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肝脏部分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体会

2020-03-02彭海涛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可行性优势

彭海涛

【摘 要】 目的:分析患者在肝脏部分切除术后的麻醉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实施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50例,就其手术期间医者实施的麻醉措施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医者麻醉管理的心得体会。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麻醉对于肝脏部分切除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 肝脏部分切除术;麻醉管理;优势;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32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276-02

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的手术时间比较长,手术产生的疼痛感剧烈,手术后创伤面积比较大,对于患者后期的恢复比较不利。临床上使用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但是用药量大,患者苏醒时间延长,麻醉效果不佳[1],还有可能出现苏醒后情绪不稳定、躁动等情况,还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本研究展现了针对手术中的不同阶段及患者的不同病情,医者应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4.78±6.77)岁。

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验确诊;(2)经伦理委员会批准;(3)患者自愿入组。

排除标准:(1)患者近期未使用精神类药物;(2)患者无严重的心脏病、无肾功能异常。;(3)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第一:转氨酶升高,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储存不足,或者是低蛋白血症。术中应用凝血酶和氨甲环酸止血很重要,能有效降低肝脏创面的渗血。

第二:术中常需要多次夹毕门静脉切肝,术中需要控制中心静脉压和严格控制输液量,对降低肝创面出血也很重要,一般在肝臟病灶切下以前,只能输入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量,持续应用收缩血管药(去甲肾上腺素或者间羟胺)维持血压正常,保证重要脏器灌注,中心静脉压维持在3~5cmH2O最佳,如果中心静脉压高(假如此时为8cmH2O)可先用硝酸甘油降低中心静脉压至4cmH2O(扩张容量血管),用硝酸甘油后导致血压低可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升血压至正常(主要是收缩阻力血管),并持续泵注去甲肾上腺素或者间羟胺,此时中心静脉压会维持在4cmH2O左右,不会升高到8cmH2O。

第三:如果术中出血过多可按比例输入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

第四:顺利切下肝病灶后,如果不需输血,可快速输入晶体和胶体补充血容量(包括生理需求量+术中出血量+切口蒸发量+麻醉后第三间隙转移量),也可以用动脉血压做标准,补充血容量后的血压在不应用收缩血管药物的情况下,能维持在术前血压的70%~80%左右为好。

第五:术中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按公斤体重常规给予静注快速诱导插管全麻,然后持续泵入瑞芬太尼(包扎伤口时停)、丙泊酚或者右美托咪定0.4ug/kg/h(术毕前半小时停)、气道吸入七氟烷(关腹壁时停)[2]。

第六:术中常规检测氧饱和度、心电监护、行桡动脉穿刺检测动脉血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检测中心静脉压,持续检测气道压、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七氟烷的MAC值、间断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及时纠正酸碱平衡,持续检测口腔鼻咽部的体温。

第七:术后镇痛。术毕前30分钟开始用静脉镇痛泵持续泵入舒芬太尼0.066ug/kg.h+昂丹司琼6ug/kg/h,15分钟可自控调节一次:0.017ug/kg,不疼不加,一般持续镇痛3天。

2 结果

此种办法术中出血少,麻醉平稳、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速,病人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另外还有术中出血少便于手术医生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

3 讨论

肝脏部分切除会对患者造成大面积的创伤,术后恢复比较困难。肝脏切除患者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导致患者的代谢异常。转氨酶的升高,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的身体代谢出现紊乱。因此,在患者的手术过程当中,要选择良好的麻醉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治疗当中的痛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获得比较理想的恢复状况,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院研究出一套比较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提高麻醉的效果[3]。

本研究主要讨论患者在肝脏部分切除术当中的麻醉体会。患者的肝功能存在异常,导致凝血功能,手术当中运用凝血酶和氨甲环酸对患者进行止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凝血因子,防止患者手术切除创面的渗血过多。在手术当中控制中心静脉压和输液量,也可以降低患者的创面出血,一般只需要维持基本的生理需求量。手术当中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和顺阿曲库铵按照患者的体重公斤进行静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在泵入瑞芬太尼,直到包扎伤口。手术完成前半个小时停止静脉泵注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停止吸入七氟烷。传统的麻醉方式起效比较慢,麻醉效果不彻底,并且患者术后苏醒比较慢,对患者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4]。丙泊酚麻醉起效快,可以对患者进行充分的镇静,清除半衰期短、苏醒完全;瑞芬太尼是一种μ受体激动剂,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主要经血液和组织当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不依赖肝肾的代谢,起效快、消除快,不会造成蓄积;顺阿曲库铵的代谢也不依赖肝肾功能,代谢的产物没有肌松的作用,并且不会释放组胺。在麻醉的过程当中选择这些药物可以平稳的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术后患者的苏醒比较快,并且苏醒彻底,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还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舒芬太尼可以消除瑞芬太尼停用之后产生的急性疼痛,并且对患者的自主呼吸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让患者能够平稳度过术后的恢复期[5]。

综上所述,我院的麻醉方法对于肝脏部分切除患者的麻醉效果优势明显。通过不同药物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患者进行充分镇静,快速起效,并且患者麻醉后苏醒比较快,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比较好的利用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侨宇, 梁汉生.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的麻醉管理[J]. 重庆医学, 2018, 47(1):125-127.

[2] 朱东阳, 周国斌, 黄静,等. 两种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3):14-16.

[3] 卢想. 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中不同麻醉药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意识恢复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18(1):59-60.

[4] 李淑萍, 赵海燕. 异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肝脏手术患者血糖及乳酸浓度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 2017, 38(5):149-150.

[5] 马熠, 方开云. 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肝硬化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镇痛效果及肝功能水平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65-68.

猜你喜欢

可行性优势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矮的优势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画与话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