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战疫日记
——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队员们的日记

2020-03-03张巧琴,邹芸,谢晨

今日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天佑浙江大学监护室

医生篇

武汉封城,绕道也要上前线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郑霞 (综合监护室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

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她是浙江省首位驰援武汉的医生,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

2020.1.23 杭州 大年二十九 雨

这两天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逐步升级,看着不断上升的确诊和重症患者人数,我的心里也是焦急如焚,那里一定很需要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昨天我主动跟综合监护室主任蔡洪流提出想要去支援武汉的想法,他说:“你只要想好了我们全力支持你,但你要做好个人防护。”

去武汉的事情刚拍板,今天中午11点国家卫健委的电话就来了:“因为目前疫情紧急,需要您马上到武汉去支援,务必晚上到达。”我立即收拾了换洗衣物,并带上电脑,做好了长期在武汉“战斗”的心理准备。

因为武汉封城,我从杭州东站出发先到临近武汉的某城市,晚上八点多到达后,直接被送到武汉疫情最核心的金银潭医院,我的武汉抗疫之战,打响了。

患者的口水喷到了我的护目镜上…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符一骐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2020.1.29 武汉 大年初五 晴

9:00 下了夜班,走在街上,周围显得异常冷清,马路上看不到一个人,所有的店门紧闭,无法想象这是繁华的武汉。酒店离医院很近,步行只要十几分钟。回到酒店洗漱完,一个人坐着回想起昨晚一个病人:五十岁左右,不停的咳嗽,突然呼吸窘迫,我过去给他吸氧,感觉他咳出的口水都已经溅到我的防护镜和防护服侧面了。他吸上氧之后,举起右手缓缓地向我庄重的敬礼,目光坚定。他病情危重,我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

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役中逝去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都曾经和我们一样热爱生活,憧憬着未来啊!想着这些,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用脚丈量每个高风险科室和区域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陆群 (感染管理科常务副主任)

驰援武汉的第6日

连日奔波,感触很深。今天,我了解了武汉协和医院针对新冠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他们前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且有序的工作。同时也看到了同仁们眼里的疲惫,看到了他们的不安与焦虑。

今天,是我抵达武汉的第6日。这几天,我在该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吴艳艳副主任的陪同下,与其他同仁们进行了交流,并与该院孙书记、医务部负责人等进行了讨论。我从第三双眼睛的视角去发现,用脚去丈量每个高风险的科室与区域:急诊室、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普通病房隔离间、CT 室、检验科、被服收集与存放处、医疗垃圾处置与存放处等,还进行现场追踪走访、询问、了解、交流,帮助医院发现潜在的风险点。29 日,我完成了整体综合改进报告,并实地协助医院因地制宜地实施每个计划。我也实地巡查了西院院区,那里将改建成定点医院。我协助设计与规划发热门诊、隔离病房、CT、药房以及动线布局等工作。

我们用专业的技术、崇高的责任感,战斗在抗疫一线。我相信,我们会战胜病魔。同志们,加油、加油!

有时候,治病也得治心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陈城洋 (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

驰援武汉第4日

昨今两天,我都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很快,我们就进入状态,与病区医生一起查房。来到病情最重的患者床边,我仔细观察了他的状态。昨日,我们给他使用了氧疗新武器——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今天,这位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缓解,人也感觉舒坦了很多。他对我们连声表示感谢。他已发病10天,我们非常希望,他能早点好起来,尽早脱离氧疗。还有一个病人,一直特别紧张。昨天肺部CT复查后,我们告诉他,病情明显好转了。结果,今天他乏力、胃口差的症状都好转了。

有时候,治病还得治心。希望武汉人民早点如同今天灿烂的阳光一样,一扫心中的阴霾。

护士篇

“谢谢”两字重千斤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赵伟 (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师)

驰援武汉第4日

今天起,我跟随着老师,一起进入病房,开始护理工作。工作内容很多,而且现在的工作流程,也有别于平时,但在她的指导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熟悉和开展起来。下班后,我们将一天的工作,进行记录归总,以便尽早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这样更有助于我们适应新的岗位,完美地做好这次支援工作。

谈及今日最大的收获,我想是这两个字——“谢谢”。在接触患者时,他们会说:“你们是来支援的吧,谢谢你们!”几乎给病人做好每项治疗操作后,我都会收到“谢谢”二字,简单的一句感谢,重于千斤。正是因为医患之间的这份信任和感恩,使得我们更有信心去战胜这次疫情。

今天是立春,春天来了,胜利还远吗?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青娜 (90后护士)

2月4日 在武汉的第十天

今天是立春,春天来了,胜利还远吗?昨晚的失眠,让我今天一天状态都好疲惫,每天醒来看的第一件事是新冠状病毒的进展情况,看着不断上升的确诊数据,但疑似数据还是比较平稳,看来大专家的预测还是挺厉害了,马上就元宵了,请给我们一个大转点吧!

穿上防护服,肩上担任着责任和义务!一接班看着9 床大妈,费力地喘气,皱着眉毛,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眼前的监护仪不断报警,站在床边只能给予安慰,所有该上的治疗,我们都尽力了,心里真的好难受,狠狠地想给大妈努力撑过这个关口!坚强的大妈,昏睡了一小会,努力地睁开了眼睛,和我有了简单的对话,那一刻真好开心,谢谢你,又看见了我,听见我说的话!大妈的插曲,让我整个工作流程打乱了,真的感谢我的战友们,一下午都在帮我奔跑,没有任何怨言,你们是我学习榜样,特别是我们的小组长,一下午就压出了一个水泡,抱抱你们,战友们!

下班回来,洗漱完毕已经是18点,中饭没吃,感觉不到饥饿感,剩下的只有疲惫感,笔挺挺地躺在床上,酸胀的小腿,好想好想来个按摩,感觉到了体力的极限!看着手机里爆满的消息,一条又一条关心我的微信,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我每天的精神食粮,告诉自己需要努力,保护好自己,才可以帮助很多的人,看着家人群给我云按摩,瞬间体力精力旺盛,坚持就是胜利,我爱你们!

平安,每天在微信朋友圈跟家人报平安

浙江医院

叶蕾 (ICU护士)

驰援所在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2月1日 援鄂第4天

天佑医院是第三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上午,我们几位核心成员与天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护士长一起,将院感防控要求、工作流程、工作职责、人员排班、应急预案等进行了梳理和确认。呼吸机(有创、无创)、血气分析仪、Crrt 机、各种测压模块……一些新的仪器设备也被紧急调配而来,协助整理了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于是我找了所有的仪器设备的操作,将操作视频和PPT 放在重症组微信群中发给大家学习和培训。

我们医疗队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我被分在了重症组。12个医生、48个护士。我是重症护理组副组长。下午,和小丹(医疗组护士)、王俊(医疗组医生)深入监护病房,了解病人情况。21 点30 分,近5个小时过去了,走出监护室,护目镜蒙雾,鼻梁被勒红,后背已汗湿……同行一起来的章陆烨小姑娘,跟队长沟通后将她从普通组调到了我所在的重症组,出征前,刘彩霞主任再三交代一定要照顾好她,就像姐姐照顾妹妹一样。安全最重要,感控最重要,一向操心的我,把她放在眼皮底下才能安心。这种时候,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就是换种方式,来守护我们的医护人员和患者。

22 点,我们回到驻地,分头吃了队友们预留给的快餐,继续准备……夜又深了。平安,每天在微信朋友圈跟家人报平安。

后勤篇

送物资,送日用品,在武汉感受到满满爱心

浙江医院

祝睿晨 (组织人事部副主任)

驰援所在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2月3日 援鄂第6天

在疫情面前,处处可见党员奋勇争先的身影,让鲜红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而我只是换了个战场。作为第二批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队长助理,主要负责全队医用和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到达武汉后去遍了各个城区的大型超市采购物资,虽然现在物流没法正常供应,但是超市还是有许多市民在购买基本生活物品。

超市工作人手紧张,第一时间主动过来沟通,听说是浙江医疗队的,主动帮我们查找库存、运送物资、打包并送上车,还免费赠送牛奶、洗发露、订书机等物品。想要开口说些感谢的话,没想到被他们抢先一步,“感谢你们,感谢浙江,你们的驰援、你们的举动让人钦佩”。心被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温暖着。

正如我们紧急医疗队所在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名字一样,天佑中华、天佑武汉,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这场防疫战的胜利!

猜你喜欢

天佑浙江大学监护室
幸福时光曲
万灶炊烟 “花”下相逢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Pasión por la medicina
天佑草原
欢迎订阅《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