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言语表达 点亮思辨课堂

2020-03-02杜淼

课外语文·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语言表达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思辨课堂却仍然不够成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辨能力和思辨习惯均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语言教学的矛盾点,通过认识矛盾来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在教学中关注文本语言的空白内容,以此激活学生的思辨观点。将思辨思想引入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思辨探究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言语品质,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与进步,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语言表达;思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3-0059-02

【本文著录格式】杜淼.关注言语表达   点亮思辨课堂——小学语文思辨阅读策略例谈[J].课外语文,2020,19(03):59-60.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有所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成为小学语文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有效落实。思辨能力,一方面体现思维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思辨最核心的内容是公正、开放、求真、反思。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给学生不一样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反思态度,而并非一味地遵守规则,墨守成规。关注语言表达点亮思辨课堂,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通过引导,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在总结和吸收先进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思辨阅读可以从如下几点展开。

一、关注阅读文本中存在矛盾的地方,激发学生思辨意识

小学语文学习过程本质就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通过高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不断被激活,思辨意识也能够有效得到激发。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中存在矛盾的点,让学生在充满质疑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思考与总结,这样一来,学生的表达欲望能够有效被激活,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学生的认知起点,给学生更好的教学指导。阅读教学本就是一个交流分享的过程,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通过语言经验的传递,唤醒学生思辨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格。为此教师要从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与提升,巧妙抓住文本语言矛盾的地方,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理解矛盾,解决矛盾,形成思辨的好习惯。

例如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抓住文章特征进行设计和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事物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他们愿意深入思考,乐意分享,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巧妙设计问题,将文章中存在矛盾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学生便能够有效地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丁香结》一文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丁香结中的“结”字存在疑惑,明明是开得娇羞的花,为何在古诗词中频频称之为“丁香结”。本来“丁香结”寄予的是愁,作者又有了什么思考?她是如何来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巧妙地抓住这一矛盾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结合作者给出的解释与学生共同探讨。由此引申,《古诗词三首》三个作者的人生又有什么“丁香结”?各自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辨意识被激发出来,而文本中的矛盾成为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药引子”。学生在思考中,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中的意蕴。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从文章存在矛盾的点或是理解不透彻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分析与探讨。结合文章的实际情况,每位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矛盾点,学生便能够将文章的写作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与生活中,也能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在思辨中产生觉悟,而且也能践行到生活中。

二、关注文章留白,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训练

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字表面,往往追求逐字逐句的解析与鉴赏,这样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印象,但是教学效率太低,同时忽略了文章语言表达特点与表达方式的变化,这样一来,文章中经典的深层次内涵无法得到彰显。阅读作品首先要把握语言文字的意义,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品位出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希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从而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的嗅觉。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情感表达的字句,放在文本留白的部分,这些内容虽然被忽略,但却是最能有效培养学生语言感受的素材。

例如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对文章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说明,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伟大地位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带着别样的情感融入阅读活动中。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配合恰當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少年闰土”与“我”所处的大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今时代许多小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月色下看瓜刺猹的场景,鲁迅先生精妙的文笔能给学生带来想象留白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农村相关的视频,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冲击,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加深对文章背景的理解,更加明白友谊的真诚与可贵。文章最末还提到了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结局,两人自分别后互送几次礼物,很少有联系往来,针对这部分留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当“我”收到闰土的礼物时是何种表现,或者是假设作者与闰土相见,会是怎样的情形,这些留白给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利用留白进行思辨训练必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关注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思辨能力

语文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巧妙地将生活实际与识别能力培养相结合,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与实践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而言,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教学活动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式。思辨能力在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具备思辨能力的学生对事物能够有强烈的认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课文讲解入手,为学生普及一定的历史知识,比如开国大典的基本流程,文章配图中的关键人物等。在基础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从阅读感受的角度出发,和学生展开交流,与学生共同讨论看完文章之后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应将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可以向学生描述自己观看国庆大阅兵的感受,并结合“国庆节”的一些爱国活动进行分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联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国庆,在与生活所见所闻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认同感,这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思辨能力培养本身就需要学生多思考多感受,所以说将文本与生活实际结合是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思辨阅读的实施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共同实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思辨意识,通过关注文章留白,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训练,将文本與生活相联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思辨课堂中自我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娥.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5).

[2]余党绪.比教学范式建设更迫切的,是改善我们的思维——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8(1).

[3]吴静静,魏登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病例分析及深度阅读策略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26).

[4]柳亚芳.思辨之旅,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7).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语言表达小学语文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