张艳红两名老师进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观摩展示,课堂上她们展示了优秀的教学水平,引领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扎实地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刘婷老师在“快乐学数学”的主题研讨活动中,为大家展示了“找规律”一课,引领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她的这节数学课还在新抚区数学学科教研活动中进行观摩展示,得到业内同行的好评。
三、创新——探新路,全面育人,丰富课题研究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学校结合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针对目前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现象,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开发快乐种植园,助推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略。此策略既丰富了课题研究内涵,又向全面践行育人总目标靠近,助力学生综合发展、快乐成长。
(一)因地制宜,开发“快乐种植园”
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地理环境的优势使得土地资源丰富。为了有效落实劳动教育,学校召集全校教师参加大会讨论,召开家委会论证,聘请相关专家现场考查,最终将劳动教育具体举措成功落地。学校领导班子带领教职员工,主动作为,在教学楼和综合楼后开辟了两块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种植园,铺就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学生也有了除教室之外的学习和活动天地。
(二)依托种植园,开设“快乐种植”校本课程
结合《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学校开设了“快乐种植”校本课程,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把“快乐种植”课程融入综合实践学科中,由综合实践课的教师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种植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对于种植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但是由于综合实践课本身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每班每周只有1课时,教学时间少,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管理,学校的快乐种植活动逐步完善,于是进入第二阶段,学校开设专职教师任教种植课程。一~六年级,每周1课时,教学校长授课,带领相关人员编写教材。
种植课上,学生通过了解农作物、学习简单的种植常识、参与田间耕作、认领责任苗等活动拓宽了视野,锻炼了身体,增强了意志。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以及成长的乐趣。
(三)利用“快乐种植园”,打造学科快乐教学实践基地
根据国家课改要求: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要在不增加学科课时数的情况下,用不少于10%的时间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种植园打造学科教学实践基地。语文课上,确立了“我的小苗观察习作”研究主题;数学课上,确立了“测量与统计”研究专题;美术课上,确立了“绘画与欣赏”研究专题;科学课上,指导学生长期的观察某种果蔬的生长过程,并做好记录,总结生长规律;品德课上,确立了“劳动与品德修养”研究专题。学生有了种植实践的切身体验,更能体会到种植的不易,他们转变了对劳动的态度,更加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在平时的各种劳动中,学生不再有畏难情绪,更多的是挽起袖子,在活动中大显身手。这些研究专题的确立,很好地将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校也因此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快乐教学策略。
学校以“快乐种植园”为基地,有效利用、助力各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让课堂不仅仅是教室,让内容不局限于一个学科,让学生经历更多精彩的学科实践活动。同时,种植课程也为课题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与鲜活,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几年来,学校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孕育出一批乐学、向上、健康的学生团体,形成了“利用交互一体机,打造快乐高效课堂”的教学特色,开发了“快乐种植”特色校本课程,摸索出小学学科活动实践课的快乐教学策略。尤其是开发的“快乐种植园”,已然成为孩子们生活的家园、劳动的田园、学习的乐园,成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名片。符合校情、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