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

2020-03-03李航宇陆静

航天标准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航天标准化

李航宇 陆静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100071)

近年来,我国国际航天标准发展迅猛,数量上显著增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国与欧美、日、俄等航天强国还存在不小差距,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能反映我国特色技术和管理模式的高质量标准还不多。而制约我国国际航天标准发展的关键是从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匮乏。目前在我国,懂技术、会管理,同时熟悉国际标准各项规则并兼具外语能力的标准化人才较少,这也导致在很多领域我国无法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1 国际标准化人才现状

1.1 国际标准化人才需求特点

国际标准化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从国际标准化工作特性来看,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标准化知识,还需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国际谈判,因此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方面人才需要具备各方面素质。目前国际标准化人才需求有以下特点。

a)需求量大且呈递增式。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国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纷纷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关活动。而在国际标准的各项活动中,包括标准的制定、修订、管理以及宣传,都离不开国际标准化人才。伴随着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标准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对国际标准化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

b)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谈判能力。国际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各专业、各领域和各部门,需要相关方共同协作。此外,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需要很好地与国外专家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我国有关项目顺利实施,从而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因此,对个人的国际谈判和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c)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国际标准化工作人员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和荣誉,这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应具备本专业的技术知识,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和标准写作知识,熟悉国际标准制定的各项规则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具有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

1.2 我国参与国际标准情况——以航天行业为例

近年来,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积极参加各领域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但由于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在某些领域技术落后,导致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未能处于主导地位。

在众多领域中,航天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各国十分重视航天工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航天领域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下面以航天行业为例,分析我国国际航天标准的现状。

国际航天标准主要是指由ISO/TC20/SC14(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系统及其应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和ISO/TC20/SC13(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的标准,覆盖了宇航数据与信息传输领域和宇航系统及其应用领域。国际航天标准主要围绕航天产品、航天服务和航天全寿命周期的共同实践进行标准制定,主要包括设计、试验、接口、发射与地面支持、EEE 产品、空间材料、项目管理与产品保证、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卫星应用、空间环境、空间碎片等。

各国主导制定国际航天标准数量如图1 所示。近年来我国在国际标准数量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是与美、日、俄等强国存在不小差距,尤其是与美国。从图1 中可以看出,美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共计65 项,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而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共计23 项(发布13 项,在研10 项),仅占美国的1/3 左右,与日本、俄罗斯也有一定的差距。

图1 各国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数量(截至2020 年10 月)

各国在SC14 中的任职情况见表1。目前在SC14 中,现有正式成员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巴西、乌克兰、印度、芬兰和挪威13 个国家。我国作为13 个正式成员国之一,且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各项制定工作,但目前为止并未承担任何职务。从表1 中可以看出,美国在任职数量上依然位居第一,主席、秘书和2 组召集人均由美国担任。除此之外,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与英国也均有所任职。

表1 SC14 任职情况

每年我国会收到来自ISO/TC20/SC13、SC14 秘书处50 至60 项的投票任务,包括标准立项、转阶段和复审投票,我国会按时按要求完成投票,并将我国意见及时反馈。但有一部分投票由于缺乏必要的试验验证和标准研究,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的意见。

1.3 存在的问题

从航天行业国际标准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国际标准数量增多,但涉及行业核心技术的标准还很少。另外,在一些国际会议和标准投票中,由于我国在某些领域技术空白以及外语问题,导致无法将我国意见及时反馈。而且,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很少。这些不仅是航天行业的问题,更是我国目前国际标准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而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标准化人员的不足,尤其是优秀的国际标准化人员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人员能力不足。我国标准化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知识结构单一,对前沿科学了解不足,知识更新滞后,缺乏深度和广度。

b)缺乏后备力量。目前标准化人员占技术人员比例不足2%,且年龄偏大,其中50 岁~60 岁和20 岁~30 岁的人员占绝大数,缺乏经验丰富的中坚力量。

c)缺乏国际视野。大部分标准化人员不熟悉国际标准制定和规则,不掌握国际标准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且参加国际活动较少,缺乏国际经验,外语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和国外专家有效沟通交流。

2 我国与国外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2.1 国外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发达国家为了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视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在国家、协会和高校等各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将标准化知识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主要通过MOT(技术经营,Management of Technology)课程培养标准化人才。该课程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电子、通讯、软件、生物等多个领域,主要为高科技企业培养能够解决各种问题的管理、经营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例如美国几乎每所大学或研究生院都开设了技术经营专业。正是美国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MOT 教育,才使得10 年之后的90 年代美国的技术创新活跃,经济形势繁荣。除此之外,国外发达国家相关行业协会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全面性且授课形式多样的标准化课程,为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用[1]。

发达国家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21 世纪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标准化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相继制定了本国的标准化战略,核心内容是控制战略制高点,确定本国重点发展领域,同步推进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并积极争取国际市场。例如日本于2001 年出台了《标准化战略》,强调了国际标准化的紧迫性、战略思想和目标,制定了针对多个领域的工作措施,包括国际标准草案制定、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参与国际标准环境等。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不断加深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扩大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影响力,争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并努力将本国标准和欧洲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外国企业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为培养标准化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大型企业提出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同步发展。高度重视技术发展,积极吸收来自全球的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注重标准化工作,尤其是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由于发达国家一直承担着重要职务,控制着国际标准化组织各层级的领导工作,上到ISO、ITU 等高层领导、各技术委员的主席/秘书,下到各工作组召集人。这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的国际标准化人才。目前美国活跃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专家有1000 多名,日本则以非常高的条件要求,培养选拔了200 名国际标准化专家。

2.2 我国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

“师傅带徒”培养模式。原有的标准化人员作为“师傅”通过“传帮带”来培养标准化人员。目前我国航天企业以及其他大部分的国企事业单位都采取这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时间长、数量少,而且普遍质量不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校培养。高校标准化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90 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对标准化工程师培养进行探索。到2010 年教育部才将标准化专业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科中,命名为“标准化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中国计量大学在内的几所高校开展标准化课程,也有一些院校开设了标准化硕士培养,但这还远远不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质量也无法保证,并且从事标准化教育的教授、导师更是凤毛麟角,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标准化人才的需求。

在职培训。即中央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协会以及中介培训机构等对在职的标准化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教育。但这种“零散性”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且并无统一的人才培训规划、教材和具体培训实施方案。

笔者认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a)国家重视不够。国际标准发展是整个国家共同努力的课题,是政府、企业和协会的共同任务,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有关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制度和配套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以国家为主,行业为辅,企业大力推进。

b)人才选秀难。一方面,一项国际标准的制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立项到发布往往需要3 到5 年的时间。企业参加国际标准活动,由于无法短期内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导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意愿不强,重视程度不够,严重阻碍了标准化相关工作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人才向上输送存在困难。例如,在国标委选拔人才向ISO 输送时,可能仅限于本行业技术归口单位或系统内相关单位,其他单位有能力的专家不具备选拔资格,导致选拔的范围和质量受限。

c)教育体制不到位。国际标准化工作对从业者要求更加严格,还需要具备理论、技术和语言能力。目前,无论是高校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传统的“师父带徒”都几乎没有关于国际标准的培训,这就导致我国国际标准化人员无法系统性、全面性地学习标准化知识,只能通过工作逐渐积累。

3 完善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

3.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层面的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标准化事业的投入,发挥政府主导性,尽快实施和推进标准化战略,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形成从地方、行业到国家的各级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标准化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中外人才交流渠道和平台,使我国标准化人员有机会参与国际标准活动中,真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2]。

3.2 建立科学的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教育是培养标准化人员的有效途径[3]。在高校积极开展标准化专业课程,可以参照国外MOT 课程体系,在我国某些高校开展MOT 专业课程试点教育。另外,可以在高校设立标准化工程第二学位,来培养标准化人才。标准化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还要培养具备商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我国标准化教育站在国际高度上,高校教育必不可少。

3.3 建立国际标准重点人才培养制度

在行业内选拨优秀标准化青年专家,有组织地持续培养及重点跟进。初期阶段教授国标准化现状、ISO/IEC 导则、国际标准起草、技术写作、谈判技巧及领导力、外交礼仪及常用英语的使用等基本内容;后期选派一批青年专家参加国际会议,熟悉国际上的各项规则,与国外专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培育一批年轻的ISO、IEC、ITU 等国际标准化机构任职人才及国际标准化、合格评定专业人才,为国际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4 保障经费,建立国际标准化人才激励机制

建议上级管理部门加大国际标准经费支持力度,包括国际标准制修订、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及投票、参加国际标准会议等方面,确保国际标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推动将国际标准化工作业绩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从而激励更多科研技术人员投入国际标准化工作中[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影响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优秀的国际标准化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教育体系中缺乏标准化类专业课程,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导致我国目前标准化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素质的国际标准化人才,这也直接制约了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培养标准化人才成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的任务,需要政府、学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为我国国际标准化事业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航天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逐梦航天日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