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020-03-03

经济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技产品企业

●高 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一词频频出现。我国企业的管理者、科技人员和全体员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创新驱动引领各项事业的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激发了大家的创新热情,为适应新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形势,进一步协同攻关,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新技术、新理念引领着企业创新发展的潮流。笔者拟在本文中对新形势下企业如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形势,抢抓经济变化的新机遇,全面推进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打通创新链、应用链和价值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世界格局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稳定的小康生活,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创造了数以亿万计的、天量的社会财富,推动着社会和经济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让中国这样一艘经济巨轮克服惊涛骇浪,始终昂首远航。以我国著名企业格力电器为例,近年来,格力不满足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居安思危,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的核心技术,先后成功地研发了变频空调、光伏空调等新型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不菲的业绩,而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此,格力电器老总董明珠说:“企业必须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应对所有的挑战,始终紧紧盯住创新发展这一‘牛鼻子’,特别是在当前面临着中美贸易战等世界经济大变革时期,我们更是只有创新才能改变这个世界,才能让世界爱上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 多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制造业大国,从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所离不开的锅碗瓢勺、冰箱彩电洗衣机电动车,到社会公共事业所用的民用飞机、高铁动车、汽车乃至国防工业所用的航天飞行器、航空大飞机、深海潜水器、巨型计算机等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日益提升。正是由于有马云、董明珠、雷军等一大批历经市场经济的狂风骤雨洗礼,还仍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守传统的中国商业文明和商业伦理的改革者;也正是由于有中车、中航、中铁、中建、华为、海尔、OPPO、阿里、京东、腾讯等一大批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营销创新有理想、有抱负的敢于担当、积极践行社会价值、定位行业标杆,通过创新来掌握话语权,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蜚声世界的领军企业,才能够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这一状况。笔者为我国企业家、科技工作者与广大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创新而感到自豪,认为他们才是引领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造钟人,他们也一定是未来时代的报时者,必将加快推进我国企业进一步适应世界经济新发展,促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把区域链、大数据、云计算、5G 等作为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引领产业全面创新发展。

二、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短板”与问题

近年来,世界与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企业虽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的“短板”一直困扰着许多企业家。因此也必须在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前提下,以创新适应新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新形势,强化企业品牌建设,达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企业特别是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中有很多在科技创新、产品提升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短板”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一些企业管理者只关注眼前利益,不重视技术创新与产品的更新换代。不容置疑,我国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以企业每年对研发新产品所投入的资金为例,只占企业利润的1.5%~2.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许多企业家缺乏战略眼光和高站位思考,往往关心某一个新产品如何能够以最小的投入可以换来最大的效益,只关心“数量”,不关心“质量”,因此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类似中性笔芯不是不出水,就是从笔的后面出水,弄一手颜色的尴尬现象屡屡发生的低级问题就不足为奇了。至于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品牌建设,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从而确保准备技术创新与产品的更新换代等等问题,都不在这些企业家的考虑范围。这样的结果,自然会是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在市场上热闹一阵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2.一些企业缺乏完整的科技研发创新体系,没有适合企业各层次创新人才大显身手的和谐环境。企业都设有科研管理部门,但是由于资金、编制、条件、设施等原因,很难在企业生产、科研、创新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基本上是“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往往是企业高管需要了解一个问题,才叫来咨询一下,科研部门有被边缘化的感觉,无法调动他们的科研创新工作积极性。同时,导致这些企业蕴藏在广大员工的创新正能量很难找到一个“突破口”,各层次的创新人才也很难找到一个能够让他们在思想上所产生的“创新火花”得以实现的和谐环境。

3.一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缺乏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进行产品研发的奖励制度。许多企业管理者都不愿意为培养科技人才下大功夫,花大价钱,都想“捡漏”,将别的企业、别的单位抑或是从国外归来的现成科技研发人才挖来为我使用。以中小企业为例,从2019年相关数据来看,全国80%以上的新产品与65%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是中小企业中的科技人才所研发的,但是其中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新产品由于中小企业的条件所限,没有推广新产品的资金,没有新产品开发、推广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支持,有的甚至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局面,结果导致人才和科研新产品大量流失,同时也使那些本来就不愿意在培养人才方面投入的企业家更有了说法。

4.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生产了玩具、服装、鞋类、纺织品抑或是机电产品、家电、电子元件等等数以万计的品种用于柜内消费与出口赚外汇,但是利润却微乎其微。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低附加值产品,多年前几亿件衬衫换人家一架飞机的状况虽然已不多见了,但是绝大多数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外商手中。我们只能通过支付非常高的专利费雇佣低廉的劳动力进行来料加工抑或是组装产品,换取微薄的外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家只顾引进发达国家的新技术、新产品生产线,但是却不注重在消化、吸收、创新以及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上做文章,因此,始终停留在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立。

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把科技创新摆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笔者认为,当今时代,区域链、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新技术、新理念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我国企业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独(特)”的理念,提高产品的含金量,强化品牌建设,掌握市场话语权,全面推进新技术革新与产业创新发展。政府部门、企业管理层要以高度敏感的政治站位,认清形势,压实责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细做小做实:

1.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区域链、大数据、云计算、5G 技术手段结合企业实际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集聚创新资源予以倾斜扶持,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型企业,实现从制造到创造,从产品到品牌,从“数量”到“质量”,从购买外国的专利到卖给国外专利的转变。其次,要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加大支持力度。对已备案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择优分别按照其研发投入的10%、8%给予一次性奖励。第三,加快建设研发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企业集聚,逐步实现科技型大中型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降低运营成本,为企业各个层次的创新人才提供和谐、快捷、便利的研发平台,提高协同和推广的效率,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发展科技创新孵化载体,鼓励广大员工积极研发创新。加快构建众创空间,积极发展“星创天地”,为企业各个层次的创新人才提供和谐、快捷、便利的研发平台,提高协同和推广的效率,以企业的科研部门、车间、班组等基层组织为载体,强化企业品牌建设,打造创新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星创天地”,发挥企业优势,鼓励科技人员和各类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促进科研环境的优化;同时要建立重奖制度,对于为新产品研发做出贡献并取得成效的员工,要敢于重奖,最大限度地激发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为企业发展谋划,个个为企业科技奉献”的浓厚氛围。

3.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与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鼓励行业成立产学研协会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对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引领行业发展的新产品、新理念、新方向,要深入探讨可行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全方位加大科技投入,为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政府也设立各种基金,通过财政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平台建设与发展。

4.支持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首先,要围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努力培养与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涵盖各个层面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联动机制。进一步自上而下地建立与完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每年年初负责对上一年度获得的平台载体情况进行汇总,采取不重复计奖方式及时奖励。围绕“人才强企,科技创企”的建设目标,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创新的产业创新发展和新载体。其次,要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对接,将每个企业所需要的工种、岗位、缺口等相关信息与高职院校建立数据平台,有计划、有方向注意培养动手能力强且具有实干精神“接地气”的能工巧匠。在德国,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比如西门子公司需要互联网程序设计员,三年前就将订单下给了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在课堂上参加理论课学习,完成必须的作业、论文外,更多的时间是在西门子公司进行实践,为公司内部抑或是学校设计互联网网页,从而尽快使学生能够获得处理实际工作的经验。德国大众公司需要微型控制器方面的技术人员,同样也是让学生一方面参加跨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装配与维修等多科目的实践,达到培养其掌握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第三,要通过多种方式,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有用之才到企业中兼职,指导和培训更多的员工提高整体素质,补齐“短板”,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企业永远在路上”——以科技引领创新主体发展

“科技是第一发展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由于有无数的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和“大国工匠”,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不断聚合科技力量,整合创新,我国企业的影响力、创造力才得以与日俱增。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和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制造业企业,以中建集团为例,2020年1 月底,他们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斗中临危受命,连续奋战,采取现场施工与整体吊装穿插进行的最新工艺建设,仅用10 天时间就建成了具有1000 个床位的集装箱式活动板房现代化医院,用中国人的浓墨重彩写下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光辉篇章。这一壮举,不仅得到了全世界广大友好人士的称赞,而且也令外国建筑同行们刮目相看。

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思维、新理念、新作为适应新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新形势,推动以区域链、大数据、云计算、5G 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产业创新发展,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切实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以全新的理念和全面的技术创新打造自身产品的品牌优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就一定能够扭转我国制造业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最低端的被动局面,牢牢掌握市场主动权,瞄准高附加值产品,适应个性化、一对一、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消费要求,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优质的一站式服务方案,高瞻远瞩,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创新主体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产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