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03赵雪芬杨彩平寇学芳王攀科

护理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治疗师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赵雪芬,杨彩平,寇学芳,王攀科

(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南454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障碍。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外,病人对现实环境、应激事件产生的心理反应及器质性疾病的干扰,也都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1]。该病多发病于青春期,发作期间在感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各个方面表现出障碍,且精神活动与内心体验、周围环境等不相协调。病人一般情况下意识清醒,无智能损伤;但对于自己的精神病情却没有相应的判断能力,也无求治的要求。精神分裂症是在一种致残率、迁延率和复发率高的一种精神障碍[2]。根据临床经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不容乐观,1/3 的病人能得到积极显著的改善,1/3 的病人虽有部分改善但会复发且留有残疾,剩下的1/3 病人从未改善而且留下永久残疾[3]。在我国,精神病院住院病人中50%以上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慢性病人中60%左右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由此可见该病在精神障碍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疾病和预防复发。但由于种种原因,病人的社会功能恢复有限,依然存在明显的社会隔离、社会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下降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单纯依靠药物难以解决[5]。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人,尤其是处于恢复期的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注重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有机统一,强调社会功能的康复才能更好地改善预后情况。20 世纪80 年代,美国艺术治疗协会将艺术疗法定义为,通过艺术创造过程改善和增强个体的身体、心理和情感健康。这种干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中,例如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方面[6]。在众多的艺术疗法中,绘画治疗是目前研究及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7],它作为一种艺术治疗方式,使用艺术作为主要的沟通媒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内心冲突、提升自我意识,并且在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中改善认知功能,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8]。其效果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和应用,已经逐步成为心理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9⁃11]。本研究以绘画治疗作为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住院病人进行干预,旨在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6 月在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由两名临床医生确诊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处于疾病恢复期;③无严重躯体疾病、人格障碍、酒精依赖,以及没有进行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等情况;④没有参加类似研究。实验过程中由于8 例病人出院或者自愿退出治疗,最后观察组保留33 例,对照组保留3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绘画治疗。选择安静、明亮、洁净的绘画治疗专用治疗室,由3 名具有心理治疗师资格并且经过绘画治疗培训的医师进行治疗,同时1 名精神科临床医生全程参与治疗过程。每周1 次绘画治疗,每次2 h,共12 周。绘画治疗时将观察组分为3 个组,每组有1 名治疗师带领。每次绘画前,治疗师都要详细讲述本次绘画的内容,引领组员进行分享与评价,最后由治疗师进行分析,了解小组内成员的心理状态。绘画治疗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 周),融入团体,相互了解,熟悉治疗流程,明确治疗目标;第二阶段(第2 周~第4 周),认识自我,主要内容包括《镜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理想中的我》;第三阶段(第5 周~第9 周),领悟与修通阶段,逐步引进房树人、风景构成法、曼陀罗技术以及自由涂鸦等形式;第四阶段(第10 周~第12 周),创造希望,迎接未来,主要内容为《幸福之家,你我相伴》《美好未来》,团体总结与反馈,退出治疗。

1.3 资料收集方法 治疗前后邀请未参与实验的且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与临床医生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两组成员进行精神和治疗态度测量。精神科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12]评分分为0~4 级,包含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精神症状、激惹、退缩、抑郁7 个主要因素,前3 个因素得分相加为总积极因素,后4 个因素得分相加为总消极因素,总病情估计=128+总积极因素总分−总消极因素总分。共30 个选项,每个选项按照0~4 分5 级计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12]共10 项内容,用来评定病人社会功能。每项评分为0~2 分,评分越高,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用于评价重性精神疾病治疗效果和测量疾病恢复程度的重要指证,评分标准:0 分为没有认识,1分为部分认识,2 分为全部认识,得分越高,表示自知力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两组数据进行χ2检验、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NOSIE 量表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OSIE 量表得分比较单位: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OSIE 量表得分比较单位:分

①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时间干预前总病情140.36±31.46 140.06±25.29 0.04>0.05 177.39±23.64①149.86±22.34①4.93<0.05例数33 35干预后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33 35社会能力27.09±8.21 25.11±6.91 1.07>0.05 28.42±7.91①24.34±6.78 2.28<0.05社会兴趣13.97±7.65 16.03±10.11−0.94>0.05 19.39±7.22①15.51±8.39 2.03<0.05个人卫生20.36±7.57 18.83±7.13 0.86>0.05 21.03±7.44 19.31±7.34 0.95>0.05激惹24.67±12.41 20.77±5.53 1.68>0.05 16.73±6.58①19.66±4.71①−2.11<0.05精神症状9.30±8.87 10.60±6.77−0.68>0.05 6.06±7.25①9.60±7.04①−2.04<0.05退缩8.97±3.42 8.94±4.34 0.02>0.05 6.48±2.50①8.91±5.38−2.36<0.05抑郁6.45±6.18 5.71±4.83 0.55>0.05 2.94±2.99①5.00±4.62−2.16<0.05

2.2 两组SDSS 量表得分比较(见表3)

2.3 两组ITAQ 量表得分比较(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DSS量表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DSS量表得分比较 单位:分

P例数33 35 t 值5.168 1.812<0.05>0.05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干预前10.91±3.34 11.69±3.68−0.909>0.05干预后8.70±2.98 11.26±3.53−3.218<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TAQ量表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TAQ量表得分比较 单位:分

P例数33 35 t 值−6.012−1.799<0.05>0.05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干预前6.12±2.27 6.26±1.90−0.268>0.05干预后8.42±2.22 6.74±1.72 3.500<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精神障碍,不但对病人本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也打乱了家庭的生活秩序,与此同时也让社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有研究显示,精神障碍以及心理问题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我国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占据我国疾病负担的排行榜首位[13]。由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较长、预后效果不理想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正常日常生活,因此,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维持身心健康,恢复社会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缓解由该疾病造成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是极其重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OSIE 总病情得分、SDSS 得分及ITAQ 得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这表明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恢复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绘画治疗通过治疗师、病人和作品之间的互动,以作品的创作为中介进行非语言的心理治疗。以此来发展病人的象征性语言,深入病人的潜意识,将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进行意识化并整合到人格当中去,发生治疗性的改变。美国绘画艺术治疗大师Robin认为,绘画治疗将人类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视觉化,同时将情绪体验进行无意识的释放,达到治疗的目的[7]。除此之外,绘画治疗的过程是在一个相对安全、温暖和支持的环境下进行的,病人的创造过程与绘画作品无论好坏都能得到参与者的积极关注,其自我感觉和自尊水平明显提高[14];并且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使病人更加积极参与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改善懒散、退缩和被动等症状,有力地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9,1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自知力都有所提升,但观察组经过治疗后,ITAQ 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绘画治疗可以显著提升病人的自知力。一方面因为药物对妄想等症状的控制,病人恢复部分认知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艺术创作的治疗性:它可以促进个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更加敏感。随着绘画治疗的进行,病人不断探索自己内心世界,其自我认知能力将不断提高,会对自我核心部分有更多的认识。这种认识能更好地处理自身各个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病人的自知力、自尊心和幸福感[16]。神经生理学家Frith 等[17]发现,绘画可以激活与物体识别有关的脑区,绘画过程需要多个脑区的复杂交互作用完成。当病人绘画时,会根据任务确定主题,选择表现方式,将自己在作品以及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收获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训练病人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而且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比较中纠正不协调认知,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期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条件限制,病人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有待提高;此外本研究主要关注病人住院期间功能康复情况,对病人出院后的效果维持情况没有进行追踪反馈,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治疗师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