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2020-03-02刘亚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性激素治疗效果

刘亚丽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SH、LH及E2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SH、LH及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刮宫术;治疗效果;性激素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266-01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受到长时间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腺体基底层发生缓慢性、局限性增生,宫腔中发生肿块样物,进而引发此病的发生。患者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加、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甚至会发生癌变、恶性贫血、不孕不育等[1]。本文观察分析了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內膜息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2例。其中,联合组患者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34.15±5.2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4.19±5.17)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内进行手术,手术前1 d晚上需行宫颈扩创术,用100 mg消炎痛栓塞肛,30 min后置入海藻棒或宫颈扩张棒。手术当日清晨禁食,不可排尿,便于术中B超监视。行静脉麻醉,取膀胱结石位,于宫颈暴露后扩展颈管,以质量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为膨宫液,压力调至90~100 mm Hg进行膨宫,然后置入宫腔镜检查患者息肉大小、数目、根蒂部位,并在直视状态下使用环状电极于息肉基底进行电切。术后密切监视患者宫腔情况,电凝出血点以止血,排空宫腔残留物,给予抗生素、宫缩剂、止血剂等。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刮宫术治疗,宫腔镜下电切息肉后,使用刮匙清除息肉组织,采用负压吸引宫颈,并使用宫腔镜观察息肉组织是否刮除干净。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得到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两组治疗前FSH、LH及E2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SH、LH及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为妇科多发病,其主要因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局限性增生,出现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的蒂突向宫腔,从而引起不规则性阴道出血、经血量增多甚至造成不孕,尤其是小的息肉常因无症状表现而很难发现。针对子宫异常出血者,诊断性刮宫术可将病变组织清除,并有效止血。但大量研究证实,刮宫术具有一定盲目性,在判定息肉分布、性质、大小等方面准确性低,加之子宫质地特殊,无法将子宫内膜息肉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疗效不理想,部分患者存在子宫切除风险;因手术存在应激性创伤,实施子宫切除术可能会引发卵巢功能障碍,造成机体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2]。宫腔镜下电切术可精准定位息肉,无需做开腹处理,可降低创伤性,且具备术后康复速度快、不易穿孔、出血量少、视野清晰、能够保留生育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已发展成为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式之一[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SH、LH及E2水平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石慧芬,杨兆林,汪莉,等.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4):19-21.

[2] 桂定清,戚瑞红,何玉华,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6):1121-1123.

[3] 王丽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7):41-43.

猜你喜欢

性激素治疗效果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OSAH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
性激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