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分析
2020-03-02朱丽华
朱丽华
【摘 要】 目的:分析给予胃癌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对全胃切除术后的护理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60例胃癌患者资料,均进行全胃切除术,按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分析两组胃肠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31.21±13.16)h、排便(22.15±3.06)h、进食(19.95±5.46)h等胃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显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胃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190-01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1]。对胃癌疾病患者,临床通常采用全胃切除手术,但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较低,易出现并发症,影响预后恢复[2]。因此,临床需要重视其护理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胃癌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全胃切除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60例胃癌患者资料,这些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2)患者的病情经病理报告诊断为胃癌,且未发生转移。(3)患者具备全胃切除的指征。(4)患者既往无消化道疾病手术史。排除标准为: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代谢紊乱、重度贫血患者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6.3±5.7)岁,19例为胃底癌、11例为胃底贲门癌;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4.1±5.3)岁,17例为胃底癌,13例为胃底贲门癌。两组年龄、癌症类型等资料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对症处理干预,并采用全胃切除术联合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按照25-30 kcal/(kg.d)的能量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将脂肪乳剂、葡萄糖、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氨基酸采取静脉输注方式输入患者体内,同时给予患者0.9%氯化钠和胰岛素。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方案,将鼻肠管固定在空肠上段,距离屈氏韧带15到20CM。采用肠内营养泵将营养液经患者鼻肠管滴入,设置营养液温度为37度,肠内营养输注的速度从每小时30-40毫升可以逐渐加至每小时100-120毫升。术后当天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第2天,根据患者个人资料和实际情况给予患者25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第3天给予患者输入肠内营养制剂250ml,如无不适第4天给予患者输入肠内营养制剂500ml,以后逐渐过渡为全量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提供的能量满足患者机体对能量的需求)。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后,病人家属可以给予患者少量流质,逐渐过渡到全量流质直至半流质饮食。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 分析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时间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进食时间;以及两组并发症:胃术后并发症: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等。肠外营养并发症:血清电解质紊乱、低血糖、高血糖、肝功能损害等。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t作为组间比较,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 检验,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肠鸣音(31.21±13.16)h、排便(22.15±3.06)h、进食(19.95±5.46)h等胃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梗阻患者,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0.00%;对照组出现3例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梗阻、2例电解质紊乱、2例低血糖、1例肝功能损害、2例高血糖,对照组并发症40.00%,两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
3 结论
胃癌是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疾病,伴随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变,发病率日益增加[3]。胃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确诊时疾病通常发展到中期,甚至是晚期。目前,全胃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案,因患者无法正常消化,因此需要给予患者肠内营养[4]。本文分析给予胃癌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对全胃切除的护理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肠鸣音(31.21±13.16)h、排便(22.15±3.06)h、进食(19.95±5.46)h等胃肠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给予患者腸内营养,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手术后,患者具有恐惧和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恢复信心。术前,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术后,由于疼痛患者饮食欲望不佳,且自身胃肠功能低下[5]。肠内营养供给方便且价钱能够被广大病人家属接受,同时能够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护理人员将患者情况与资料相结合,为患者设计个体化饮食结构。输注的营养制剂在保证患者营养均衡的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在滴注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试滴,首先,将滴速设定为每小时30-40毫升,若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或不适感,则将滴速逐渐调整为每小时100-120毫升。将肠内营养泵温度设置在37℃,防止因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肠胃刺激,进而引发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停止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关于两组远期临床效果,有待临床再研究。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马宝录,曹农.胃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后行改良Overlap法消化道重建的疗效评价[J].中国综合临床,2019,35(4):365-368.
[2] 杨九霄,姜淮芜,徐亮, 等.胃癌全胃切除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患者血清铜的变化[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1):53-56.
[3] 秦新裕,刘凤林.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现状和进展[J].腹部外科,2018,31(4):227-230.
[4] 范海媛.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2019,4(18):28,34
[5] 刘俊海.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