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途径研究

2020-03-02杨硕东肖海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师资力量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

杨硕东 肖海文

摘  要:随着双创浪潮在全国各行各业的蔓延与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也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力度,且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大势。因此,研究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明确教学定位与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中不断得到创新,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工匠精神融合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断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进度以及加强工匠精神师资力量建设,营造工匠精神认可氛围、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教学定位  师资力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b)-0192-03

Abstract: With the spread and promotion of the wav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pirit of craftsman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refore, studying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in the main problems, clear spirit teaching orient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ampus culture innovation constantly, really fused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pirit in the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progres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aftsman spiritual teachers create a craftsman spiritual recognition atmosphere, cultivating spiri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Craftsman's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orientation; Faculty

從现如今的教育发展局势来看,全国各地高职院校越渐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加上双创热潮的演变,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中的热点名词。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合二为一,形成一种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难题。众所周知,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大量优质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工匠精神的培育尤为关键。只有将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真正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融为一体,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真正推动中国制造逐渐进步为中国创造,迎来我国综合国力的稳健增长。

1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办学定位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协调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的现象,导致这些高职院校往往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对于一些较为热门的专业争先恐后的开设,导致高职院校原本存在的经费不足现象暴露出来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更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具备特色、有质量的专业在招生数量上明显锐减,甚至还有许多高职院校趋向于专升本教育,导致原有的办学定位明显存在不明确的现象。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高职院校的功利化思想十分浓郁,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根本很难将工匠精神与之融为一体,在办学定位与工匠精神的培育明显存在不协调的现象[1]。

1.2 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正因为这些高职院校在现阶段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高职院校普遍出现一系列热门专业。拿人工智能或大数据来讲,这些专业的开设需要一系列先进、充足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备。但由于这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导致实际的热门专业即使得以开展也没有足够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教师明显在教学任务上存在钻研不足、质量不够的问题,很多教师甚至精力全部放在教学任务中,根本没有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视之为主要任务,导致这些高职院校难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1.3 评价体系缺乏工匠精神指标、校企合作力度不足

在当下时代中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中推动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为国家在校企合作中提供优质的技能型人才,既推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又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缺乏基本的工匠精神指标,既没有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也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从上而下没有过多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导致在校企合作中的力度明显不足。工匠精神一般多以简单的宣传为主,校企合作更是以简单的演讲、座谈会为主,没有从实际技能实践的角度推动校企合作。

2  “双创”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分析

2.1 明确基本办学定位,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就业导向属于高职院校办学特点之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产业在其中得到了迅猛发展。而高职院校更应该需要结合当地地方产业的发展开设符合地域经济条件的专业课程,使高职院校教育具备地方特色化。这样一来,在高职院校教育的开展中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2]。而校园文化的构建是每所院校理应重视的工作,正所謂人无德而不立,立德树人早已成为教育的一大方针。尤其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培养技能型人才已经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首要目标,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越渐吃香,在这个时代中在适应中深发展、在理想中顽强拼搏,这种品行的塑造离不开高职院校的良好教育。因此,在构建校园文化中高职院校需要密切结合工匠精神,让学生利用文化墙、展会等形式观摩大国工匠风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利用工匠精神文化陶冶自己,引起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情感共鸣,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塑造基本的目标与动力,使之在不断进步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

2.2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是每所院校应重视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当下时代中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早已成为时代性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与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这些极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实际实习以及教学评价中得以渗透基本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拿专业课教学来讲,教师需要在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评价环节紧密地结合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的工匠精神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另外,在教学方式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设备、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先进的技术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同时多加注重开展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实践竞争中应用所学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在技能大赛的评价中需要重点考察学生技能水平以外还要注重是否符合工匠精神的竞争要求,以此不断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重视感[3]。

2.3  完善师资力量建设,加强高校教育管理质量

在推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质量中需要高职院校完善现有的师资力量,从当地地方产业特色中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教师团队。在结合当地地方特色专业的教师团队培养中要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工匠精神培育,试问,一个连工匠精神都不具备的教师又如何指望他能为学生培育工匠精神呢?因此,高职院校要定期加强教师团队的培养,同时指派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锻炼,帮助学生一并提高实践经验,促进职业经验的有效提升。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使众多教师有机会为学生一展职业风采,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使教师为学生树立基本的工匠精神楷模。这样一来对加强高校教育管理质量而言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3  结语

总之,工匠精神的培养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标志,而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在为社会输送人才中肩负着十分庄严的使命。对此,探讨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才华,欧国成.“双创”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途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8(2):13-16.

[2] 张君第,焦胜军.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2):65-68.

[3] 熊云惠.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

[4] 李海洲.基于跨界理念培养高职金融“工匠”—高职院校培养金融人才途径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0):14-16.

[5] 谭璐.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8,231(9):102-106,164.

[6] 桑韵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师资力量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