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
2020-03-03闫红波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571127
闫红波(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我国普及,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国民内部矛盾也逐渐加剧,人们的思想素质仍需进一步提升,这种形势为我国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严重阻碍,更诱发了一系列不良问题的出现。从国际视角来看,和平与发展是多个国家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是随着自由化思潮的不断涌入,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形态中的现实意义也难以得到凸显。基于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在现实当中,需要着手将理论回归于实践,从而让人民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深刻含义,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整合维度
(一)党和人民的地位统一
当今的发展形势下,部分党员的思想意识已经发生倾斜,尤其在自由化思潮的侵袭下,精神腐蚀的情况变得更为严重,西方国家不断抨击中国,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给予强有力的反击,及时消除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障碍。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因素。在现实当中,很多党员对人民的思想需求没有充分重视,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旨。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充分尊重人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将人民的心理诉求放在工作首位,以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契机满足人们经济和物质上的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需要党和人民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需要足够高,这样才能够成为民众的表率,同时需要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媒介,深入基层深入民众,了解人民的生活情况和基本需求,从而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现如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交锋使得思想交流也变得更为激烈,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在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等方面对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部分人的的思想意识发生了严重的偏移,这为我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需要让人们充分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含义,让人民发自内心接受并认可,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具有实质的意义。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是理论知识,但是在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坚决杜绝将其完全学术化,这样非但会让人民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晦涩难懂,更有可能激起人们心理上的抵触,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并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化就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可,在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表述维度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价值
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表述?传统文化在这项活动中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可参考以下内容:首先,强调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人民精神上的引导,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同的传统文化也是相应时代的缩影,传统文化除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文化影响和思想教化等方面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有非常大的优势,更能够赢得人民的认可和崇尚。其次,利用马克思主义能够更好地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形象感也会更加鲜明,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述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应用传统文化进行马克思主理论表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正确合理地选择传统文化,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这样才能够让传统文化在这项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次,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形态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恰当地出现在有价值转折的部分,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印在人民群众的头脑当中。最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和宣传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有足够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能够充分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具有利用传统文化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决心和信心。
(二)结合人民群众的日常语境
我国人民的生活语境和语言特点是非常丰富的,不同地域的语言特色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化,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需要相关人员充分了解我国人民的语言特色和日常语境,拉近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更快速地让人们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三座大山”“糖衣炮弹”,邓小平同志说过的“摸着石头过河”,等等,这些都是将人民生活语境作为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具的实际案例,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这种亲民的方式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我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宣传维度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效果是否良好和宣传工作者的个人素养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对理论宣传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掌握,并且在精神层面上笃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首先,理论宣传工作者需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并具备熟练整合和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能力,根据人民群众的语言特点和社会发展现状将其转化为容易理解的语言,从而提升增强理论宣传的效果。其次,需要充分利用当今社会中的发声群体,任何一个发声群体都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媒介,因此需要加强这一群体的培训教育,让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步调上提供更大的驱动力。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需要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文化水平、语言特点、思想觉悟、生活方式的方面巨大的差别,因此需要宣传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对焦能力,这样才能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际当中。
(二)开发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载体
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需要选择更容易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方式,同时拓宽宣传途径,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力度,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进程。新时代下,我国的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不失为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质载体,所以需要科学应用网络新媒体,不断开发和探索更有效的宣传途径,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当中,可利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短视频APP等平台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尽量采用声音、视频、文字相结合的模式解读马克思理论,对版面的色彩、结构、内容等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升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好感和接受度。与此同时,需要注意一些过激言论和社会舆论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解读,对社会风向做出正确的引导,从而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
综上所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需要从理论整合维度、理论表述维度和理论宣传维度三个方面入手,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合、表述和宣传,从而让人们自觉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作用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