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最强大脑” 构筑产业高地
2020-03-02奚荣华
奚荣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了一批人才“富矿”,是创新资源集聚地。地方要打造产业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强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擴大人才“朋友圈”,集聚高端“智囊团”,用好“最强大脑”,实现借力发展、互惠共赢。
近年来,海安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招”,通过组织推动、载体带动、政策撬动、创新驱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用对接,全市1100多家规模企业与1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一大批创新创业成果、项目、人才在海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海安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强化组织推动,夯实工作基础
建立组织体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以及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和招才引智工作。在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组建两个正科级科创园,在10个区镇建立科技人才发展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职人员,重点推进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形成领导领衔、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
配强人员力量。每年从“双一流”高校、中科院等知名高校院所选聘科技镇长团成员,每两年选聘创新创业指导员,架设高校、科研院所与海安政府、企业沟通联系桥梁。
强化督查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把科技人才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区镇层面,实行“月度点评、季度考核、年度夺杯”的考核体系,部门加大对科技人才核心指标的考核权重,不断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抓“第一动力”“第一资源”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依托载体带动,密切联系纽带
打造科技人才活动品牌。从2014年起,连续举办六届“创新创业在海安”和“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组织“科技成果及人才展示”“产学研对接”等专场推介活动,每年发布技术人才需求1000多条,推介智能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16个板块科技人才成果900多个,邀请200多名院士、专家教授与企业无缝对接。近三年,全市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120个,产学研合同经费达到5.8亿元。
共建校企、校地研发平台。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引导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研发平台,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联发集团、天楹集团等龙头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建成企业研究院21家,亿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校企共建率达100%。打造校地共建平台,先后与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纺院等高校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实施“服务企业科技行”。57个机关部门挂钩服务324家科技型企业。按照联姻一所高校院所、引进一名专家教授、建设一个研发机构、实施一个合作项目、开发一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新增一件发明专利“六个一”要求,机关部门主动帮助企业寻项目、解难题。在市人大办的挂钩联系下,南通跃通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研发出2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面向定制式木工家具制造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示范线”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
注重政策撬动,放大乘数效应
鼓励从高校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才新政26条”“人才10条”,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实施“海陵英才”计划及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对高层次人才来海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6000万元资助、100万元贷款贴息。对引进的院士等顶尖人才重特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不定框框,不设上限,根据发展需要全力提供经费支持。2019年,2名本土人才申报入选国家级人才,省“双创计划”入选人数连续五年在全省县级城市保持高位。
鼓励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对高校院所专家与海安企业以技术入股联合创办科技型企业,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研究并在海安转化,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企业当年与高校院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目前,全市17家企业跻身全国行业前三强,6家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总数居全省县级城市前列。
鼓励与高校院所发展科技服务业。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安设立从事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人才金融、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等领域的服务型企业,按年服务业收入的5%奖励。鼓励区镇、重点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资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对新建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企业联合两院院士共同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并实质运行,给予50万元奖励。近年来,已培育科技服务骨干企业30家,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南京大学海安研究院磁性材料检测中心是全国第三家国家磁材检测中心,国家建机质检中心、沈阳变压器研究院等在海安设立分中心。
突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与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开发完成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大型水泥煅烧关键节能技术装备等425个高新技术产品,其中36个达国际先进水平,212个达国内先进水平。晨朗集团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的“新型合金材料受控非平衡凝固技术及应用”等一批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起点引进高校院所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成果,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支柱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巩固和提升了丝绸、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传统支柱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鑫缘集团通过与苏州大学联合攻关,开发出天然彩色茧丝绸系列产品,2018年科技贡献份额上升到73%。联发集团联合高校建设“联发现代纺织技术研究院”,每年研发投入1亿元以上,开发新产品30个左右。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汽车及轨道交通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加强与重点高校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引进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研发能力领先、市场份额较大、行业影响力较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先后牵头承担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重大战略产品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21项。建成国家火炬计划锻压装备、电梯设备、建材机械装备、磁性材料等四个特色产业基地,铁锚股份、通润集团、鹏飞集团等成为全国行业单打冠军。2019年,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70家。
借助大院大所的“最强大脑”,持续走创新驱动路径,海安实现了借力快进、借智跃升,由曾经的南通“小六子”变身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2019年,海安县域人才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第五,长江以北第一。
(作者系中共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