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

2020-03-03江苏省沭阳县深圳路实验小学徐沁媛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葛玲玲

关键词:连续性家国情怀

■江苏省沭阳县深圳路实验小学 徐沁媛 ■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葛玲玲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较为单一,并且广泛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评价等方面。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将重心基本放在了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上,但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和重视却有所不足,这正是教学模式单一的重要体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范围、职能作用等都需要得到有效拓展,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更加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和家国情怀培养概述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非连续性文本指本身并非连续性的,通常包含了除由句子、段落所组成的连续性文本之外的所有阅读材料。对小学生而言,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语文学习中,往往都会接触到非连续性文本,如数据表格、使用说明书、广告、图解文字等。虽然小学生会大量接触非连续性文本,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考试占比较少、教师重视不够、教学内容有限等因素,导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教学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随着现代教育的逐渐推进,加强对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小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爱国教育都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正确、强烈的家国情怀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做好家国情怀培养工作,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实现,更对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在国际合作与竞争越来越频繁的当下,培养小学生家国情怀更有其必要性,从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层面的综合培养,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和观念,坚定学生政治信仰,以爱国教育为基础对学生德育进行延伸和拓展,充分强调爱国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核心、基础地位,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引导。

二、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应当渗透、贯彻至方方面面,越来越受重视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自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对此,教师必须在充分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全面探索相应的家国情怀培养方法,促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和家国情怀培养的深度融合。具体策略如下:

(一)挖掘教材中的优质资源并进行合理拓展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和媒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量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展开与延伸。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主要由连续性文本组成,但也有不少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譬如目录、插画、综合性学习等板块。为了保障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彻底改变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不重要、可有可无的偏见,更加注重对这些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有效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非连续性文本的好奇心,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持相应教学活动的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穿插在语文教材的各个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穿插对应的阅读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拓展能力及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并拓展教材中的优质资源,着重突出其中的爱国教育、家国情怀部分。教师应当尝试以非连续性文本辅助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整合与归纳,对课本教材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目录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根据这些目录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自由想象和交流,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重点对第一篇课文的题目《长城和运河》进行讨论,同时引导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是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奇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从而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回到教材的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上来,促使学生对课文情感有更为深刻的感受。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多方资源

除了最基本的课本资源外,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还需要大量资源支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课外读物、互联网等收集、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内容丰富的资源库,从而更好地支持阅读教学活动进行,同时也为家国情怀培养提供更加丰富的土壤。教师一般可以对报纸杂志资源、跨学科资源、真题资源以及互联网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其中报纸杂志资源广泛包含生活中可接触的各种刊物;跨学科资源则广泛包含除语文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教材、辅导资料等所包含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真题资源则是指近年来考试中的相关题目;互联网资源则主要指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大量碎片化信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多方资源,支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我给江主席献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一篇新闻报道“媒体披露给领导人献花的小朋友如何挑选”,并将其中的图片“迎接国宾的年轻笑脸”“1955年,毛泽东在北京南苑机场迎接胡志明主席,随同迎接的少先队员”“2010年9月,少先队员向访华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献花”“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少先队员向来访伊朗总统迈哈麦迪·内贾德献花”“尼克松访华期间,尼克松夫人亲切地与小学生握手”等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配上简单的文字,让广大学生在感受“给领导人献花”这一特殊场合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三)积极开展板块、专题教学

除了见缝插针地在课堂教学间隙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当通过开展板块教学、专题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教学,进一步突出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要性,同时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需要在平常对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相关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进行大量收集与整合,并在合适的时机围绕这些资源展开板块教学。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大量图片,这些图片分别是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清末时期以及社会主义的现代两种背景下,中国各方面的对比与变化。这些图片配有一些简单的文字,利用这些图片,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对“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让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时强化了学生对当前中国发展的自豪感以及家国情怀。

(四)加强阅读训练中的思维渗透

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关键是在短期内对碎片化的内容进行准确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在简短的内容中获取足够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分析、综合与归纳。因此教师必须加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渗透,重点从思维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非只停留在文本本身。例如在教学《李广射虎》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图解文字,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李广武艺高强、膂力过人,同时阐述人在危急情况下能够爆发出巨大潜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图解文字展示李广的生平事迹,着重表现李广出击匈奴、保家卫国的部分,引导学生将“出击匈奴”与“保家卫国”联系起来,在学生脑海中建立抗击外族侵略与保家卫国的英雄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明白解放军战士就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落实家国情怀培养任务。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培养应当贯彻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自然包括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和创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法,同时在其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提高小学生碎片化信息阅读及归纳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连续性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家国两相依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