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卒中的关系分析

2020-03-02崔艳飞王淑荣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崔艳飞 王淑荣

【摘 要】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腦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平均分为两组,将有斑块未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都是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B/A值;对比观察组患者组内低回声、强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对照组患者组内低回声、强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的B/A值。结果:对照组患者的B/A值(39.73±6.36)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32.36±5.25);观察组内强回声斑块的B/A值(33.36±5.36)高于低回声斑块(1.12±0.42)和混合回声斑块(6.13±4.23);对照组内强回声斑块的B/A值(39.11±6.39)高于低回声斑块(1.57±0.52)和混合回声斑块(7.73±5.25),以上结果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目前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当中,是一种新型的超声诊断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对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的B/A值做出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青中年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5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057-01

脑卒中是俗称的“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再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的破裂或者血管内发生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疾病,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脑动脉产生粥样硬化导致的,硬化斑块逐渐增大造成血管破裂或者在血管内聚集形成血栓[1]。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将斑块的弹性、硬度等指标进行完整的检测,并通过不同的编码将数据显示出来,目前临床诊断中已经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本文通过对该技术在中青年脑卒中的研究,分析斑块稳定性与中青年脑卒中的关系,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平均分为两组,将有斑块未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都是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6.3±1.2)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5.5±0.7)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7.3±1.6)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5.1±0.9)个月,所有患者均满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试验;所有患者在参与实验前均无精神病史、心血管疾病等,女性患者不在妊娠期内。将112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年龄、身高、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线阵探头超声诊断仪,频率设置为7.5MHz,要求患者仰卧,将颈部完全暴露,摘掉首饰等物品,将头偏向检查一侧,测量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大小和颈动脉狭窄程度,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斑块硬度;颈动脉的前后壁均须在测量范围内,轻微振动探头使屏幕上显示压放频率,压力保持在3即可;颈动脉的变应值为A,颈动脉管壁的变应值为B,计算应变对比度B/A,该数值的大小与斑块硬度成正比。

1.3 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B/A值;对比观察组患者组内低回声、强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对照组患者组内低回声、强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的B/A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患者的B/A值数据均使用t检验(x±s),可信区间为0.95,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之间的B/A值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B/A值(39.73±6.36)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2.36±5.25),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格1。

2.2 观察组组内患者不同强度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

观察组内强回声斑块的B/A值(33.36±5.36)高于低回声斑块(1.12±0.42)和混合回声斑块(6.13±4.23),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格2。

2.3 对照组组内患者不同强度回声斑块的B/A值对比

对照组内强回声斑块的B/A值(39.11±6.39)高于低回声斑块(1.57±0.52)和混合回声斑块(7.73±5.25),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格3。

3 讨论

临床斑块中分为两种,一种是稳定性斑块,另一种是不稳定性斑块,稳定性斑块的纤维帽较厚,斑块内平滑肌细胞数量和胶原物质较多,炎性细胞数量少,所以该种斑块不容易破裂,韧性较强,强度较大[3]。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检测斑块的形状和硬度,根据斑块回声情况不同可以分为均质性斑块和非均质性斑块两大类,前者主要成分是钙质和纤维组织等,部分斑块还会存在结缔组织;后者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流动性较大,所以斑块密度不均匀[4]。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的成像技术不同,它可以用数字表示斑块的力学信息,通过对检查部位或者病灶施加外部压力,使身体组织、斑块等被检测物质出现速度、位移等的改变,然后处理系统对这些改变进行计算分析,然后编码进行显示[5]。硬斑块回声较强,受压后变小,显示系统上以蓝色标注;软斑块回声较弱,受压后位移距离较大,体积增大,一般用绿色标注;混合性回声对应的是硬度介于软斑与硬斑之间的斑块,表现颜色是蓝绿色[6]。通过对两组患者B/A值的比较和回声强度与斑块硬度的联系,对照组患者的B/A值(39.73±6.36)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32.36±5.25);观察组内强回声斑块的B/A值(33.36±5.36)高于低回声斑块(1.12±0.42)和混合回声斑块(6.13±4.23);对照组内强回声斑块的B/A值(39.11±6.39)高于低回声斑块(1.57±0.52)和混合回声斑块(7.73±5.25),斑块回声越弱,评分越低,则说明患者的斑块硬度越低,反之则患者斑块的硬度越高,这便证实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可行性,证明了回声强度与斑块硬度的关系,可以有效推断患者脑卒中状况,以便及时进行治疗[7]。根据斑块的回声反馈,可以判断出患者颈部斑块的硬度情况,B/A与斑块硬度成正比,B/A越大斑块硬度越高,通过表1可以得出B/A值与患者的年龄成正比的结论,年龄大的患者B/A越高,所以推断出中年患者的斑块硬度较高,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更大,青年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更小,但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研究时间短,所以今后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试验加以验证[8-9]。

所以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目前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当中,是一种新型的超声诊断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对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的B/A值做出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旭兰,钱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其评估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19,30(05):369-372.

[2] 洪玮,韩鄂辉,吕志红.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及预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04):256-259.

[3] 黄书晖,陈廷财,陈漫清,生帆,郑晓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卒中的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3):11-13.

[4] 闫景彬.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12):1641-1643.

[5] 罗艳红,陈怡,马红英,张新书.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03):197-200.

[6] 曾林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49-50.

[7] 邱敬涛,卢学峰,范存静,张晓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1):68-71.

[8] 高晓倩,李荔.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方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14(09):660-663.

[9] 宋艳,党莹,商静,刘波,阮骊韬.超声三维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体积及其对冠心病患者发病风险的预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05):70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