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在舞台灯光、影像技术中的运用

2020-03-03王力

剧作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息投影戏剧

■ 王力

全息投影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全息技术和电子成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灯光、影像等各种新型媒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经历了一次技术革新。新型的3D投影系统和其他新型媒体设备一样,迅速被众多国内设计者运用于戏剧舞台之中。

投影是用灯光、幻灯、电影放映机、投影仪、数字投影灯等设备将形象投射在屏幕或其他载体上的一种舞台设计形式,它是戏剧演出中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其特征是投影形象可静止、可活动,可根据戏剧情境的需要时隐时现、瞬间变化,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活动的布景。这种新型成像设备成了众多舞台美术家用来表现空间和塑造气氛的造型艺术手段。它们大大延伸了舞台设计、表现的内容和方法,跨越或临界了其他艺术的领域,发展出许多前所未有的形式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施耐德·西姆森在萨尔茨堡马立奥尼坦剧院的舞台上开始尝试使用激光成像和全息影像。这个微型剧院也为他运用舞台全息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实践机会。西姆森的这种舞台全息术主要运用于傀儡戏的创作实验。他运用这种技术曾成功塑造过《浮士德》中的魔鬼、《麦克白》中的女巫以及其他各种形象,为该剧院赢得了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运用全息影像的巨大荣誉。在《霍夫曼的故事》的设计中,施耐德·西姆森运用激光束和正常的光将绿色的或者微红带紫的全息影像投射在舞台上,事件中的各种场景以及虚拟的傀儡演员顿时活生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第三幕里,舞台上是顾问官克雷斯佩尔家中的一个虚拟的房间,当霍夫曼的情人安东妮亚正面对着大键琴在忘情地弹唱时,魔法医师米拉克勒博士移动着虚拟的幻象穿过紧闭的房门,发出邪恶的狞笑声出现在房间里。这种既有形象又无实体的、看得见摸不着的空间成像达到了异乎寻常的戏剧效果,使观众产生了真实与虚幻的错觉,并把他们带入到一个奇妙的幻境之中。

除施耐德·西姆森外,激光成像和全息影像作为一种实验也被其他的当代舞台美术家所采用,但由于制作全息影像耗时费力,且成本太高,因此在大型剧院中运用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技术成本逐步降低之后,它在演出艺术中的应用将会有巨大的潜力。

除此之外,各种新型的视频播放设备和数控系统也在近年相继问世,并很快被众多舞台美术家和导演运用于各类演出当中。如当年的《席琳·迪翁:新的一天现场演唱会》的舞台设计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互动艺术和新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及LED高清屏、数字化机械舞台等设备。剧场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凯撒宫,舞台为镜框式,表演区设有升降台、推拉台,舞台后部则是一个巨大的LED高清屏幕。由于LED显示屏是基于发光二极管技术,采用灯珠直接发光,这种自发光原理决定了它能较好地避免和舞台灯光的冲突,在较强的灯光条件下依然能呈现清晰的图像,因而相比投影技术又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介入,表演区的升降台、推拉台、吊杆设备、特技轨道均由电脑控制,数控技术使上述设备在演出中实现了复杂的变换和运动。而由互联网构成的工作站又使各种舞台设备形成了数字化控制系统,如通过网络连接形式将多台灯光控制台连成一个局域网,由主操作台统一指挥和无线遥控。该剧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戏剧表现形式的有机融合创造了一个诗意灵动的舞台空间。演出中,各种技术成分与歌手及戏剧人物相依相伴、水乳交融,产生了各种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视觉效果。数字艺术的革新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互联网日益强大的功能,原本用于视频会议的系统被搬上了舞台,实现了本地和异地演员的同台演出,因此戏剧可以在任何地点发生。这些都使得戏剧艺术连同舞台美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媒介影响到舞台美术的创作。

总之,舞台设计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它善于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吸收融合它认为有价值的因素,扩大表现范围,从而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舞台设计语汇。因此,随着未来新的媒介的出现,舞台设计还会相应地呈现出各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猜你喜欢

全息投影戏剧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有趣的戏剧课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找投影
找投影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