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吊浆粑中毒事件调查报告
2020-03-02赵津
赵津
【摘 要】 目的:调查本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处置此类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中毒患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患者排泄物等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从吊浆面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患者临床表现符合该菌毒素米酵菌酸中毒特征。本次事件中毒3人,罹患率100%,死亡2人,病死率66.67%。最短潜伏期10h,最长潜伏期43h,平均潜伏期24h。结论: 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中毒能引起人体肝、肾、脑等多器官损伤,致死率高,加强健康教育,不加工、制作、食用吊浆面制品是预防中毒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吊浆粑;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244-02
吊浆粑是我州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广泛制作食用的一种食物,在制作、贮存过程中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容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繁殖,产生外毒素米酵菌酸引起中毒。近年来此类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对事件的调查分析,查明中毒原因和流行特征,研究防控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现场调查,广南县卫计局、县疾控中心、县医院、黑支果乡卫生院。
1.2 病例定义 2018年 6月2日9时在广南县黑支果乡马稍村委会梁子上小组陶某家共同进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之一症状者。
1.3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广南县黑支果乡马稍村委会梁子上小组距马稍村委会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约30公里,距广南县城124公里,全村14户35人,均为苗族。村中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谷,群众有制作、食用吊浆粑习俗,就医意识差。本次发生在陶某家的食物中毒事件,排除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化学性毒物中毒可能。
2.2 中毒经过 6月2日9时,陶某之妻吴某用自种玉米制作的吊浆面做成汤圆,煮熟后与丈夫、儿子共同食用,当餐食谱还有当天在街上购买的发糕、芒果汁,其中陶某和吴某各进食吊浆粑汤圆一碗约1市斤、发糕2个和芒果汁,儿子陶某进食吊浆粑汤圆5个、发糕1个和芒果汁,当餐食物全部食用,三人餐后未出现不适;晚餐食谱为米饭、炒猪肉、煮青菜。经调查,儿子陶某进食吊浆粑汤圆后约10个小时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症状;6月3日0时陶某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腹痛,当日19时在家中死亡;3日20时吴某出现胸闷、腹痛、呕吐,饮用自制药酒无好转,4日晚同儿子陶某一起送广南县人民医院救治。吴某入院后给予洗胃、保肝、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开展血常规、凝血、肝功能等辅助检查。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41.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7.86×109/L,凝血酶原时间123.7秒,肝功能各项指标异常。患者病情加重转入ICU治疗,抢救无效于20时死亡。儿子陶某入院后无不适,间隔6日两次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无异常出院。
2.3 检测结果 广南县疾控中心现场采集中毒農户剩余吊浆面约4市斤,于6月5日分别送文山州疾控中心、云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开展检测,6月7日、8日省疾控、州疾控中心实验室先后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根据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本起事件为吊浆粑中毒。
3 讨论
3.1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我国学者于1977年发现的一种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1]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食品因炎热、潮湿天气,贮存不当而变质。[2]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
3.2 吊浆粑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救治费用高、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中毒人群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影响。此次事件的发生说明我州部分民族地区群众食用吊浆粑的传统习惯难以改变,存在侥幸心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且发生中毒后不及时就医。
3.3 加强和扩大吊浆粑中毒危害的宣传和干预力度,提高群众预防意识,不制作、不贩卖、不食用是防止吊浆粑中毒死亡的根本措施。[3]
参考文献
[1] 唐振柱,杨文敏,陈兴乐等.广西9起酵米面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3年01期.
[2] 付海.关岭县板贵乡二起食用变质吊浆粑中毒死亡分析[J].健康必读,2012(10):421-422.
[3] 柳智豪.百色市7起酵米面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