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趣味型课外练习设计策略
2020-03-02曾嵘
【摘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对于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趣味”教学逐渐发展起来。所谓趣味型教学,即教师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采取新颖化、趣味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为教学引入新的活力,使学生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外设计中,趣味型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构建教学场景,努力使教学贴合实际,并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课外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3-0020-02
【本文著录格式】曾嵘.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趣味型课外练习设计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03):20-21.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集中能力较低,传统的教学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对小学时期的教学来说,趣味型教学设计的实施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发生在课堂上,但主要的巩固加强则集中在课外的练习中,因此教师对课外练习的趣味型设计也尤为重要。接下来,我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介绍几种有关小学语文趣味型课外练习的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情境,提升身心感受
一直以来,情境教学是教师开展高质量教学所使用的重要方法,其高带入感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学习,探索学习更深层次的内涵。因此,教师也可以采取设计趣味情境的方法来进行课外练习设计,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进行练习,从而提升学生进行练习时的思维集中度,进而提升练习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课外练习设计中,我便采取了设计趣味情境的方式。在本课的课外练习设计中,我拟定了“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因为什么而读书”这一情境,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思考,自行组织并解释回答。在第二天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时,我将课堂模拟为课文中少年周恩来的课堂,我则扮演教书先生这一角色并询问学生“你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给出了多种多样的回答。有的学生回答“为了父母”,有的学生回答“为了赚大钱”,有的学生则回答“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必须得要上学”。通过这一环节,我充分掌握到了学生当下的学习动力以及目标,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文章主角的内心想法,同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审视,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改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设计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避免情境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在练习时出现“悬空”的问题。
二、注重分层设计,做到因人而异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化以及个性化已经成为教师采取不同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教师进行课外练习设计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习惯、适应能力等因素,尽量采取对学生来说更具针对性、更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此保障学生的练习质量。
在设计《古诗二首》的课外练习时,我首先按照不同标准对班级内部学生进行了层次的划分。一方面,我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学习能力三个层次,另一方面,我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基础水平三个层次。针对“双高型”学生,我提出了熟练背诵并默写的要求;针对“高中混合型”学生,我提出了熟练背诵的要求;针对“双低型”学生,我提出了熟练诵读并了解文章大意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层级划分,我能够通过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采取不同措施的方法,使学生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实现高质量学习,使学生尽可能达到自己学习效果的最佳程度。当学生达到我规定的初级要求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强化要求,使学生一步步过渡到最佳学习状态。
在实行这种策略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处于“最佳发展区”,即练习难度超过学生现有水平但又不超出学生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使学生能够在一定难度的带动下往更高水平发展。
三、强化实践练习,借助体验提升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未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实践练习是趣味型课外练习设计必不可少的选择。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外实践练习时应当尽量将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将实践活动的难度保持在学生现有实现能力范围内,避免学生出现由于能力欠缺而无法进行实践练习的情况。
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我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外出旅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贴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在外出旅行前,我向学校提交了组织学生外出的申请,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征求家长的同意。同时,我邀请有能力陪伴学生外出的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为家长和学生创造共同参与课外活动促进亲子感情的氛围。在选择外出地点时,我将范围划在距离居住区不远的自然公园,保证了家长与学生外出的便利。在外出活动正式进行前,我带领学生再次朗读了《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并要求学生在参观大自然时结合课文内容去感受大自然。在进行活动时,家长可以与学生进行绘画、摄影等多种亲子活动,以此来记录本次外出旅行活动。活动结束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写一篇以本次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游后感,并在课上进行分享。在进行分享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文章进行对比,将自己的内心活动与自己在感受大自然时的实际内心活动相比较,寻找自己与作者心理活动的异同点。通过学生的分享,我了解到学生对于本次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感受比较明显,对于后期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期待程度也比较高。
通过组织此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所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练习。加之实践活动较高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感也较强,实践体验也较为明显。
四、遵循开放原则,拓宽学生思维
学生是有自我思维的个体,对于自己的练习方式以及内容有自我偏好。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偏好,在进行课外练习设计时遵循开放原则,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充分思考自己想要的练习形式,自我思维也能够有较高水平的提升。
比如在《幸福是什么》一课中,我便将趣味型练习的控制与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式。在为学生筛选练习方式选择范围时,我选出了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多种选择,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进行选择。选择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练习步骤,并寻找搭档进行练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自我安排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对学习活动的控制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例如在本次活动中,一组学生选择讨论“我们眼中的幸福”这一问题的方式进行练习,并通过在讨论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的方式来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五、结语
除上述设计策略,教师还可以选择对现有的策略进行调整修改的策略,或者采取创造新的设计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课外练习学习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教师采取哪种设计策略,必须时刻围绕“学生为主”的核心理念,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要把握练习的“度”,即数量适当、难度适宜,避免学生出现因数量过多而烦躁以及因难度过高而气馁的问题。总而言之,趣味型课外练习设计策略是多样的,高水平的设计还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殷丽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
[2]于文河.浅议小学语文作业趣味化设计的有效途径[J].文教资料,2017(2).
[3]邓丽琴.让作业变成孩子的期待——小学语文作业趣味化设计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14).
[4]张曦娴.彰显“特性” 富于“趣味”——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