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实践
——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2020-03-03张正尧王晓鸣

古今农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弘扬文化遗产传统

隋 斌 张正尧 王晓鸣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 1002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文博人肩负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更好地践行职责使命,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总结提炼、推广应用成功做法和经验。本文将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为例,重点阐释中国农业博物馆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以期为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四个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2]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把优秀传统文化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华文明愈来愈闪亮,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二)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形于中”而“发于外”的重大战略任务。[2]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以及独一无二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添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并多次强调,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4]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一些富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农耕文化正在面临逐渐凋零甚至消失的困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5]保护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要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文化遗产,让宅院村落、农业景观等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农事节气、生态伦理、民间艺术、祖传家训等活态的乡村文化传下去,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增强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厚植文化自信的根基,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和文化支撑。

二、保护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认识自然、揭示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既包含天文、气候、物候、时令等科学知识,又蕴含“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等哲学思想,还体现了兼容并蓄、和谐友好的文化价值,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6-7]为把二十四节气这一具有中华文明独有特征的重要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国农业博物馆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不断积淀,在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成功将二十四节气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一)正本清源,科学定义二十四节气。传承弘扬二十四节气,首先要搞清楚它的准确定义。在近二十年开展大量研究基础上,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将原来通常表述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规范为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即“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具体表述为:“中国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通过二十四节气能够认知一年中时令、物候、气候等变化规律,围绕每个节气,可以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这是首次对二十四节气的本质特征进行简明、规范和准确的概括,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广泛采用。至此,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科学、规范和准确。学术界出版和发表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论文论著、各地举办的研讨会、论坛等相关学术活动,普遍采用这一概念和表述。

(二)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丰富内涵及其文化价值。通过持续的深入研究、系统整理、挖掘凝练,中国农业博物馆形成丰硕成果,相继编撰出版《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农谚大全》《二十四节气文化日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节气研究文集》等相关著作,阐释二十四节气科学知识、丰富蕴涵和价值作用,为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厚积薄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二十四节气开展大量研究和积累丰富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动二十四节气申遗工作。2006年6月,国务院将“二十四节气”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确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保护单位。自此,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由自发分散转变为国家重点保护、责任单位明确的新阶段,开创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的新纪元,也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必要条件。2014年初,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动二十四节气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文化部和农业部两部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联合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两部委分管部领导共同担任组长,并把二十四节气作为2015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唯一项目。经过精心准备,2015年3月,二十四节气项目申报书、视频片和代表性图片提交到文化部,经文化部审定,报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常会,一致同意将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二十四节气得到国际社会充分认可,并正式走向世界。

(四)多措并举,加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推广普及。综合运用视频推广、举办展览、开展讲座、组织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等形式,强化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和弘扬。精心制作《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媒体大量播出,得到强烈反响。近几年,连续策划举办二十四节气专题展、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二十四节气摄影作品展和诗书画展等系列展览,宣传展示二十四节气起源、演变、农事、养生、民俗、节庆以及艺术创作等内容。组织专家学者,赴浙江、河南、广西等地开展学术讲座几十次,交流学术最新观点,引导各地深入开展研究。进校园、进社区开展二十四节气科普活动40余次,强化中小学生和居民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促进代际传承和社区传播。通过以上这些工作,全方位、多视角地向社会公众宣传展示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和价值作用。

(五)建立机制,搭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平台。做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需要有关方面和广大有识之士广泛协作、共同努力。在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中国农业博物馆积极发挥牵头和组织协调作用,与中国民俗学会以及浙江衢州“九华立春祭”等10个代表性社区共同开展申报工作,制定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五年规划,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做好保护传承工作。申遗成功后,经农业农村部批准,中国农业博物馆设立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搭建新的研究平台,并聘请10位业内知名专家担任客座研究员,汇聚各方力量,建立二十四节气研究与保护智库,为推动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坚实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三、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成效

一方面,通过两次申遗,使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迈上两个大的台阶,特别是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二十四节气的关注度、认知度和影响力得到空前提升。另一方面,在申遗成功的带动下,各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空前加强,二十四节气的理论研究和传承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掀起学术研究热潮。近年来,二十四节气成为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论著大幅增加。仅申遗成功后的第一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二十四节气论文数量就是此前 4 年的总和,在报纸上登载的节气文章和出版的二十四节气相关书籍数量分别是此前 5 年的总和[8],极大地促进了二十四节气与历法、农事、习俗、节庆和养生等方面的深度挖掘和研究,为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撑。

二是促进节气文化繁荣兴盛。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保护传承活动,特别是二十四节气十个代表性社区,每年定期开展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三门祭冬、半山立夏、石阡说春、壮族霜降节等系列活动。一方面有力促进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活态传承,同时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得到挖掘、保护;另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繁荣,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申遗成功后,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天文气象、社会习俗、农事活动、健康养生等科普作品大量涌现,二十四节气科普图书、音像制品、游戏动漫陆续进入校园、农村和社区,受到广泛推崇,甚至有的地方还将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纳入公务员、教师资格认证、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考试内容。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天气等极具影响力的网站都开设了二十四节气专题网页,据不完全统计,共有 160 多个大型机构的门户网站设置了二十四节气专栏或网页,开创了二十四节气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新路径。由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中国农业博物馆主持的“二十四节气传承”项目,获得2018-2019年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一等奖。

四是文创产品亮点纷呈。近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创作的日历、手账、日记、雨伞、旗袍、紫砂壶、茶叶、咖啡、插画、动漫、影片等文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很多重要活动都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主要元素,如北京国际设计周,连续两年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主题元素;北海公园、天坛公园、天津地铁推出二十四节气门票、车票;中国邮政连续四年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这些具有科普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化创作,受到社会公众的喜爱和追捧,促进了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

五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近年来,二十四节气体现的遵农时科学生产,循节气健康生活等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越来越被更多的社会公众认知和接受,使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愈发认识到,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文化价值,不仅在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必将对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强的指导作用,对二十四节气这一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增强了文化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

四、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的有益启示

回顾近些年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特别是申遗过程和申遗成功后带来的效果,有五点经验启示值得认真总结。

一是申遗过程本身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弘扬。在二十四节气申遗过程中,中国农业博物馆对二十四节气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阐释、科普、宣传等工作,包括对二十四节气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地域特征、农事活动、节气文化、民间风俗、古籍文献以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相关文物的征集收藏,还建设了环幕影院,制作了专题影片,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对二十四节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有力推动,不仅锻炼了人才队伍,增强了学术研究能力,还使得自身的视野和站位得到不断提升,为国家和民族争取荣誉的责任感越来越强。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可挖掘、需弘扬的优秀文化遗产比比皆是,可以说通过二十四节气申遗,推动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为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是申遗成功只是迈出关键一步,保护传承任重道远。申遗成功大大提振了做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的信心,同时在新的起点上,对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高质量的完成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做的履约承诺,完善传承机制,促进代际传承,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社会需求,增加代表性社区数量,组建广泛参与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开展二十四节气资源普查,探索建立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在现有基础上的新提升。

三是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搞好研究是基础。近二十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始终坚持对二十四节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和保护,先后有数十名研究人员投身于这项工作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学术论著达400多万字,馆藏文物近500件(套),并开发了二十四节气文创系列产品。二十四节气项目之所以能够申遗成功,得益于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文旅部、农业农村部的有力领导以及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中国农业博物馆多年的研究积累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举全馆之力精心做足功课,是成功的基础和支撑。

四是强化协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涉及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策划、宣传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个机构,甚至一个领域,力量都是不足的,需要聚合多方资源、汇聚强大合力。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形成的1+1+N工作格局,即1个牵头保护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负责深化研究和统筹推动;1个学术团体——中国民俗学会,协同开展研究、咨询和培训;10个代表性社区,即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班春劝农、三门祭冬、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和安仁赶分社等,组织开展各项活态传承活动[8],这种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

五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认同。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之所以取得这么大成效,主要在于,这项工作既根植于生产生活,又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既有对哲学思想、文化价值的创新凝练,又有对实际工作的科学指导;既有对丰富内涵的研究阐释,又有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创作;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保护传承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四个坚持和四个结合,即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坚持内涵挖掘与推陈出新相结合,坚持学术研究与科普推广相结合,坚持培育时代新风尚与大众情感共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推动时代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强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弘扬文化遗产传统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活态文化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