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先手棋”

2020-03-02任婧

新长征 2020年2期
关键词:服务业农业

任婧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作为做好“六稳”工作的首要任务,强调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稳增长必须发挥产业的“顶梁柱”作用。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重,根本原因是产业发展滞后造成的。基于此,随后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对我省2020年产业发展进行了周密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部署,必须下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先手棋”。

一、现阶段我省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产业结构层次总体偏低。一是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2018年,我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9.8%,比全国平均水平(52.2%)低2.4个百分点。二是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缓慢。截至2018年,我省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降到了7.7%,但仍有490万左右人口滞留在第一产业,这与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发展趋势极不相配。三是产业规模偏小。2018年,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我省仅有两家企业上榜,分别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500强榜单中分别排名第32名和第405名。从反映规模的企业平均现价产值、企业平均实现销售收入、企业平均实现利润等主要指标看,我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结构调整缓慢。近年来,尽管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业产业结构得到相应改善,但农业资本投入相对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迟缓,现代化程度较低。一是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在农业种植领域,我省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2018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560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23.15万公顷,占比达75.6%,稻谷83.97万公顷,占比15%。二是缺少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截至2017年,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公共品牌产品总数1758个,仅占全国总数的0.14%。三是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在2018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中,我省有10家企业入选,仅占2%。四是农业投入效益差,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

工业内部结构持续失衡。我省“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问题由来已久。目前,我省重工业所占比重仍超过65%,而且近些年还出现了重工业增速显著高于轻工业的状况。2018年,我省轻工业仅增长0.3%,重工业却增长了6.1%,造成我省工业资源消耗过大,成本偏高,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特征仍在加深。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相对缓慢,比重较低,无法成为主导力量。2018年,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7.1%;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却达22.1%。在装备制造业方面,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许多产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仍然“受制于人”。

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我省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而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和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导致竞争力偏低。201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我省仅有2家,依次是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排在238名和283名,占比仅为0.4%。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全国有352家,我省仅有2家,占比仅为0.5%。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省的工业化发展虽然已经进入中期阶段,但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投入的不足,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进程。2017年全国R&D投入17606.1亿元,投入强度为2.13%。同年我省R&D经费支出仅为128亿元,投入强度仅为0.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7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造成我省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趋同严重,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过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产品竞争力低的局面。

二、下好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先手棋”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高质量促进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是项目建设。没有好的项目就没有好的产业,就失去了振兴发展的引擎。我省提出的“三早”“三抓”行动,核心是抓项目建设。应当按照“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高第三产业”的原则,干一年、谋五年、看十年,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谋划项目,围绕重要领域谋划具有引领性、带动性、可培育的大项目,重点谋划与我省支柱产业能够形成梯队、延伸产业链条的好项目;按照“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立足各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明确项目实施落地;深化“只跑一次”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完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完善项目建设保障支持体系。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优化第一产业。一是以确保农业有效供给为核心,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以确保农民增加收入为核心,构建“全链条、大循环、高效益”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农产品营销体系,巩固农产品加工的支柱产业地位。三是以确保农村生态安全为核心,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生态环保以及绿色生产等领域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放大“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效应。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使贫困地区脱贫具有可持续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第二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为支撑,以民间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用长效投入支撑有效创新。二是按照“三去一降一补”要求,通过市场化手段消解重化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同时做好轻工业“补短板”工作,力争在与其他省市的轻工业“错位发展”中取得突破。三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粤港澳大灣区等国家战略为契机,深化我省与沿线国家、节点省市的经济合作,提升我省制造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能力。四是在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变革升级第三产业,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企业中分离出来,通过对分离出来的企业进行培育、整合,推动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二是推进传统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传统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餐饮住宿、家庭服务等行业连锁化经营,推动连锁经营模式从零售领域向生活服务业领域扩展。三是适应社会结构变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重点发展健康养老、医疗、体育、婴幼儿教育、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构筑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优势。一是加快培养创业型、创新型企业家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二是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培训工程”,强化培养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材料工程、机械电子等应用型人才,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工匠”基础。三是建立完善产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四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用待遇留住和引进优秀人才力度。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服务业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