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柴胡汤治疗紧张性头痛病例1例分析

2020-03-02任丽花张冬立赵永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紧张性少阳柴胡

任丽花 张冬立 赵永辰

【中图分类号】R826.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136-02

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 TTH)是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门诊头痛患者的半数。临床上西医治疗紧张性头痛多数以对症及结合物理疗法,效果往往并不满意。现将1例中药汤剂大柴胡汤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病例进行汇报,并结合临床文献资料,对其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病史 患者,男性,51岁。主因间断性头痛3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痛,疼痛部位、性质不定,程度不重,尚可耐受,伴颈部不适,未规律治疗,可自行缓解,半月前头痛明显加重,疼痛部位不定,多为胀痛,症状时轻时重,严重时伴汗出,无肢体麻木无力,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二便失禁,无发热、寒战,无意识障碍及抽搐,就诊于易县县医院,当地头颅核磁提示腔隙性脑梗死(未见报告),给予针灸及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针灸后1-2小时头痛可明显减轻,但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2 辅助检查 头颅颈椎CT:1.右侧基底节、放射冠、左侧岛叶腔隙灶 2.颈椎轻度骨质增生 3.C3/4、C4/5间盘轻度突出。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0.69*10^9/L 红细胞4.12*10^12/L 血紅蛋白125g/L;ANA两项正常;安卡、抗心磷脂抗体阴性。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180mmH2O;脑脊液常规未见异常;脑脊液未发现抗酸杆菌;脑脊液生化:葡萄糖8.9mmol/L。头颅MRI+MRA+MRV:1.皮层下多发变形灶 2.左侧上颌窦、右侧筛窦炎 3.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考虑发育所致 4.头颅MRV未见异常。

1.3 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各向活动范围正常,无眼震,伸舌居中,四肢及躯干深浅感觉检查正常存在,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颈软,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阴性。

1.4 诊断及鉴别诊断

1.4.1 诊断

中医诊断:头痛(少阳阳明合病)诊断依据:根据患者以间断头痛为主要表现,伴夜寐差,发作时伴汗出,大便干,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支持诊断。

西医诊断:紧张性头痛,根据患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平素夜间睡眠差,情绪较紧张,发作时伴有颈部不适,呈僵硬感,不伴有恶心、呕吐,疼痛部位不定,根据头颅核磁等检查结果未提示明显阳性资料,综上支持紧张性头痛诊断。

1.4.2 鉴别诊断:

1)脑膜炎:该病多以头痛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发热,但患者查体脑膜刺激征阴性,且发病前否认发热、感冒、腹泻等感染病史,入院后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未见明显异常,综上不支持脑膜炎诊断。

2)偏头痛: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和儿童,头痛位置一般为单侧颞额的眶部,头痛性质表现为搏动性跳痛,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头痛发作为阵发性,发作前可先有视觉障碍,综上不支持偏头痛诊断。

3)丛集性头痛:该病发病和下丘脑功能障碍有关,发病位置亦多为单侧颞额的眶部,严重者可波及整个头部,呈密集性,疼痛程度剧烈且无先兆,发作迅速并可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历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并可连续数天至数周,而缓解期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之久,综上不支持丛集性头痛诊断。

1.5 治疗 西医治疗: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活血通络、天麻素胶囊平肝潜阳、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质量。中医治疗:中医诊断头痛,辨病为少阳阳明合病,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具体处方如下:柴胡20g 黄芩15g 姜半夏12g 大黄15g 枳实20g 白芍20g 大枣6个 连翘20g 苍术30g 生薏米20g 白豆蔻20g 5剂 水煎服 日1剂 早晚分服。5剂中药汤剂治疗后患者头痛完全消失。

2 讨论

2.1 临床表现 紧张性头痛在过去时被称之为收缩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精神性头痛、压力性头痛等,常与精神障碍和心理因素有关系,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伴有颈项部僵硬感,头痛是持续性、波动性和阵发性的,在原发性头痛当中紧张性头痛的发病率最高,国际头痛学会根据进展性头痛的发作频次、部位、加重和缓解因素把紧张性头痛分为四类:1.偶尔性紧张性头痛,发作次数少于10次,平均每月不到1天,每年少于12次,一次30分钟到7天;2.频发性紧张性头痛,发作次数至少10次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每月1到14天,每年头痛时间大于12天小于180天;3.慢性紧张性头痛,头痛持续3个月以上,每个月超过15天,每年超过180天,每次持续时间较长;4.有可能的紧张性头痛,这类头痛特点符合紧张性头痛的特性,但是病人无法描述清楚,所以归为此类。

2.2 病因病机

2.2.1 脏腑辩证 属中医学“头痛”、“头风”、“脑风”范畴,首见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描述了“首风”与“脑风” 的临床特点,并指出了内伤与外感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1]中提到: “以水灌顶曰沐,沐则发窍开,新沐中风则入顶之门户,而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其又在《素问·五脏生成论》中指出“诸髓者皆属于脑,诸髓者周身血气凝聚之精髓也,脑为髓海,故诸髓者皆属于脑,足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阳、巨阳,甚则入肾”[2]。

2.2.2 六经辩证

六经辩证则主要涉及《伤寒论》这一经典论著。其中少阳病指以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原文主要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论》中原文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3 大柴胡汤汤解

大柴胡汤的经典论述,《伤寒论》云: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云: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综上所述,大柴胡汤治疗的关键症状主要包括:郁郁微烦、目眩、热结在里等。本病例患者体现在少阳病的主要症状可概述为:口苦、头痛、不欲饮食、心烦、脉弦,头痛则理解为目眩的延伸表现。体现在阳明病的主要症状则表现为:大便干,汗出、舌红,苔黄腻等方面。故分析该患者为少阳阳明合病,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应运用大柴胡汤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永,马君,何敬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4-35.

[2] 李迁, 丁砚兵. 凃晋文教授治疗痰浊头痛的经验总结[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 36(11):5-7.

[3] 赵金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12

猜你喜欢

紧张性少阳柴胡
中医汤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强宝全针药并用治疗紧张性头痛验案1则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常少阳
柴胡治疗猪感冒症的临床观察
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60例临床观察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紧张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