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个性化干预对儿科ICU患儿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0-03-02张小艺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张小艺

【摘 要】 目的:对个性化干预在儿科ICU患儿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表现中的影响,做出相关的分析及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抽调的方法在100例儿科ICU患者中选取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通过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以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對患者的焦虑性情绪、抑郁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对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在对比评估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HR及MAP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ICU看护治疗中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痊愈。

【关键词】 个性化干预;儿科ICU;心理及生理应激

【中图分类号】R81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26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儿科ICU收治患儿中,选取了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分配了各50例患者,观察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8-14(9.25±1.25)周岁之间;疾病类型:重症肺炎14例,脑炎引发的呼吸衰竭13例,重症心肌炎7例,心力衰竭10例,另外6例为其他疾病。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8-14(10.15±1.35)周岁之间;疾病类型:重症肺炎13例,脑炎引发的呼吸衰竭14例,重症心肌炎9例,心力衰竭9例,另外5例为其他疾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

在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了ICU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其ICU病房环境良好、呼吸机运行质量良好,同时监护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了密切监测,用药符合医嘱要求,也加入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在上述基础条件之上,观察组中加入了个性化干预措施。

1.2.1 增加与患儿的沟通交流 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通过鼓励、安抚的方式缓解患儿焦虑、抑郁的情绪。每天干预次数可定为2次,每天早间与晚间实施干预,每次干预时间为5-10min。

1.2.2 趣味性引导 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可通过平板电脑或电视为患儿放映动画片,这样可以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对一些服从性较差的患儿,可以拿小玩具作为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奖励。通过趣味性引导的方式,有利于缓解患儿强烈的抵触情绪,趣味性引导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通过每天干预1次,每次干预时间可控制在5-15min。

1.2.3 镇静剂的使用 护理人员对刚进ICU的患儿应该每隔10-15min进行一次镇静测评,对病情稳定的患儿进行30-60min的镇定测评。镇静剂应该使用最小剂量持续泵入输注的方法,控制输液速度,同时及时掌握并发症及相关身体指标变化,做好完善的护理预案。

1.2.4 做好对患儿家属的情绪疏导 患儿家属的负面情绪也会传递给患儿,进而影响患儿心理状态。因此,医护工作者应该帮助患儿家属分析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通过开导、安慰等方式,帮助患儿家属排解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在研究中,利用SCARED以及DSRSC对患儿的焦虑性情绪、抑郁状态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评估。通过0-2分3级评分法评估,SCARED评估数值为≥23分,表明患儿具有焦虑障碍,SCARED评估数值为≥15分,表明患儿具有抑郁障碍。对干预前后患儿的MAP及HR进行测量。对主要治疗指标进行记录,主要记录内容如下: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使用t检测来获取计量资料,其表示方法采用(x±s)表示,数据资料中的百分率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应激反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儿经过ICU治疗护理后,病情均得到的好转,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在实施干预前,两组SCARED、DSRSC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SCARED、DSRS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对比数值如表1所示。

2.2 生理应激反应

在干预前,两组患儿的生理应激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生理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患儿的MAP及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主要治疗指标

观察组患儿在ICU的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1.43±1.30)d、(8.94±1.03)d、(10.23±1.21)d,对照组为(13.67±1.53)d、(10.53±1.25)d、(12.74±1.43)d(t=7.889,6.941,9.474,P<0.05)。

3 讨论

个性化干预根据不同患儿的心理特征,选择相应的干预手段,通过交流沟通及护理服务,可以最大效果的缓解患儿的消极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在儿科ICU使用个性化干预,更应该符合患儿的低年龄、体制弱的特点,做好沟通交流及趣味性引导,这样可以帮助患儿适应ICU的环境,解决抵触情绪。另外在儿科ICU个性化干预中,还应该控制镇静剂的使用量和输液速度,及时疏导患儿家属的心理问题,这样可以较好的减少患儿的心理应激及生理应激反应,有利于稳定患儿情绪,使患儿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振贤,王金玉. 采用应激干预护理模式对儿科ICU患儿心理状态调节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354+357.

[2] 郭静,黄波,张浒. 应激干预护理模式对儿科ICU患儿心理状态调节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