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研究不能走“形”

2020-03-02周聪

群众 2020年2期
关键词:走形后院滤镜

周聪

调查研究不仅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深化学习、升华理论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这不仅明确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调查研究的基础性地位,对决策具有决定性作用。

然而,一些地方在调查工作中出现了不少形式主义现象,有的是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有的是指示多、虚心求教少,还有的是根据调研报告搞“逆向”调查。走“形”的调查,必然会产生走形的研究,最终导致决策的偏差。因此,调查工作必须挤干“水分”,戒除形式主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确保调查素材从实中来,研究结果落到实中去。

一是戒除“走马观花”,穿过“门庭”看“后院”。“门庭”是接待客人的地方,精心装点,细心维护,往往精致美观,让人眼前一亮;“后院”是家人的生活圈,不过于关注外观装饰,更有生活气息,更接地气。“门庭”恰似调查的起点,是综合了调查对象工作成效的“门面”,具有代表性。但调查人员如果止步于“门庭”,不往深處走,就难以观察全面,片面认为“点”上的精彩就是“面”上的成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调查工作必须穿过“门庭”看“后院”,学会弯腰,眼睛向下看,深入到调查对象中去,用心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才能看到实情、听到实话、找到真味。

二是戒除“弄虚作假”,揭开“滤镜”露“真颜”。弄虚作假式的调查不过是戴着“滤镜”做工作,是虚荣心在作祟,这种“自导自演”的调查方式往往事前打招呼多、事后深入研究少,看似浩浩荡荡、忙忙碌碌,却让基层干部群众无所适从、徒增负担,研究结果自然无法展现“真颜”,失去了调查研究的真正意义。调查不是去旅游观光,要主动拿掉“滤镜”,换上“明镜”“放大镜”,真看、细看、多角度看;调查更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有耐心,往往需要反复走访、长期关注,保持一股“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韧劲,基层工作才能露出“真颜”。

三是戒除“囫囵吞枣”,练就“慧眼”察“秋毫”。“秋毫”是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秋毫”藏于“鲲鹏”,难于察觉,但也预示着“新生”,如果调查人员因一时马虎大意未将其发现,那新经验也只能惠及一方;只有练就一双细致入微的“慧眼”,能够从千里之外洞察“秋毫”,对于调查结果更能反复咀嚼,总结提炼,再加以推广实施,那地方经验便能充实完善顶层设计,“秋毫”也就变成了“凤羽”,更多百姓也能享受到改革红利。

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份看上去很“漂亮”的调研报告,而是要心怀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态度来走“正”调查工作的每一步,才能确保研究成果不走形,决策部署不落空。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高淳区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朱瑾

猜你喜欢

走形后院滤镜
“绿瓤西瓜”横空出世 是滤镜合成还是“确有其瓜”
材料作文“滤镜与生活”导写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前院”与“后院”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后院建个过山车
二手车电商开始“走形”
渐变ND滤镜套装
辣妈当道拒绝走形
别让解决问题“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