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田玉的鉴别技巧
2020-03-03高原
高 原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由于和田玉质地细腻,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匀,柔和如脂,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十分高雅。而且和田玉非常坚韧,抗压能力可以超过钢铁。如果加上精巧的雕琢,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但是我们很多的消费者并不精通辨识和田玉的方法,尤其在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更是深不可测。因此,在入场前学习一些简单实用的鉴别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辨识和田玉的好坏与真伪,识别及鉴赏的能力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既简单又实用的鉴别方法。
一、看光泽、颜色、透明度
和田玉的光泽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之间,非常柔和,不强不弱,给人以滋润感,非常令人赏心悦目,可以称之为和田玉的光泽。
和田玉的颜色较为丰富,有白色、青色、黄色、绿色、黑色五种基本色调。常见的有羊脂白、白色、灰白、由浅至深的灰白色、灰绿色、绿色、黄色、灰色、黑色、黄褐色、褐红色等。
和田玉还有一个很主要的特征,就是呈半透明状。专家通过测试表明,两毫米厚度的和田玉均是半透明到不透明。而我们通过肉眼在手电筒光下观察的话,基本都是微透光的,而体积较小的则大多都是半透光的。
从总体情况看,和田玉比其他玉石的“油”性强,这是鉴别和田玉的一个重点。这里所谓的“油性”,并不是真的有油,而是指和田玉达到一定的密度,质地的细腻程度,看上去有由内而外冒着油的感觉,而这也是和田玉特有的特征。一块上好的和田玉,不管是什么颜色,只要它的结构足够细,油润度足够,且干净,就是玉中的上品。
二、拿在手里感觉重量和热度
《无相佛》
和田玉的相对密度达2.93至3.13 ,比一般玉石的密度要大一些,把“和田玉”拿在手里有一种压手感。而其他石英类的则比较轻飘。
和田玉的导热性强,能迅速地传送热量。当用手触摸和田玉时, 会有冰凉的感觉,不过因为和田玉能迅速地将手上的热量传开,当你把玩片刻之后,它的温度就迅速接近体温,在手里有一种温热、油润之感。这也是很多收藏家喜欢把玩和田玉的原因之一。
三、用小刀刻划测试硬度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硬度大的玉石,抛光性好, 通过抛光能使玉器发亮,也便于保存。和田玉的莫氏硬度(莫氏硬度是表示矿物硬度的一种标准)一般在6.5至7之间,比一般玉石的硬度要大一些。用小钢刀刻划和田玉,玉体并无损伤。很多初入门的爱好者,都喜欢随身带一小节小锯条(钢制的)在购买和田玉吃不准时,经过商家的同意在不起眼的地方用小锯条用力划试,玉体表面会出现几条淡淡灰线,用手轻易就擦拭干净了,而玉本身并无损伤;反之则会在受体上留下深深地划痕。(注意: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这种方法只有在商家同意,且没有更好地鉴别手段时方可使用)
四、使用荧光手电筒辨别皮色真伪
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和田玉,有不同的色调,不同色调的和田玉在同一光线下表现也有所不同,购买时最好选用自然光,在日光强烈的情况下,应避开日光直射,在室内则选用普通的日光灯。
对于籽料皮色的鉴定,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准备一支看和田玉专用带荧光的手电筒。既可以看和田玉的密度结构,还可以简单分辨籽料皮色的真假,因为二次染色的皮子大多都用氧化铁等化学成分染色而成,在紫光下可见红外光谱,有荧光闪烁。还有部分不良商家,为提高价格制作嫁接产品,俏色部分用胶粘贴。肉眼根本无法辨别,但在荧光下却可呈现清晰的荧光带,所以这也是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办法。
结合以上实用技巧,这里有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在行业中浸淫已久,对自己的鉴别能力极度自信,所以有一段时间,出门采购时便逐渐养成了不带工具的毛病,只靠眼观手拿,结果2012年就结结实实地走了一回眼。当时,恰逢周六的集市,不夸张地说真是人山人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和田玉爱好者、有来自周围各村各县的商贩、赶集的老乡,有卖吃喝的,有卖生活用品的。当然最多的还是卖玉的商贩。在路的两旁摆满了摊位,有的用三轮车的车厢,有的支起一个木板,有的干脆在地上铺块单子,把大大小小、各种颜色、或好或差、或真或假的和田玉或直接摆在上面,或拿个洗衣盆泡在水里(这种俗称水盆料)供大家挑选,同时还有很多小年轻、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两块或大或小、或好或差的和田玉逢人就伸手过来给你看,你可以拿起来看看好坏,如果不上眼直接放回去就好了。我们一行人就在人群中穿梭者,一路看着,寻着自己喜欢的宝贝,突然地一个麻皮白肉的籽料就跳入我的眼帘,是一个小年轻手里拿的,我拿过来仔细地看了看(这是在中午的阳光下),感觉东西很不错,形状、大小、白度、润度都很好,于是开口询价,小伙子一开口就是两万块,我当然不会被他吓到了,不动声色地放了回去,随口说三千块,多一分都不要。于是继续往前走,心里还在想,他要追过来最多加到八千块,谁想我还没走出三步呢,人家就说好好好,急着等钱用就卖了。我心里一喜(捡漏心理)盘算着回家做个观音应该很适合,又拿起来仔细看了看(没带工具,没试硬度),确定自己捡到漏了,就把钱付了,心里还喜滋滋的。回到宾馆,大家都在展示自己的收获,我也不例外,拿出一堆战利品和同行的伙伴们交流着,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时候在室内这种不太强烈的光线下,我突然对那块捡漏料,产生了不自然的感觉,总觉得哪里不太正常,于是又拿起来看,颜色、透明度都没问题,于是在手里掂了掂(当时只想着捡漏了,没注意这个环节),感觉压手感差了那么点。赶紧借了一把小锯条试下硬度,这一试,我的心便沉了下去,上面妥妥的一条划痕,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一块高仿的合成料,表面看几乎没有缺点,却是一块如假包换的假货。真是一点也大意不得啊,没想到我这所谓的“老江湖”也栽跟头了,现实版的花钱买经验。这块假料,我至今都摆在店铺最显眼的地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切不可盲目自信。有很多客人都像我一样,一眼就能看中,想要,我都会直接告诉他们这个故事,让他们和我一样多一点细心。今天也把这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看到文章的您在爱好和田玉的收藏之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少损失一些“学费”。
关于和田玉的辨识,最科学的就是到专业机构去上仪器检测,那是最有说服力的。但是在不具备条件的时候,以上方法不失为简单实用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