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及其当代价值
2020-03-03刘明明
李 胜 刘明明
历史合力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著作中提到过历史合力论的一些问题,在他1890年写给布洛赫的一封信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论述。他强调历史的发展具有动态性、必然性以及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重大作用,同时指出历史运动是一种具有历史辩证思维的运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的基本内涵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具有自然和历史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了经济因子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恩格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仍强调这一观点,同时,他在深刻探究和分析人类历史发展动态因素的基础上,具体阐明了“历史合力”这一主要思想。
(一)经济要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社会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因子的共同作用。然而,经济因子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政治和文化因子也会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恩格斯在给布洛赫的回信中强调的主要内容。
首先,经济因素的根本性与最终性。社会历史的前进发展是很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影响的过程,然而,在这些因素中,经济因子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晚年的恩格斯在其与他人的书信中,广泛讨论现实中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根本作用,其中非常强调经济方面的作用。为了解答约·布洛赫关于历史方面的疑问,恩格斯在回复他的信中指出,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同时经济方面的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恩格斯在后来写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书信中仍强调这一论点。他认为经济因子在社会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认为这是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然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需要对任何细微的社会变化都做出一定的解释说明。即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发展变迁都是由经济因子造成的,我们不能直接地、片面地假设经济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所有的社会变革。
其次,经济因子不是促进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唯一因子。事实上,尽管恩格斯在其书信等文章中强调经济因子的根本性作用,但是也肯定了其他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变迁中所产生的影响。即是说,并不是只有经济因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其他因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他认为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前进。同时,在恩格斯后来写给康·施米特的书信中,他通过分析“国家权力”这一内容,具体阐述了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同时阐明了国家权力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双重性作用。所以,无论是观念层面抑或是政治层面的上层建筑,都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这是历史合力论中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唯物史观。除此之外,恩格斯又认为以上因素发挥影响作用需要一定的范围条件性,即是说,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虽然具有双重作用,但是其无法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致方向;另一方面,以上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历史斗争的主要方式,但是其无法规定其斗争的具体内容。因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分别具有根本性、重要性的作用。而恩格斯既肯定了经济层面的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也不否认其他层面的因子在其发展中的影响,从而各种因素彼此作用,共同影响历史的发展,进而坚持了社会历史范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二)历史发展不是个体意志作用的结果
恩格斯在这一理论中注重阐述了“力的平行四边形理论”。他强调,历史的变化发展是一种联合的作用,是许多个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不管历史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样的,人们常常有意识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而这许多来自不同方向活动的意志以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发生作用的合力。即是说,人们首先按照某些先决的条件进行历史创造,而这些前提和条件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历史又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即最终的局面总是来自许多个人意志的冲突,而其中的每一个意志的形成,又是根据特殊的生活条件。同时,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条件背景具有特殊性,因此人们从事各种的活动都具有差异性,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目的之间也具有矛盾性。所以,历史的前进是各种相互矛盾的意志和力量之间彼此作用和持续竞争的过程。
历史发展是由合力决定的,而不是任何个体意志、目的产生的结果。每一个人的意志目的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了恩格斯所阐述的一种合力状态,于是在最后不断较量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总的合力。即是说,多重意志相互矛盾作用产生最终的历史合力,但是最终形成的历史局面常常与每一个体所希望的局面具有差异性,甚至有的时候完全相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意志为零,相反,每一种意志都对合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历史前进发展是由许多的因素共同作用产生,是不同种因子彼此斗争、影响的结果。而历史过程中的每一个个体,其思想目的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互矛盾,但是,每一个人又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因而都对历史合力有着自己的贡献。
(三)历史发展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合力论除了承认个体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强调了个体的意识、实践目的等主观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表明恩格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偶然随机性的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其实,他在具体表述这一理论时,强调了客观必然性以及随机偶然性因子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同时表明了个体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关系。除此之外,他指出,我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首先,某些前提条件是我们创造历史的基础。其一,个体在某些先决状态下进行历史创造,但是人们应根据其所处的背景生活条件进行历史创造活动,不能任意地进行历史创造;其二,只有具有自觉和目的性意识的个体活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历史的发展进步,也就是说,历史是在这些彼此作用的不同力量下产生的。这说明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其动机、目的进行实践创造活动,但是在这种创造活动下产生的社会历史却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因此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前进发展是客观必然性和随机偶然性共同影响形成的。进而可知,恩格斯在阐明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注重客观必然性和随机偶然性的统一,即他认为历史的前进发展是以上两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产生的社会制度及现实背景,都与当今的中国情况存在明显的不同。但是,其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观察和处理现实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入新时代,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思想,对于当前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遵循历史合力规律加强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理论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起着根本性作用。遵循这一规律的前提是立足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只有生产力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对于我们而言,要不断发展经济,然而,我们所谈论的发展经济是绿色经济,是一种基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绿色发展,进而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发展质量以及发展效益的全方位统一。的确,如果说发展是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那么,绿色发展则以平衡、充分的形式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因为不合理的发展行为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累积的过程中不仅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体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异常化,个体失去了本真以及对自然的基本的敬畏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发展绿色经济,进而创建一个美好的清洁世界,强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具有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我们务必在贯彻这种统一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发展。因此,与传统发展形式不同,绿色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变革不合理的发展形式,而且致力于改进个体生产方式及环保节约的生活模式。由此可见,遵循合力规律,发展绿色经济,走新时代经济发展之路,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社会生活需要。
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理论明确强调,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历史的发展,但是,在众多因子中经济层面的因素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强调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这种发展是一种蕴含高品质的绿色发展。的确,充分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绿色发展成果是实现群众美好生活的物质前提。而增加绿色科技在发展中的比重是实现绿色经济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然而推动经济增长的科技因素有时会打破自然生态的平衡,甚至有的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例如在传统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中,自然沦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一旦“伪科技”广泛应用于经济生产中,人口及社会发展将出现严重的衰退局面。对此,党和国家需要切实制定大力发展绿色科技的政策,不断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提高绿色可再生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进而推动绿色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绿色基础。同时,落实个体绿色发展意识,充分发展绿色经济,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其实,不同于传统发展方式,绿色发展追求个体与自然的共处,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它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不断创新环保生产方式,倡导大众努力形成环保节约型生活方式。因此,绿色发展模式是实现人民更好生活的前提保证。只有在不断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的生活追求,实现个人的全方位健康发展。
(二)遵循历史合力规律增强人民群众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理论主张不同个体间的意志,实践目的彼此作用,共同影响历史。的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践行者,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因素。中华民族的一切辉煌成就都是由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究分析,无论是从国家、社会等大的方面或者是个体角度,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在持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许多重大措施、政策的制定、发布以及执行,都得到了广大个体的赞成与支持,都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确,没有广大个体的参与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实践和奋斗,就无法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所以,广大个体不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而且是获得者,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主体性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神圣家族》这部著作中深入探讨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地位等问题。他们强调,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性活动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而人民群众的实践队伍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也持续扩大。恩格斯在论述历史合力理论时,不但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规则性,而且主张个体成员在历史进程中也产生一定的作用。他认为,个体在历史的变迁发展中,具有“剧中人”以及“剧作者”的两重身份。这一理论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进而实现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因此,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具体来说,第一,在发展过程中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个体的全方位发展。每一个个体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践行者,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受者。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切实维护每一个体的生活权益,使全体践行者共享发展成果。第二,我们要精准施策,善于解决不同个体之间的矛盾纷争。在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贫富差距、社会成员的分化与流动问题等依然存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加速矛盾升级,从而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要综合利用经济、政治、法律和道德等手段协调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三)遵循历史合力规律推进社会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理论强调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即是说,社会主体所开展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是以社会客观规律为前提。这是因为他们是在一个确定的前提下开展历史实践活动,而他们的历史实践活动又具有一定的时代限制性。即是说,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发展条件、发展趋势由其所处的不同发展背景决定。例如,经过不断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就必须要从中国目前实际出发,从解决目前矛盾出发,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当然,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就要求我们要深刻把握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为依据,进而制定并且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在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立足于基本国情,把握各地具体历史条件。
由于构成总合力的各个分合力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具有不平衡性发展特点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不同层级社会关系的和谐化,进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第一,不断建立并完善有效的体制机制,进而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贯彻落实到实处。第二,要注意加强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的薄弱环节,特别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并且重视扩大就业、再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恰当处理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权益,特别要高效恰当地处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收入差距等社会现实问题,进而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具体阐述了社会发展是彼此不同的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不仅强调了经济层面的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也肯定了其他因子的作用;既认识到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其客观规律性,又意识到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种丰富与发展,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实现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当前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不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