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阳市民营企业要素成本管理浅析

2020-03-02辜玉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

辜玉仙

【摘  要】绵阳市作为中国科技城、西部现代化强市,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目前整个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民营经济面临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研发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企业相应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论文调查绵阳市民营企业要素成本现状,摸清其发展困境,剖析民营企业要素成本相关问题,从政府、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对策。

【Abstract】As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and a strong modern city in western China, Mianyang's private economy has become the main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iscal revenue. However, under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the overall economic slowdown, the private economy is fac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rapidly rising factor costs, insuffici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fit space of enterprise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ctor cos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Mianyang City, finds out its development dilemma, analyzes related problems of factor cos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level.

【关键词】民营企业;要素成本;管理

【Keywords】private enterprises; element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3;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2-0013-02

1 引言

民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绵阳市出台“民营经济33条”同时被细化分解成161条具体措施,各部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督考核、加强政策落实等方面入手,为民营企业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之路提供保障措施。

2 绵阳市民营企业要素成本现状

2020年课题组走访了绵阳辖区的多家企业。走访的企业中,根据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推行,民营企业增值税负明显下降,“民营经济33条”的实施,企业的经营成本费用有所降低,筹资较以前方便快捷。但人工、环保、内部管理成本等依然不断上升。这就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政府的制度创新带动企业创新,同时企业抓好内部成本管理两方面形成降本合力,发挥优势。

2.1 人工成本方面问题

通过走访发现随着我国人口发展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价格逐渐上涨,使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同时消费结构的升级,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绵阳区位优势相对较弱,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受限。高科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依然突出。

企业的人工绩效考核指标单一。考核指标比较集中于传统生产量、销售量等,忽略了员工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性不高。绩效考核工作不够完善,缺乏与员工的有效沟通,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来针对性地进行人工成本管控。

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比较弱,在进行员工激励时,常常通过传统的物质激励来实现,激励的方式过于单一。可将适度的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机会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手段的协同作用,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经营模式。

2.2 环保成本增高问题

在调研的企业中,企业环保成本的不断上升,也是造成企业要素成本上升的一项关键因素。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需要对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而产生各种成本费用。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问题,保护环境,但企业的环保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企业整个要素成本上升。

很多企业仅仅只对污染严重的某个阶段进行管控,并没有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环保成本控制。企业没有考虑到往往事后处理成本是最高的。如果企业环保成本控制体系完整,做好事前预防管控工作,过程控制,事后处理,环保成本会成倍降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企业内部成本管控问题

在对民营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的内部成本管控整体水平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变化,单纯依赖财务控制已难以应对市场风险,企业须加强整个内部管控。在民营企业的思维里,成本管控主要是财务团队的职责,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成本管控的原因。

3 建议应对策略

3.1 政府协助引进科技人才,企业加强绩效考核,改善员工激励机制

面对日益不断上涨的劳动力价格,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对于民营企业,有很多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核心科技人才,一直在自我的管理圈子中挣扎。政府部门引导企业进行科技人才引进,进行技术革新,真正从原始的高成本作业走向科技强企的道路,让企业的人工成本在前期高位逐步走向与高收入匹配。这样既增强企业的高科技含量,又提高企业单价收入。因为引用高新技术人才,高端人才成本肯定会上升,同时由于技术的创新可以节约其他人工成本,正负相抵后,人工成本上升比率不大。要想摆脱企业高人工成本,通过企业人力资源换血,更新技术,达到企业新平衡。

企业制定科学的员工考核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企业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给予员工奖惩,员工自身利益与考核结果直接相关,依据评估结果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改进,从而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企业管理者在完善绩效考核指标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与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更加充分了解绩效考核的相关计划及内容。员工对于绩效考核认可程度的提高,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人工成本管控效率。

企业针对人才激励方式须形成差异化,不同员工或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员工的激励要因人而异。尤其企业高科技人才要做到激励手段的差异化和多样性,以求激励效果最佳。

政府对引进的人才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讓科技人员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让企业和人才都得到实惠,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3.2 政府加大支持环保力度,企业加强环保成本管控

①建立完善配套的政府环保体系政策。从涉及环保要求的新建项目的审批立项投资等审批环节,都进行区域规划,形成规模效应,这样环境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企业也只需交纳一定的环保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环保成本支出。政府从源头抓起,促使企业加强环保意识,建立项目的环保工艺流程的规范管理制度,以利于节约环保成本。②企业对环保成本的管控,首先要了解国家政策,提高重视程度。其次企业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降低能耗、清洁排放。如果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实行以绿色为基础、在生产阶段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坚持绿色理念、遵守绿色法则等,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自身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双均衡。

3.3 改变企业的思维模式,引进专家,结对子帮扶企业

①政府引导企业与专家结对子服务。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优势,政府部门加大各项政策宣传力度,同时不放松企业内部管理的督促。很多企业内部成本管控不利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政府可以组织相应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对企业开展成本管控讲座,通过讲座让企业树立内部成本管控意识,掌握成本管控方法,让部分企业与专家进行一对一结对子服务,让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指导民营企业的成本管控,形成成本管控内部力量。②从民营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出发。通过企业日常会议及管理要求出发,发现企业中要素成本管控问题是来自财务还是来自高层管理或整个企业经营过程,据此制订不同的成本管控方法和制度。当前企业共同的问题是高层管理者的意识,财务须加强成本管控,没有看到真正的要素成本控制是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部门全力配合。财务作为主要牵头人员,制定要素成本控制制度,根据不同的企业制订不同的成本控制流程,达到因地制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③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重点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建设,加大员工成本意识培养,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成本费用预算、分析和考核管理等。企业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改善,让企业内部成本管控发挥效力。

4 结语

通过绵阳市政府大力协作,引进人才,组织企业主转变思维,政府降电力成本、降税费,减免人工社保等政策。外部着力科技创新,内部加强成本管控,发展企业自身内动力,政企结合,形成一套跟踪、监督、反馈、改进的成本管理模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军.要素成本、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J].证券市场导报,2019(11):24-31.

【2】冯毅萍等.面向智能制造的多要素生产成本建模方法[J].化工学报,2020(1):1-13.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