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花生试验改良的发展及其影响

2020-03-03

古今农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试验场品系花生

陈 明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

近代中国花生改良事业始于19世纪末。1862年传教士将美国弗吉尼亚型大花生最先在山东登州引种,开创了近代花生业改良的先河[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农业知识与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各地纷纷创办农业学堂,设立农事机构,开展农业改良与试验活动。在此历史背景之下,花生试验改良事业也由传统型向近代化方向转型。学界对于近代花生的试验改良研究比较薄弱,尚无专文讨论,尤其是花生试验改良的内容仍较模糊,需要厘清;花生试验改良发展历程的阐述较为零散,需要整合;花生试验改良的意义与影响,无人提及,值得凝练。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略作探讨,希冀能够深化近代实验农学的研究。

一、栽培耕作试验

近代中国引进花生品种从事试验改良的机构主要为国家设立的农业科技部门。清朝末年,以新法进行花生栽培耕作试验的仅有少数农场。1897年,青岛政府在李村设置农业改良场,该场为我国最早专门从事花生科学研究的机构。1909年,广东农事试验场开展了花生种类试验和肥料试验,种类试验将各品种按相同种植面积、施肥量、播种期、中耕次数进行栽培试验,通过优劣比较来确定最适宜广东栽培的花生品种;肥料试验以观察三要素对产量的关系为目的,结果表明各类肥料施用量悬殊,但收获相差无几,特别指出石灰应在花生播种四十五天后才施用,因溶于水的磷酸,遇石灰则不溶于水,花生不能完全吸收,造成与不施肥无异[2]。由于20世纪初期条件有限,各地农场的花生改良试验规模较小,试验制度、数据记载等都未建立,试验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所以成绩并不显著。

民国成立后,随着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业部门对花生的栽培耕作试验日益重视。这一时期,试验的项目内容以栽培法试验、肥料试验、品种试验为重点,且在相当困难条件下取得了实际成效。

首先,栽培方法和肥料利用不再纯粹依靠直接经验,而是建立在科学试验基础上。1929年,实业部青岛商品检验局成立农产商品改良场。隔年,该场技士王兰馨就花生栽培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试验项目分品种、行距、播种、高畦与平畦比较、耕地深浅、播种量、株距等七项。品种试验以丛生、蔓生比较,由试验得知蔓生优于丛生产量;行距试验显示,行间距离大小与植株生育关系甚大,栽培行间距离以1尺8寸为最佳;播种期试验结果,同一纬度播种时间对于产量影响不大,播种日期以6月上旬最为适宜;耕地深浅试验可知,耕地深度以11寸者为佳,13寸者次之;播种数量试验结论以每穴2粒为最佳;株行试验表明,株间距离以7寸为最好,9寸次之[3]。1929年,浙江省农事试验场进行了花生、小麦前后间作试验,目的在于求知小麦收后种花生与未收小麦时早种花生于麦行间的优缺点。结论是花生应尽可能于各作物收获后播种,时间无须提早[4]。1935年,山东省建设厅在莒县成立省第三区农场,专门从事花生栽培与育种试验,其中试验方法和结果比较完善的有石灰施用量试验、花生生长与气候关系研究。石灰施用分量试验主要观察在山东的气候土质中,栽培花生是否需要施用石灰以及施用的分量。此次试验分别于砂质土壤、山岭沙地、河流沙地等土质中进行,每试验区的施肥量、田间规划、田间排列略有不同。试验结论为砂质土壤试验区施用石灰越多,产量与荚果充实度越好;其余两处试验区,凡施用石灰各区产量,较不施石灰各区产量为高;山岭沙地、河流沙地施用石灰较砂质土地效果更优,花生增产量较为明显;花生生长研究旨在观察各选育花生品种、生长情形及其对气候的反应,其研究方法系就各品种花生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生长状况,逐周追踪记录,绘制同期温度、湿度、日照等相关因素变化曲线,对照研究花生生长与气候的关系。经过试验研究,揭示出花生对于温度、湿度及日照时数皆有关系,对于温度关系最为明显[5]。

其次,品种选择是关系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措施,为寻求探索能够促使花生丰产的栽培技术,注重筹划品种改良试验。从1916年肇始,各地试验场开展花生品种比较试验。试验从观察品种栽培发育、形态性状、收获量等方面进行,目标是比较各花生品系在当地适应性及生产力,掌握何种花生产量最高,然后用以作为育种推广繁殖标准。是年,吉林省地方农事试验场进行花生品比试验,此次试验从各省征集多个优良花生品种。项目内容包括分区、整地、施肥、栽培、距离等试验,记载生长生育及病虫害状况,收获后比较亩产量与含油品质,选育出广东南海花生、从化花生、福建闽侯县花生三个优良品种[6]。在此要指出的是,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科学方法的栽培耕作实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供试的品种数量太少,且主要来源于国内;栽培方法单一且未划分标准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没有重复,也未按科学方法计算产量。但这终究是一次具有开拓意义的栽培耕作技术改良试验,在近代花生栽培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我国花生科技事业开始真正按照近代作物栽培技术的要求,走上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的运作轨道。1929年,浙江省农事试验场的花生品比试验以珍珠花生、小荚洋花生、细腰花生、小荚花生、龙花生为试验品种,用龙花生为对照品种,每个品种栽种于四重复区,试验结果采用重复区每亩产量、平均产量、理论对照、D/P.E.等指标比较收获量,显示龙花生的产量最优。1930年将重复种植区扩大到五区,试验结果仍是四种花生产量不及龙花生[4]。1936年,山东省第三区农场的品比试验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山东各地征集的71种蔓生品种选择,淘汰其中65种。品种比较观察结果以阳谷花生产量最高,泰安花生、齐河花生次之[5]。上述可以表明,20世纪30年代花生栽培耕作试验进入到更高的新阶段,试验手段已比较正规,从试验设计、栽培观察到结果分析,逐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另外,试验场每年还将试验情况汇集编印成册,分发各地农场和周邻乡村,介绍花生试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通过这种作法宣传推广科学的整地、施肥、选种、播种和田间管理方法。

再者,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后,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试验场遭到不同程度破坏,试验工作陷于停顿,试验成果荡然无存。但战争激起民众食物自给的危机意识,未沦陷地区的农场更是坚持集中力量安排“战时栽培试验”。1940年,程侃声在湖北主持了花生品比试验,运用变量分析方法,得出湖北窝儿花生的肥硕为当时国内外品种之冠,随后推广成为当地农民所喜爱品种[7]。1941-1942年,程氏继续致力于花生良种选育,再次进行了品比试验,选育出北流种、美国塔州白等良种[8]。1942-1944年,福建省农事试验场连续三年开展花生品比试验。试验按照丛生、蔓生不同品种分组进行,采用随机区组法、不完全平衡区组法两种方法进行田间排列。1943年结果显示,永定花生产量最高,其次为玉林花生。1944年试验成绩仍以永定花生产量最高,其次镇边花生,再次为玉林大花生[9]。大约同期,广西第二区区农场与广西农事试验场合作进行花生品比试验,选育出良种柳州珍珠豆[10]。

综上所述,与20世纪初相比,30到40年代花生栽培耕作试验的试验制度、方案经逐步改进,更为系统和科学。其时凡是较为系统的栽培试验均采用行区对比法和随机区级法。对比法指每一试验项目,品种按不同栽培方法或条件分成若干区,相隔几行重复排列一次,重复通常在二次以上,然后观察各对照区,选定最优栽培方法或条件;区级法指每一品种占一区,每区分成若干行,区与区之间设立保护行或标准区,保护行或标准区采用普通品种,选定品种按次序重复排列若干次,各区周围设保护行。并且已经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试验结果,收获比较或产量计算则通常采用等级法、平均法、费歇变量分析法、学生对比法。上述栽培研究及实作无疑使试验结果更趋准确,试验的实效性和推广价值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纯系育种试验

近代中国作物育种事业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一些负笈海外攻读农学的留学群体学成归国,他们带回了近代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在此同时,国外育种学家来华讲学或担任政府农业顾问,指导科学育种试验。从此我国作物育种工作走上了近代科学育种的轨道。近代对我国育种事业影响最为深刻的是纯系育种法的广泛应用[11]。纯系育种法是指“从现有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的自然变异单株,把单株后代,按株系、品系、品种的系统,逐代进行观察、鉴定、比较,从中选出最好的系统育成新品种”[12]。这一科学育种理论与技术是由美国育种学家洛夫(H.H.Love)首先在华倡导推行,1925年开始施用于稻麦的育种改良,由此被正式纳入中国育种学的知识系统。在这种趋势下,花生育种改良逐步淘汰传统选育技术,普遍代之以纯系育种法为基本方法。

首先,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科研机构尝试采用洛夫纯系育种法进行花生选种育种,获得良好成绩。1932年,孙逢吉在浙江农事试验场着手龙花生各项性质之变异程度与相关现象研究,为下年花生纯系分离试验做准备。为获得6个试验品种中最优良纯系、改进全体品质以及增高产量,孙氏选择生育最强、产量最高、壳薄粒大的龙花生作为纯系育种的出发品种。根据室内考种成绩,显示产量与仁重、仁重与仁数、产量与仁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仁数与仁分为反相关性;仁分与产量、仁分与仁重无显著关系[13]。这是纯系育种法在我国花生育种中的首次应用,从此肇建了花生纯系育种的新时期,事实上也开启了国内花生遗传与育种研究的连接与互动。1935年起,山东省第三农场按照纯系育种法,分赴省内各处选取花生单株,实行纯系分离育种[14]。1936年进行采选单株、株行试验,虽有计划进行二行试验、五行试验、十行试验等高级试验,但由于翌年抗战军兴,育种工作停滞[5]。

近代花生纯系育种工作惟有广西农事试验场规模粗具。广西农事试验场被誉为“战时后方唯一仅存的农业试验中心”,也是当时全国花生育种规模最大、成绩最显著的单位之一。该场自1935年开始花生纯系育种工作,由技士梁逸飞主持,连年赓续进行,逐年采选淘汰。1935-1937年,主要以普通杆行试验进行纯系育种。抗战全面爆发后,纯系育种方法略有改变。1938年广西农事试验场进行了三行小区试验与十行试验。三行小区试验共选50品系,用独立分组随机排列,每十品系,加入标准种(柳州珍珠豆)一种为一组,每组重复六次。又因缺株太多,试验采用互变量分析矫正产量。试验结果入选品系有7种,余43种品系均保留,十行试验采选100品系,入选有60品系[15]。1939年进行株行试验、三行小区试验与高级试验。株行试验共试验809品系,用顺序排列,结果选录112品系;三行小区试验征集70品系,选得53品系;高级试验采选80品系,晋级仅3品系,保留44品系,显著品系有2256、662、1877等[16]。1940年继续进行初级试验及高级试验。初级试验有136品系,入选品系50个;高级试验征集100品系,入选有48品系,其中显著的有2742、1323、2773等品系[17]。1941年试验分四行区与三行区试验二个比较试验,此外还选出其它17个品种,分柳州本场、南宁、宜山三地举行地方性试验。四行区试验的结果显示,原来超过标准种产量30%的品种,标准种产量与其相较已无显著差异;三行区试验有数个品种超过标准品种产量,如品系6152、5789、5764的产量分别超出标准种19.5%、19.2%、18.0%。三个地方试验结论,无一品种产量超过标准品种。又为掌握品种间生长竞争情势,试验场还利用1939-1941年晋升的花生品系进行比较试验,作生长竞争分析,显示各品种间生长竞争不明显[18]。迄至1944年,广西农事试验场成功拣选2742、1323、2773、662、6152、5789、5764等优质品系,新育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在各项指标上均有较大改进,不独子实大小均一,且油分、产量亦高。但是,因日本侵略广西柳州、桂林等地,新育成的品种未能得到进一步的选育与推广。

其次,良种选育的发展与试验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亦步亦趋。这一时期农学界对纯系育种试验方法的吸收运用日趋成熟,各试验场开展一项花生育种试验,通常都要预先制定一个育种计划,按照科学的步骤,循序渐进,以期达到成功育成花生良种的目的。广西农事试验场之所以能够成功选育出若干优质花生品种,端赖于试验方法的改进和试验水平的提高。另外,随着育种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各地农事机构相互交流的加强,全国花生改良机构育种程序和试验方法逐渐统一,亦是推动花生育种改良发展的重要因素。1943年,中央农业试验所季景元发现花生纯系育种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尚无统筹计划,且各试验场育种程序繁杂不一,于是在综合考察国内外农业机构的花生育种改良及成效基础上,总结出符合我国实际的花生纯系育种法的试验纲要,然后利用中农所这一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组织指导,在战时体制下,向国内各科研单位和大学农学院进行推广:

(1)选择单株。选择时应注意:不宜于田之过肥处或田边池畔等特殊环境下选择,植株成熟期适宜、无病虫害表现、地上部与产量有关性状、适宜当地特殊需要等性质。当选植株勿与邻株或其他荚果混合,编号风干贮藏,翌年株行初级试验播种前脱粒;(2)初级试验。第一年,将去年各处选拔的优良单株播种,凡由一株而来的种子,作为一系,每系1行,每10行设一标准行,顺次排列,淘汰标准凭田间观察,以标准行作为对照。田间观察,分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等四期,凡在各期入选品系,在记载行上作符号“V”,各行分别收获后,入袋干贮藏,以供下年试验之用。第二年,上年度入选的株行,本年继续试验,每隔五区设一标准行。田间观察参照上年,特别注意幼苗整齐度、开花整齐度及成熟整齐度是否均一、病虫害的轻重、迟早熟性、植株高地以及直立、丛生或蔓生等性状。另一方面根据产量比较,采用标准误差;(3)中级试验。上年试验的优良品系,本年继续试验,每系4区,每区3行,田间设计视品系数目而定。本试验第一年进行油份分析。第二年起,另设种子繁殖区。年度须检查下列性状:植株高地、茎叶色泽形态、每行荚果重量与粒数、平均每株荚果数、荚果脱粒百分数、花生仁含油量、花生仁千粒重、花生仁形状与色泽、花生仁性状及其他色泽、病虫害程度;(4)病虫害程度。上年试验品质优良以及产量特性于实用上有推广价值的品系进行试验。每一系4区,每区5行,行株距与上年同,另择特别优良的品种,作大区试验。试验结果应用Fisher 氏变量分析,求Z价及标准误差,以判别品种间的差异是否显著;(5)高级试验。上年试验得来的品系,本年仍作大区试验外,参考过去各级试验结果,决选最优良者数系,在大田试验而繁殖,以备推广之用。每一系小区面积为1/100亩,重复4次,耕作方法与农家相同,试验设计视品种数目而定,上年繁殖区,若无特殊的优点时,可择其最优良繁殖,若各有优点时,可同时繁殖,按需推广,品系决定推广后,可在试验场附近进行,同时可在距离稍远之处开展地域试验,以定推广范围;(6)新品种推广。花生对于环境感应异常敏锐。由国外引入生态情形不同植物,试验场不适应于另一新环境者,在各地举行地方试验,当能选获适于各该区新型品系。其推广范围,常较他种作物为小,故新品种推广,应十分慎重,初次推广,不应离开其原产地或育成地点过远之处,如未经地方试验证明,切忌作大规模推广[19]。

整体而观之,育种程序和方法的渐趋统一,使得各地试验农场的育种试验更趋精确,选育的花生品种品质更为优良,“抗战时期全国作物育种与田间试验趋于一致与现代化,可与英美媲美[20]。可以说,在育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花生纯系育种法不断完善并且日益普及,成为近代花生育种方法的主流,为以后花生育种改良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抗病防虫研究

抗病防虫是近代作物育种改良的目标之一,“作物受病虫为害之轻重因品种本身抵抗能力而异,抵抗病虫为害性能甚强者,往往能完全不受某种病菌侵害,故可利用此种抵抗性,用科学方法造成抵抗性甚强或完全免疫品种,以供栽培”[21]。有学者指出,近代花生虫害有蚜虫、金龟子、夜盗虫、象鼻虫、芫菁、地蚕等20余种,病害有叶斑病、枯萎病、黑涩病、炭疽病、厌地病、菌核病、空包病、生芽病、黄叶病等10余种[22]。这些病虫害在花生主产区均有发生,据1922年农商部统计,全国因虫害造成花生损失有330余万元[23],另据1937年调查,广西沙塘花生当年受虫灾减产20%[24]。近代农学家对花生虫害的研究,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大多停留在观察与发现上,未能对这些天敌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防治方法有更科学的考察,所以抗虫育种效果并不明显。

近代花生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病害的研究与防治上。根据《农林新报》报道,1933年,时任浙江昆虫局病理室主任朱凤美在太原考察植物病害时,发现当地花生腐朽果荚内有一种黑色略扁菌核,初步判断花生茎腐病是由小核菌病及大核菌病所致,并对这两种花生核菌病的病原、形态、生活史进行了详细研究[25]。朱氏由此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花生病害研究的学者。20世纪30年代初,冀鲁豫皖鄂苏浙等省盛行发生花生叶斑病,此病通过空气传染,发生于晚秋,为害至烈。为此,1934年中央农业实验所进行了花生叶斑病防治试验,防治方法分为选栽早生品种与喷撒药剂,因品种选择非短时间内能奏效,所以只施行药剂喷射试验,藉此考评使用药剂的种类、浓度、用量、时期以及经济上的价值。试验将花生播种分为对照区、波尔多液1%处理区、铜石卤液0.6%处理区、1-2-100式30倍石灰硫磺合剂处理区,药剂共喷射三次。试验结果病斑在铜石卤液区内减少90%以上,波尔多液区降低85%;产量方面,波尔多液区较对照区增收23%,铜石卤液区上升4%,石灰硫磺合剂区则反不及对照区[26]。抗战时期,广西农事试验场成为我国花生病害防虫研究的中心,配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从事花生病害调查、抗虫育种与防治技术研究。为选得具有抵抗性的优良品种,觅得富于抵抗各类病菌品种以及最经济防治方法,该场员工黄亮、相望年分别对花生叶斑病和枯叶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试验。

第一,广西花生最普遍的病害是叶斑病,防治试验于1940年开始进行,分抗病选种、药剂防治两部分。抗病选种采选174品系,除7个外国品种外,余均采自当地品种。田间排列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又因此病病原菌在人工培养上不长分生胞子,试验不用人工接种,任其天然发病,分三个时期观察患病程度;药剂防治的施药种类有硫磺花、上等炭酸锌、中等炭酸锌及波尔多液四种,每种药剂又分喷射一次、二次及三次三种处理,共计12种处理组合,每一处理区施药量以喷射周到为止。抗病选种结果除平乐大、隆安大、玉林大等8种具中等抵抗性外,其他品系感染甚烈,受病程度在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以用硫磺花效果最佳,波尔多液因花生茎叶蔓伏地面,喷射难以覆盖,结果不佳,上等碳酸锌未见明显效果[17]。1941年试验继续进行,此次药剂防治试验施药种类有上等炭酸锌(60 mesh),波尔多液(4-4-50)及0.6%铜臭液3种。每种药剂又分喷射一次、二次及三次3种,共计12种处理组合。小区面积180平方市尺,共种花生10行,行长12市尺,行距15尺,株距8寸,每区重复4次,对照区4区,共计40小区。炭酸锌每小区施用81.7克,波尔多液及铜臭液以喷射周到为止。试验结果抗病选种除玉林大、湄潭花生、龙州大等26种受病程度低于45%外,其他149品系都易感染[18]。

第二,枯萎病是广西花生常见病害,首次抗病试验同样在1940年举行,发现有三种不同枯萎病菌,其所致病症颇有差异,为害程度亦各不同。一种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最烈;一种冠腐病,植株近地面部分折断枯死,病部长有黑色胞子,其致病性尚未确定;一种sclerotium枯萎病,发生最迟,为害甚微。三种不同枯萎病枯死株数百分率分别为细菌性枯萎病15.5%、冠腐病4.6%、枯萎病0.6%。各花生品种对于细菌性枯萎病及冠腐病的抵抗性也有差异。品系1186对于细菌性枯萎病的枯死率达40%,玉林大、NO.14320、Macapro几乎免疫,其他如牛角小、2494、Malay red等枯死率低于5%,具有高度抵抗性;对于冠腐病抵抗性,2484枯死率达12.8%,而992、宾阳小、Tennis Red没有感染[17]。1941年的试验结果显示,五月后花生始有枯死,逐渐转烈,直到收获。又据田间调查及室内分离结果,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最烈;冠腐病仅于花生幼苗期略有发生,为害不烈;sclerotium枯萎病1940年虽有发生,1941年则未复发。所试品系对细菌性枯萎病免疫者,仅有玉林大、武宣大及Malay red,具高度抵抗性者有平南大、5873、平治大等8种[18]。

归纳上述,近代花生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总体呈现出逐渐地区化、专门化的特点。以广西农事试验场为例,该场对广西花生病虫害进行了一系列综合的专题调查,然后以此作为依据,采用科学防治方法,成功育得抗病品种30余种。这一科研实作充分反映了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从传统方法向近代科学技术的转化,无论是对致病机理的深刻认识,还是对病虫害分布调查以及防治方法,都是以往所不能比拟的。

四、改良的影响与意义

近代花生试验改良于19世纪末肇端,到20世纪30年代取得初步成果。诚然,这与近代农业科技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脉络分不开。花生栽培与育种技术的改良是近代农业改进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农学的途径,将科学的栽培方法和育种技术应用于花生生产,以改变传统落后的花生生产状况。对于近代农业尤其是花生生产而言,花生试验改良的影响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栽培耕作试验方面,各地农业试验改良机构通过诸如播种期、行距株距、施肥比例、田间管理等项试验,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适用于花生种植的技术与方法,并通过品种驯化比较,确定了哪些品种适合各地气候土宜,易于推广。采取建立示范田、实验区、组织花生农观摩和分发种植花生浅说等推广措施。此外,近代花生栽培耕作技术以试验场为中心,逐步向周邻花生种植区扩散,从而使一部分花生农的栽培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其次,连续多年的花生品种选育试验,培育成功了若干有影响的优良新品种。新品种产量、质量均超过了未经改良的品种,受到花生农的普遍欢迎。随着推广范围的逐渐扩大,新花生品种极大地促进了近代花生生产的发展,显著地提高了产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如山东省福山县房纬经通过精心选择和长期改良,于1944年从爬蔓型大花生中选育出伏花生,试验结果证明这一新育成品种是适宜各花生产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抗旱、耐瘠,出米、含油率高,亩产200公斤,高者达300公斤以上[27]。伏花生育成初期,因其早熟,获利颇丰,在当地争相扩种,迅速传开。自1956年起在全国多个省份引种推广,增产明显。伏花生是我国花生栽培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适应范围最广的品种。

最后,笔者要指出的是,无论栽培耕作试验、纯系育种试验还是抗病防虫研究,都要经历较为繁杂的程序。如当时花生品种选育从最初单本株选到新种育成,通常需要6-10年的时间。农业试验改良的这一特点,需要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等因素的配合。但在近代中国,花生试验改良研究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经济滞后的窘境中蹒跚行进。试验机构和研究过程经常受到来自各方的干扰和破坏,造成试验机构兴废无常,人员、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尤其是抗战全面爆发后,造成全国农事机构的技术人员分散各地,多年培育的优良花生品系和试验记录散失殆尽,一些试验场自停办后,始终未能恢复。近代花生试验改良事业受到这些情势的影响与牵连,致使工作举步维艰,发展规模和水平受到极大限制,研究成绩并不显著。尽管如此,近代从事花生试验改良的科技人员的努力不该被繁重的历史阴影所遮蔽,他们不辞艰苦,克服重重难关,取得了一批有分量的成果,还向农民介绍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研试验成果。正是他们所做的开创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为我国的花生科研事业在1949年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试验场品系花生
掏花生
汽车试验场噪音试验路吸声系数研究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无人系统试验场开放
中亚轮胎试验场项目完成部分施工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孝感汽车试验场获交通部认可汉阳所业务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