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生产力产生更高级的文明
2020-03-03马克思
马克思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题解】
本文摘自马克思在1859 年1 月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标题为编者所拟。在本文中,马克思简要介绍了自己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写作计划,回顾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并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科学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本文中,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最为经典的概述。首先,马克思将社会系统的一般结构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范畴,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其次,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要认识现实社会,需要从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出发,进而理解整个社会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再次,马克思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由此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推动力量、基本规律以及阶级社会中社会革命的物质根源。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一个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前进;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看,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可以促进也可以破坏经济的发展。最后,马克思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客观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的变革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程度以及新社会所需物质条件的具备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了“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本文中所指出的“两个决不会”,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所需条件以及过程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林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