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农业文化资源再认识研究

2020-03-02杨名邱志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再设计再认识乡村振兴

杨名 邱志涛

摘 要:文章以利用设计为乡村赋能的创意思维模式与方法研究为目标,找寻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农业文化资源创新应用的意义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遵循“再认识—再活用—再设计”的逻辑脉络,最终建立湖南农业文化资源的活态应用体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湖南地区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文化资源;再认识;再设计

湖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农业产业链规模在许多市县初具雏形,但随着湖南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文化资源创新利用推广方式存在欠缺。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湖南农业文化资源再认识与再设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振兴就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以先进发展理念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理论规划与实践层面的科学指引,持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支持农业转型升级,在政策的指引下为农业文化资源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农业文化资源的认识与意义

农业文化资源是指在农业生产与劳动中提炼出的能够被开发和充分利用的各种具有价值的资源,包括生产文化、民俗风情、历史遗迹、传统工艺等众多方面。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资源备受重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同济大学娄永琪在“新三农、大设计”中提出通过艺术设计手段激活农业文化,再造魅力乡村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充分体现设计对于农业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一)学术新生意义

融合经济学、人类学、管理学、品牌学、民俗学等知识,最终通过设计学方法与理论探究对湖南农业文化资源展开综合研究,坚持创意性发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策略,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做好传承与创新工作。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农业文化资源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最终建立“设计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学术研究体系,为湖南农业文化资源创新设计与持续利用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二)社会创生意义

采取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方式,积极参与各地文化对话互动。采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方法,吸收借鉴其他地区优秀文明成果,对湖南当地的农业文化资源深度挖掘,通过创造性设计手法,激活社会发展动力,促进农业文化资源不断升级。充分利用与开发湖南当地文化资源,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农产品,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产业共生意义

随着市场化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当代农业文化资源打破传统农业文化的限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区域经济腾飞的内生驱动力。以政府领导与市场协调机制为导向,实施全面统筹规划、形成合力的方针,支持和引领社会力量的注入,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传统农业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通过匠人与匠人以及匠人与其他人之间的长期互动,形成产业与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纽带,最终形成分散联动型产业共生模式。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文化资源再设计的作用

乡村产业的振兴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的基础,其中来自政府的战略纲领和方向指引是各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调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打破农业生产中直接产出价值的固化思维,利用设计驱动农业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设计发掘和放大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价值,对接城乡需求,将农业文化资源通过再设计体现其价值,为新农村发展赋予新的能量。

三、湖南农业文化资源创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口分布方面。湖南省户籍人口数(表1)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来,农村人口向市镇迁移数量呈现递增趋势,大量年轻有文化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也间接造成了当地劳动力资源缺乏,部分耕地闲置,农作物生产数量减少,农业文化发展道路受阻。

二是文化产业方面。在湖南中部地区,长沙、湘潭、株洲等地区形成了一部分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但其他地区存在农业文化产业化利用率低的现象。首先,在湖南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结构较为复杂,部分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不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对农业产业资源的创新和推动作用,对现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有较大冲击。其次,湖南农村基础设施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农业资源管理和农业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冲击力不够支撑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现阶段所挖掘出来的文化并不能够满足农业文化产业创建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文化传播的可持续能力不强。最后,农村创意产业的生产和管理转化技术与供求方的对接能力不够,与城市接轨能力不强,导致农村创意产品不能适应城市消费人群,农业产业资源发展迟缓。

三是学术研究方面。截至2020年10月底,在中国知网以“湖南农业资源”为主题搜索,显示109条结果,除去与文章不相关的文献,共有论文67篇。根据文献和资料研究发现,首先,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学、地理学、有机化学等诸多学科,在艺术学等其他学科应用方面其有效利用程度不足。其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农业文化资源的调查记录、设计转化、活态应用方面有待加强。最后,研究方法以文献调查研究为依据的数据居多,以深入当地实际调研通过分析调查得出数据的研究相对较少。

四、农业文化价值重塑的策略

(一)重新认识:农业文化的可视化

以湖南地區为项目落实地,以农业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调查农业文化资源的主要构成形态,全面收集农业文化资源基础信息,然后采用KJ法与数量化分析湖南农业文化资源的综合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农业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运用设计学相关原理知识结合国内外有关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打造系统化理论体系,将湖南地区农业文化资源进行可视化呈现,为其他地区带去成功经验与方法,最终助力当地村民形成内生驱动力,从而形成自主引导式创新农业文化资源的模式。

(二)再次活用:农业文化的产品化

农产品作为农业发展的母体,具有增收致富的经济意义,引领湖南当地文化与乡土社会的发展,加强对农产品包装的重视。农业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为农产品包装设计注入新生活力,让消费者通过包装感受到农产品的民族文化气息和生态理念内涵,这是设计界的一个持续而常新的命题。

首先,通过整合农业文化资源,以图表设计、插画绘制、海报设计、视频剪辑、App设计、网页展示等可视化的手段将湖南地区的农业文化资源充分展现,最终以农产品包装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其次,以制作绘本、设计动画的形式活用湖南当地农业文化资源,通过设计教材宣传当地形象,开发周边衍生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一系列具有当地农业文化代表性的艺术产品。

(三)再度创造:农业文化的品牌化

在鄉村振兴战略支持下,迎合时代浪潮抓住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形势,抓住促进湖南当地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再设计推广当地优质农产品,服务广大群众。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是传播农业文化,展现农产品优势的最佳途径。通过农业集约生产的组织方式进行品牌推广,达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之间相互契合的效果。通过开拓品牌进而达到品牌市场化效应,提升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产品高效生产,开拓有优势、有特色的农业文化产业项目,最终使得当地的农业文化得到有效宣传。

利用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外界进行农产品品牌宣传,分享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的制作和使用过程,通过多专业、多平台之间的交流,分享农业文化资源的生存之道。通过对农业文化资源的品牌化创意性挖掘与创新性整合,凝练并依托优秀农业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五、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过程,坚持田野调查与综合设计并重,挖掘记录与设计应用并举,案例研究与策略抽取并行的方法,坚持文化自觉与经济转化共生,活态传承与推广应用共存,传统继承与设计创新共融的理念,坚持政府与当地居民上下结合协同共进,地区内部与地区外部统筹协调联动发展,政府宏观领导和区域内生动力齐头并进的方式,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业文化资源转化落地方案,培养一批能够活用农业文化资源的当地群众,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用设计思维激发新动力,将湖南农业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带动当地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娄永琪.“新三农、大设计:第五届全国社区互助农业大会”主题演讲[C]//设计学研究·2015.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罗必良,李大胜,王玉蓉.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4]黄力.中央关于农业的六个“一号文件”[J].农资科技,2004(3).

[5]冯居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品牌推广体系构建路径[J].乡村科技,2019(10).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再设计再认识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老字号,新活力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中国小说史略》对《水浒传》的分类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