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港闸样本研究
2020-03-02吴延溢陈国坤
吴延溢 陈国坤
摘要 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许多地方纷纷探索基层法治文化的建设路径,南通市港闸区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和新时代文化构建元素,从四个方面全面铺开,每个方面又从三个维度深入推进,打造“四方三维”的立体模式,为促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港闸样本。
关键词 法治文化 港闸 基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港闸区政法委“法治文化建设港闸现象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8RH090。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090
基层法治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南通市港闸区深刻把握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从源头、内涵、品牌和效能等四个方面搭建法治文化的基本框架,每个方面又从三个维度深入展开,形成独特的构建模式,为基层法治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港闸样本。
一、探源头,遵循“三源”脉络,梳理法治文化创新源与流
事业成功有“守正创新”的辩证性,只有在原有基础上的“守正”方能有未来之“创新”,法治文化建设的创新亦然。
(一)追寻历史之源,传承“中国近代第一城”之法治文化基因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先生在港闸大地上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机器化大工业生产的私营纱厂,并逐渐由企业经营拓展到城市建设,在国内最早将现代化城市规划理念贯彻于城市建设,一百年前他就将南通打造为工农商贸、慈善文教、市政公益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被吴良镛院士赞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在近代第一城的建设过程中,法治理念和契约精神生根开花。一方面,张謇认识到传统宗法伦理制度的弊端,现代化进程需要贯彻法治理念和规则意识,张謇就任民国农商总长时发布了《实业政见宣言书》,提出扶植中国实业发展的四项主张,其中第一条就是“乞灵于法律”;他曾说过“以不规则之自由,妨碍有规则之自由,古今中外皆不认可”。另一方面,张謇先生也认识到振兴实业、经济发展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在工商业交往活动中需要秉持契约精神,构建现代信用体系。不仅商贾不欺,政府更要讲信用,他不时提请民国政府颁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并且要保持稳定性与延续性,否则“不独失大信于民,尤贻外人朝令夕改之讥”。今天的南通港闸依然传承着张謇遗留下来的法治基因,坚持契约自由与规则公平相结合、商业诚信与政府诚信相结合、递增经营业绩与维护消费者权益相结合的“三结合”制度,传承并发扬市场经济的法治理念。
(二)诠释本土之源,凝练“和法”“善法”的法治文化特色
“和”就是注重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与社会和谐。如在家庭层面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刑法》等内容与传统孝文化相互融合,引导大家认识到不孝之举不仅要受到家庭文化的譴责,严重者还将受到法律制裁。在社会层面积极培育各种调解纠纷的民间组织,如私人调解工作室、空中调解平台、邻里信息服务中心等。“善”就是要体现法治文化的价值目标和人文底蕴,港闸区重点推出龙潭社区的“善法交融”特色,将民风淳朴、积善行德与法治文化相融合,挖掘人性至善,塑造行善榜样,推出感动中国吴锦泉、中国慈善候选人胡汉生两位“慈善双雄”,以响彻国内的人格魅力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促进良善法治文化的蔚然成风。
(三)创新制度之源,探索法治文化“双向互动型”生成路径
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实现从“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管理向“双向互动”型治理的转变。党和政府应当做到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着力于制度创新,以目标导向型的制度塑造自由选择的文化,以激励能动性的制度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并且还要充分信任基层群众的自治力量,尊重法治文化自我生成的一般路径和规律。港闸区在制度创新问题上,找准定位,一方面落实好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要求“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考核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实行“以奖代补”策略,充分调动各街道、各部门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做到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善于“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创新基层协商民主的办事机制,将政府的治理压力有效地向社会消解,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双向良性互动。
二、重内涵,围绕“三性”层面,呈现法治文化载体新形态
如何让法治信仰、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观念在基层法治实践中成为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得到的受用的法治,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需求应是基层法治文化的题中之义。
(一)感性文化多样化
最易于被群众感知和接受的就是感性载体,即通过器物化、娱乐化和生活化的形式多姿多彩地把法治文化展现出来。在器物化层面,港闸区积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以普法为主题的路灯灯箱体现了法治文化的昼夜交替,在公交汽车车身上喷绘普法宣传广告以及对候车亭投放法治文化物品体现了静态呈现向流动呈现的拓展。在娱乐化层面,港闸区不仅重视城市公共娱乐空间,还特别关注旅游景点内小型娱乐活动、主题广场、步行街道等在内的特色文化形态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力求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指引着大众的审美趣味。在生活化层面,港闸区认识到法治文化阵地是营造法治氛围的有效载体。每逢重要的法治宣传节点,全区都会在人流密集处的显示屏上播放法治宣传标语、普法微视频;目前全区已推出平安法治阵地130余家,多年来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将法治文化浸润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知性文化优质化
港闸区不仅抓好知识普及的常规工作,更加注重规则指引、以案释法等高水平事务。在知识普及方面,按照不同类别专门印制宣传折页,通过多种渠道免费向群众发放,实现资料普及。全区在法治惠民中心内增设律师服务站、大调解中心、少年法学苑、法治宣传办等机构,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实现对象普及。通过将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知识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和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同时在各行各业中也将法律教育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实现课程普及。在规则指引方面,坚持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制度,并对近年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方位清理审查;区政府主动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涉法事务,参与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要政府合同的审议起草,并对依法行政进行法律监督。在以案释法方面,遵循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全面落实“以案释法”责任机制。此外,还有计划地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深入基层村社、企业、学校等进行菜单式普法宣讲,将法律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三)理性文化实效化
这主要是通过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的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文化内涵,挖掘应有的文化深度。港闸区以质量创新求突破,与地方高校组建双法治实践基地;同时不断提升合作内涵,每个季度聘请高校参与区公共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率测评,形成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开设“乐善龙潭大讲堂”,让法学专家和法律工作者为群众宣讲,让人民群众走近法治、参与法治、拥护法治;聘请专家教授为区法治干部进行培训,提高法治建设的决策能力和智力支持水平;让广大干部群众能够透过法治现象深入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升法治素养。
三、树品牌,探索“三精”模式,打响法治文化服务新品牌
法治文化品牌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具有引导和示范的重要作用,港闸区向来重视法治文化品牌的培育和打造,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打造出一大批优秀品牌。
(一)实施法治文化“精细惠民工程”
法治惠民工程就是要法律服务惠万家,增强老百姓法治获得感。港闸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化”,以法治惠民街区的“12348”运行模式为例,目前已将其统筹建设为集法治宣传、法治教育、法律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法治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带来了便捷的法律服务,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再以“三所共建”机制为例,它由党委领导综治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共同参与的“三所共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在促进社会平安稳定、建设和谐港闸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这一工作经验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被作为江苏典型向全国推广。然而港闸区并未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一直不断在奋发改进,拟进一步创新建立“1+3+N”工作模式。
(二)推进“精准普法工程”
让老百姓知法、懂法、崇法才能培育出良好的法治文化群众基础,港闸区面对当前的普法困境,开始进行精准研判、精准供给、精准普法。一是精准识别普法对象。建立普法对象库,分类指导,提高普法的精准性。二是精准确定普法内容。制定个性化普法菜单,由“集体就餐”向“自主选餐”转变。在进行普法宣传前,通过社会调研,寻找原始宣传素材,深入了解把握各方法治文化需求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列出普法内容。三是精准研定普法方法。港闸区结合各种方式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升普法吸引力,着力构建“立体型”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平臺,再通过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灯谜等多种活动,将群众吸引过来积极参加普法宣传。
(三)打造“法治文化精品工程”
港闸区要求打造的法治文化精品不仅能使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港闸特色,还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不断推陈出新。多年来,原创法治文化作品竞演节、青少年法治文化节、平安孝法课堂、少年法学苑等一系列精品工程已经深入港闸群众心中。为了把这些活动办好办实,港闸区坚持汇聚资源创作法治文化精品,邀请专家和创作爱好者,组建法治文化创作实体,积极投身法治文化作品创造,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优秀作品的打磨,法治类小品、歌曲、戏曲、(微)电影、诗歌、动漫等层出不穷,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在由司法部、国家网信办、全国普法办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展播(映)活动中,港闸区选送的《郝局长,不好啦》荣获动画类一等奖。
四、提效能,推出“三化”方案,丰富法治文化产品供给新路径
为了提升法治文化产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效能,港闸区积极谋划,不断促进法治文化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供给手段“菜单化”
通过建立精准高效的群众法治文化需求跟踪机制和法治文化产品服务订单式供给机制,收集各种社会团体共性及差异化的法治需求信息,及时整理汇总,不定期召开专题研判会议,围绕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重点涉法问题和复杂矛盾,确定本地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的“菜单”计划,制作适合新市民的法治文化内容和产品。当然,制作“菜单”是为了更好地“接单”,港闸区根据订单需求,在法治专家库中精心甄选师资,结合上一年度订单次数、备课质量、听众反响等因素,及时调整和更新普法课程菜单库,使之更具有针对性、鲜活性和实效性。
(二)供给结构“多元化”
遵循“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开发、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鼓励和吸收社会资本投入法治文化领域,探索以行政资源主导转向以购买服务、项目补贴、基金化等多重路径并举的供给模式,创新“政府.市场.社会”共建共享的法治文化建设模式,实现由“政府一家管”向“全民参与”转变,通过降本增效,提高法治文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将法治文化建设主动融入地方创新创意产业发展,倾力打造法治文化创客聚集区。这些文创企业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风尚为前提,以服务会员企业、开展研究咨询、促进交流合作和加强行业自律为主要任务,在政府、行业和社会之间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研发推广法治文化创意系列产品,放大港闸法治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三)供给平台‘现代化”
每年都进行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和创作推广活动,不断拓展法治文化产品供给的新平台。不仅将印有法治人物、法治图景、法治箴言的日常品、工艺品以及纪念品等运用于传统生活之中,而且还注重现代数字化平台的培育,通过线上加线下、传统媒体加网络空间,并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策略,举办法治文化创意作品专场展销以及交流集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交换的“普法产品数据库”,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