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促“加” 提升镇村工业园区能级
2020-03-02胡巍龚玉婷樊儒经
胡巍 龚玉婷 樊儒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五年来,江苏“经济强”的优势不断彰显,其中“转型”和“提升”成为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镇村工业园区承载了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小微企业,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依托,无锡加快镇村工业园区转型提升势在必行。
综观无锡镇村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现阶段推动转型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回应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要“为全国发展探路”,省委也对无锡“争当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寄予厚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振兴实体经济成为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将“高质量发展”所蕴含的“转型”和“提升”理念落实到镇村工业园区的发展演进中,既是对无锡“工业立市”的高度传承,亦是时代赋予无锡改革创新的使命。二是破解发展束缚的必由之路。面对现行镇村级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传统产业能级低、低效载体清退盘活难度大、镇村级资源与招商能力不足、园区管理和基础配套设施薄弱等制约因素,只有以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推进园区转型提升,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牢牢抢占发展制高点。三是对标先进地区的现实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创新和模式探索已初具雏形,如以“六大改造”为主要内容、凸显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广东顺德模式,以“退移改留”为工作主线、发挥政府精准服务职能的浙江嘉兴模式等,无锡推动转型提升尤为迫切。
立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无锡以低效载体、落后产能、“散乱污”企业清退整改的“减法”,为优质骨干企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空间,从而为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做“加法”,以创新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形成土地利用绩效考核“倒逼”机制、探索土地出让“双合同”管理、实行工业项目用地“先租后售”等方式,解决区域内产业发展空间紧缩、载体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创造性地以规划引领、多元改造、政策突破、管理升级等手段实现镇村工业园区转型提升,探索了一条以“减”促“加”推动镇村工业园区转型提升、赋能增效的新路径。
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着力实现“量”到“质”的跨越
突出顶层设计,各园区以政策引导约束为抓手,为转型提升提供制度保障。以新吴区为例,早在2005年政府就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街道工业园区产业结构、集约集聚、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指导约束。2018年,又专门出台街道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三年工作方案,以街道选址、部门会商方式,选定10个保留工业集中区,注重从区级层面对各工业区规划布局、配套服务、产出效益等予以明确;结合“263”、“散乱污”、拆迁安置等重点工作划分若干转型片区,实现亩均税收增幅超10%。江阴市联合知名研究机构,把脉园区发展方向,针对不同园区、企业的发展实际,探索给予差异化的资源配置和政府扶持。优化营商环境,以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如市级层面聚焦开办企业、获得用地、工程建设项目许可、政务服务等17个方面80项重点工作,实施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有效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滨湖区明确“五个一”改革举措,即一体改革、一窗受理、一网集聚、一库共享、一站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使产业更集聚、创新更澎湃。
塑造多元改造新格局,着力实现“点”到“面”的拓展
各园区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兼顾利益平衡原则,逐步探索形成日益完备的改造体系。集聚发展能级,新吴区下辖街道针对各村级工业园区产权分散、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转能级不高的现状,实行租金托底、政府统筹模式,将村级资产土地上收由街道统租统管,制定招商引資准入门槛,同时部分采取挂账收储方式,提高改造收益率。实施“腾笼换鸟”,惠山区下辖街道针对土地使用权多为个人所有、园区载体趋于饱和的现状,通过“换、筛、引、育”加快转型升级。以土地换社保、老房换安置房的“双置换”方式,由政府对土地直接征收改造,形成连片开发优势。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设置招引门槛、筛选有潜力企业入驻,以减税免租和技改扶持等方式引育高质量、成长型企业,并鼓励企业自主改造、示范提升。激活社会资本,梁溪区下辖街道在面临政府债务约束增强、拆迁成本攀升的情况下,尝试引入市场化机制,探索“打包开发模式”,政府负责规划引导和产业定位,由社会资本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招商引资等,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各类改造模式因地制宜解决了土地权属复杂、改造路径单一、改造成本过高、各方利益难以平衡等问题,为其他地区推行镇村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鉴。
用足政策激励工具箱,着力实现“有”到“优”的突破
在园区规划管理、用地配套、产业引育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相关举措、释放政策红利。鼓励空间换地和土地集约利用,对通过规划调整提高容积率、实施“零增地”技改项目予以补贴或允许增加容积率免补地价,明确集体标房租金与税收挂钩,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提升工业用地开发强度和效益。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盘活利用闲置资产,对成功兼并重组或盘活利用化工、铅酸蓄电池等高污行业关停企业的,对其可能涉及的土壤污染情况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及土壤修复等费用,由各级政府财政统筹给予相应补贴。扶持传统产业智能改造和人才培育,以“产业唤醒计划”对参与智能化改造的企业和提供工业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厂商予以较高比例和较大额度的奖励补助,探索智能制造设备领域的融资租赁、项目众筹新渠道,合理高效利用第三方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一定限额内进行股权投资,以国资平台为主体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功能性基金群,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政策,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改造提升的内生动力。
打实管理服务组合拳,着力实现“粗”到“精”的提升
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强化组织引领、深化放管结合等,进一步改变镇村工业园区粗放型管理方式,提升园区专业化管理水平及运营效能。明确管理主体,由街道(镇)成立统一的园区管委会或管理公司,明确行政级别、内设部门和员工职数,对企业经营权、招商审批权、租金定价权等予以集中设定,形成政府监督下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特定招引品牌,以政府兜底或社会资本合作方负责的方式对园区企业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彰显服务优势,深度融合区镇两级税务、科技、安监、环保等部门条线资源,深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加快改造提升园区内水、电、燃气、通信设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优化工业厂房立面改造及物业管理水平,通过现场观摩、政策解读、专家授课、技改引导等“上门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转型提升方面的发展规划及管理建议,凝聚园区改造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合力。
(作者单位: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
责任编辑: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