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魂”的花园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3-0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校王晓非

关键词:德育文本作文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校 王晓非

小学语文可以为德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规范化的方式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一、树立榜样,情感感化

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他人,使双方产生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情感的独特性。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主要实施者,在进行德育的同时,需要在课后秉承德育的要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征,以情感感染学生。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为,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经常自我反思,自觉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以学生的评价为依据进行自我改进和优化。另外,教师和家长需要准确评价学生,保持评价客观性,激励学生。

二、立足文本,灵活运用教材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教材不仅具有文学性,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如果教师能以文本为基础,深刻剖析文本中的内涵,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会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不再只是停留于形式。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学生会对生活有进一步的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度过年夜,一家人怎样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深刻领悟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更加珍惜自己目前的生活,这样的德育就是以文本为基础的针对性德育。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使语文中的德育渗透更加具有活力。

三、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学应该逐步延伸教学的范围,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多种不同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规范性的教育,开展综合性学习。德育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阔,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落实德育。

(一)德育渗透在作文指导中

作文可以为学生表达情感提供稳定的基础,也是学生生活的日常写照。其可以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帮助,为教育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必须充分运用作文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于作文指导中。例如,某学生做事比较马虎,不注重个人卫生,一次他写了作文《我的好朋友》,在文章中描述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小事,表现了该学生爱整洁、认真的优秀品质,文章内容真实、富有情感,写作水平较高。教师在评语中可以对其作文进行客观性的评价,引导该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朋友的优势,并向其学习。通过教师客观性的评语和正确的引导,该学生改正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爱整洁,做事也逐渐认真。

另外,学生正处于成长中,随着年龄增长会遇到更多复杂的事情,由此也会出现许多问题,难以保持稳定的情绪。将德育渗透于作文指导中,可以充分发挥德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某学生对集体非常关心,对他人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进行班干部竞选时,其未能入选,觉得非常委屈,从而失去了做事的积极性。他在作文中抒发了这种情绪,教师看后应该对其表示理解,鼓励其积极努力。在教师的鼓励下,该学生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重新恢复积极性,对自身严格要求,终于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

(二)增加课外活动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保证设计的活动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例如,小学生行为富有模仿性,因此在课外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模仿性,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母亲节前夕,教师可以组织以母爱为主题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的母亲准备一份礼物,使学生深刻明白爱不仅是得到,还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

四、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为德育渗透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要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德育,逐渐扩展德育范围,以多元化的形式促进德育与教学活动紧密融合。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全方位收集资料,使其深刻意识到人类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猜你喜欢

德育文本作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