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2020-03-03

领导月读 2020年9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靳 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着眼点,是贯穿于全部19个专题的红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建设、防范风险等战略全局中最基本、最紧要的问题,我们尤其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把握。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正确的道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新时代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深刻把握制度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制度建设。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历史经验表明,经过长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之后,一个政权要稳定下来,一个社会要稳定下来,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深刻把握防范风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底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时刻警惕防范风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从来就不是轻轻松松的。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充满风险挑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大变局中谋划民族复兴,更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挑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坚持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