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地图数据融合的地名地址更新普查
2020-03-02王良民郭向前
王良民 郭向前
摘 要:地名地址数据是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结构化描述与标识,是数据融合中的关键步骤。随着天地图数据融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针对天地图数据融合中的地名地址调查的要求有了更加明晰的理解,本文从地名地址的总体要求和技术路线以及外业采集和数据处理进行了论述,对于做好天地图数据融合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POI 地名 地址 数据融合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8(a)-0024-03
Abstract: Place name and address dat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eospatial framework database. It is a structural descri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lace name and address information, and a key step in data fusion.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ata fusion of skymap, we have a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quirements of place name and address survey in the data fusion of skymap.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route of place name and address, field collec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ata fusion of skymap.
Key Words: POI; Place name; Address; Data fusion
1 概述
天地图是由国家、省、市(县)三级节点构成的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随着天地图应用的日益广泛与深入,采用“超链接”和“服务聚合”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跨省(市)域、跨层级(国家、省、市)的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查询、专题信息挂接、综合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为此,开展数据融合。
2 总体要求
地名地址数据从逻辑上分为地名、地址和兴趣点三部分。地名包括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自然地名包括水系、山峰、海岛等地名,人文地名包括行政区域、交通、水利附属设施、单位名称等地名。地址是由主管部门确定的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描述的地理实体的位置,主要为规范化的门(楼)址信息。兴趣点主要为分类中所包含的各类公众感兴趣的信息。
地名地址数据更新普查主要是基于天地图兴趣点及地名办的地名地址数据,结合地名办门牌地址成果及1:500地形图,通过对多种数据成果进行预处理,借助GIS技术,以道路为界形成片区,提取一些重要的地标点及公共单位将其叠加在0.2m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上,对测区内所有地块进行全外业更新调查,并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赋予相关属性;内业整理综合修正和质量检查,最后将合格的数据成果进行提交并归档。
3 数据预处理
对1∶500地形图进行预处理,首先以路、河等自然界线为参考划分作业片区,然后保留房屋线、道路边线、道路中心线、水系线、围墙、栅栏等图层,其余数据删除,然后套合DOM数据, 最后将内业整合好的数据:1:500地形图、POI数据、地名地址数据按照采集系统内部的数据库类型进行整理。
4 POI数据
兴趣点主要为各类公众感兴趣的信息。结合原始天地图POI数据,实地通过门牌、招牌、广告牌、宣传牌、引导牌等能判定工商户、单位、设施等兴趣点内容更新采集。
4.1 兴趣点采集
兴趣点大致分为沿街商铺类兴趣点、大厦写字楼类兴趣点和独立院落类兴趣点。原则上在兴趣点分类编码里能找到的对应类别的兴趣点要素都需要采集, 兴趣点分类与1︰500/1︰2000基础测绘相同不必重复采集。
(1)商铺类的兴趣点只采集街道两边挂有正式店铺门牌的固定商铺,未挂有正式店铺门牌的商铺不采集,大型商城只采集沿街商铺,内部商铺信息不做记录,但外挂招牌信息应采集。针对某种特定行业商品经营的开放式市场、商城(如建材市场、汽车城等)内部不逐一進行采集,只采集各出入口情况即可;(2)写字楼、大厦内兴趣点可采集大厅的企业列表清单,无须上楼逐个详查;同一建筑有多个信息点,采集外挂招牌信息,内部详细信息不做详查;(3)独立院落类兴趣点,具有多个门的大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宾馆酒店、住宅小区等,点位标注在标志性建筑概略中心位置;(4)正在建设中的兴趣点,能明确名称的尽量采集。
4.2 兴趣点的名称要求
兴趣点名称须规范,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商铺以挂牌名为准。
在实际外业采集过程中有很多特殊情况发生,此时按照以下说明处理:(1)彩票销售点、营业厅等网点或分店等情况须将网点号/分店节点名称采集到名称里。(2)对于没有具体名称的兴趣点如厕所、报刊亭等,若没有具体名称则按照通用的名称统一命名。厕所名称统一规定为“公共厕所”,报刊亭名称统一规定为“报刊亭”,治安岗亭名称统一规定为“治安岗亭”,垃圾分类投放点统一规定为“垃圾分类投放点”。
4.3 兴趣点地址信息要求
原则上尽量采集每个兴趣点的地址信息,且能在地址点层里找到相应的地址信息,如果在地址表里找不到兴趣点对应的地址信息,可以采用其所在的目标进行描述。确定不能收集地址信息的,可以为空,但空间位置必须正确。如果一个兴趣点占用多个地址的,须将每个地址记录在兴趣点表里的地址信息栏里。
4.4 兴趣点照片拍摄要求
兴趣点照片拍摄要求:照片漏拍的数据不能超过区块内兴趣点总数的5%,对于有多个牌匾的单位,一张照片可以拍清楚的不必拍多张。
兴趣点照片尽量正面、全貌、清晰。一张照片不能满足其正面全貌的兴趣点可采用一定的侧角去拍摄其全貌照片,必要时须拍摄多张照片。
对于大厦写字楼类型的兴趣点,除了拍摄大楼主体的照片之外,还需拍摄大厅的企业列表清单。
5 地址数据
地址信息为门楼址信息,主要来源于地名办所制定的地址标牌,还包括小区的楼栋信息。遇到使用街巷名和小区名描述均可得情况下,街巷名优先于小区名;遇到使用门(楼)址和标志物名描述均可得情况下,门(楼)址优先于标志物名。
5.1 地址构成
标准地址采用分段组合的方式描述,由行政区域、基本区域限定物、局部点位置三大类要素构成。
<标准地址>=<行政区域名称>[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局部点位置描述]
<行政区域名称>=<省级>[地市级]<县级>[乡级][行政村级]
<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街>|<巷>|<居住小区>|<自然村>|<地片 >|<开发区 >
<局部点位置描述>=<门(楼)址>
在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中,若存在使用小区名和街巷名描述均可的情況时,街巷名优先于小区名。
5.2 地址元素描述规则
为满足实际需要,地址数据的描述分为四级层次的描述,即政区、开发区/街巷/小区/片区、一级门牌楼址、二级门牌楼址。
在对地址数据进行描述时,“政区”的作用是用来避免第二级地址元素的同名数据,如对“街巷”而言,“政区”的描述程度,应保证“街巷”在该“政区”下只有唯一的一个对象。
对开发区而言,需进行调查,如为县属的开发区,其政区赋到县级,如为乡镇属的工业园区则其政区赋到乡镇级。
5.3 地址数据采集
地址采集到单元,户室可不进行采集。
地址成片未挂牌的,可以不采集。
地址必须是连续的,原则上不能出现跳号的情况。出现地址点跳号时,根据以下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外业采集调查时碰到若未挂门牌址的,必须进行入户调查,若询问户主或者根据四周推算之后还是不能确定的,则可以不采集。
若经入户调查问明出现跳号是因为该户同时有1个以上门址,需在铺面相应位置依实采集所有的门址,空间位置不必重合。
若沿街商户具有多个连续地址,则兴趣点采集一个,地址点仍应采集多个。
如果出现一址多户的情况时,需进行入户调查,明确该址实际所在位置;若确实无法问明的情况下,需采集所有同址点,并在备注栏内分别注明“与编号**地址重复”,且与重复地址相关的每个兴趣点的备注栏都标识相应的信息,并在最终成果提交前核实真实地址点的位置。
如因特殊情况或确实采集不到地址信息,导致地址门牌号出现跳号或漏号情况时,如果是大型企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等造成漏号、多家商铺未挂牌造成的漏号或跳号,可根据首尾号及未漏号的店面估算漏号或跳号店面的门牌号,在备注中注明。
6 结语
地名地址数据是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结构化描述与标识,是数据融合中的关键步骤。带有空间坐标的地名地址数据以坐标点位的方式描述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和属性,以满足各种专题信息空间定位要求,进一步提升联动更新、快速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孟蕾.一种混合式专题地图制作与更新服务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测绘地理信息,2020(1):55-58.
[2] 王冰琰.基于遥感影像的保护区专题地图制作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6.
[3] 唐焕丽.城镇建设管理中的电子地图更新方法及应用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9(6):66-69.
[4] 蔡志.基于便携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的校园街景地图制作与应用[D].广州:广州大学,2019.
[5] 王霏.电子地图要素更新方法研究-以矢量电子地图数据更新为例[J].河南科技,2019(5):55-58.
[6] 王韬,张娜娜,李欢欢,等.基于电子地图兴趣点数据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以绍兴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8(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