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20-03-03

经济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基地

●杨 宇

2017年末,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文件,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迫切要求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且下达重点任务分工,要求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家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我国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品质提升,旅游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行业,旅游业不仅需要知识结构完备和专业素养良好的理论型与研究型人才,更需要行业经验丰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的富有创新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不论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是旅游本科教育必须应对和遵循的原则和目标。

一、我国旅游本科院校规模及毕业生就业态势

据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694 所,遍布各省级行政区,总体表现为旅游业发达地区,旅游院校也多,教育规模和层次与旅游产业发展同步。但现实中,旅游从业者普遍学历层次较低,本科毕业生流失量严重。2018 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发布数据显示,“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30%,两年后可能降到10%。”以黑龙江省为例,课题组对哈尔滨辖域内旅行社业的专项调查结果是,哈尔滨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200 余家,在从业人员中,旅游专业毕业的仅占到30%,本科以上学历不到5%。黑龙江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是黑龙江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基本匹配,仅哈尔滨市区内就有10 所省部级本科院校(其中一所是民办校)开设旅游专业(学院),每年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数量在500 人左右,但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数量却不到10%。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对本科旅游院校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80%以上的学生(大一、大二居多)有意愿毕业后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旅游本科学生一方面就业率低,一方面对旅游行业又怀有很高的热望,这一矛盾令人深省,我们的旅游本科教育的确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二、旅游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传统定位是研究型,从领导到教师主抓科研,重理论轻实践是典型且已成为惯性的教育模式。面对毕业生就业难和国家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旅游院校实践教学意识有所增强,校企合作得以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得以落实,总体呈现多样化,相应的问题也同时并存。

1.企业顶岗实训模式。这是各旅游院校普遍采用的、也易于操作的模式。即某所旅游院校与某个景区、某个酒店、某家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达成共识,使其成为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和场所。如亚布力滑雪场是黑龙江大学旅游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旅游系的实习基地,学生定期到这里顶岗实习,学习、了解和技能实践。也有部分院校与省外和境外的旅游企业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如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与美国迪斯尼乐园、苏格兰高尔夫酒店的合作模式。

企业定岗实训突出的问题是,基于合作企业的经营范围、规模、业务量和企业管理机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实践教学内容、目标、任务、质量评价等都难以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正如郑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杜书云所说:“没有一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真正做到让实习的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及经营管理的核心点、关键点。也就是说,在基地的实践内容绝大部分只能停留在企业表层的认识,学生没有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能力,不知道对企业经营管理如何切入、切入到什么程度。”

2.企业进驻校园模式。企业进驻校园即旅游企业在旅游院校内设立分支机构或授权设立办公位,作为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例如,黑龙江教育国际旅行社林大营业部和理工营业部就是黑龙江教育国际旅行社分别在东北林业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设立的分支机构,学生在校内即可体验旅行社实操业务,且便于实训管理。

这种模式是校企合作深入化的突破,符合教育部“引企入教”方针政策。但在实施中,涉及到校企双方权责利全方位的定位和配合、具体的实习实训项目计划和师资力量的到位,以及企业放权到什么程度、校方开放到什么程度、培训指导的能力等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解决不好,形同虚设。

3.学校自建自营实训基地。一些院校利用自身优势自建、自营实企作为专业实训基地,例如,哈尔滨商业大学酒店是商大烹饪与旅游学院师生共同经营和管理的三星级酒店实践基地,是全国高校校内实习基地中自属的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好、档次最高的实习基地,是酒店管理和烹饪专业实践基地的典型代表。

学校自建自营实践基地具有培养目标落实和教学管理的掌控权,但不是每一所院校都具备建立独立酒店和仿真实验室的能力和条件,即便如此,所建基地类型和规模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面满足专业实践的综合要求。特别是自营自建基地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风险,也会直接影响其可持续性。所以,完全靠学校自身经营和维护的实践基地也具有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4.国家设立审批的创新试验园区。几年前,国家大力发展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审批和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先后有几所院校建立了国家级旅游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为旅游人才培养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和榜样带动。如天津商业大学“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

国家设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高校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以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育人、协同创新等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和管理机制等创新,从而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和基地。获得审批设立的旅游类型的创新实验区,某种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但这种模式受众小,几所创新试验区取得的成功经验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以普及和推广。另外,对于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和各级政府主要是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而计划、设计和实施还是由各申报机构组织和完成,受诸多条件限制,实际效果也是参差不齐。

综合上述,现行产教联合方式确实存在诸多客观和人为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哪一种都有缺失。从学校角度,实习企业资源的筛选、对接,实习内容、实习效果的把控,实习管理的统筹等问题,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也存在与高校建立合作渠道不畅、参与教学边缘化的问题,直接影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培养和选拔乃至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协同合力共筑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年来,学校、政府、企业多方联合模式相继在国内部分省市不断涌现。如安徽省旅游局和教育厅共同实施的“旅游人才培养基地”,该项目由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等4 所高校与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芜湖方特主题公园等十家旅游企业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原则,开创校企合作新模式。这是旅游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走向规模化共发展的良好开端,符合当前国家深化高校产教融合改革的基本思想,具有深化、优化的可行性。本研究团队结合多年实践探索、借鉴一些地方的校企合作经验和国家政策精神的指导,提出旅游本科院校“校企合作集团化、实习实训实业化、创新创业产业化”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1.集各方优势力量共筑旅游产教联盟。事实上,任何一所旅游高校都不可能囊括、吸纳所有的优秀企业与之深度合作,也不能满足众多企业的各类人才需求,因此,必须突破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共建共赢平台。地方教育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辖区高校和旅游名企无缝链接、汇集,共筑地方旅游产教同盟,“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一站式合并,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使旅游高校的智力、人力资源与旅游企业的实业环境、实操空间、实训项目形成合力,各方优势互补,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2.创建旅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园区。地方旅游产教联盟面向当地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教育资源,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教育组织形态,在全面联动教育和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创建旅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园区,以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作为校企合作创新实验项目,以产业化运作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使其成为高校的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企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和选拔基地,学生的实战基地和就业平台,真正落实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

3.全国旅游校企联动形成旅游大教育集团。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东西南北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各有差异,旅游资源禀赋不同,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高等教育都各有其特色,全国旅游校企联动优势互补,更有利于旅游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也更有利于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各地方旅游产教联盟要强强联合,形成中国旅游教育集团,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通过品牌化、标准化、项目化管理和运营,统一运营模式、统一培训标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绩效评定和资质认证,实现人、信息、资源的无障碍对接,全面推进产教协同育人行动。

总结

国家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要求要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健全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创新中心集聚人才资源、牵引产业升级能力,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这是旅游本科院校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目标和任务。笔者相信,只要教育主体能切实直面教育发展问题,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需求务实改革,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能够解决,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