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的小付
2020-03-02付帅琦
付帅琦
到南漳县肖堰镇观音堂村的半年时间,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有带我系好“第一颗纽扣”的领路人,在这里有充满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村干部,在这里有让我快速成长并深深扎根的朴实村民。
初到岗位,我发现自己做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一开始我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足又或者是不被大家信任?直到后来驻村第一书记对我讲:“要做一个厚积薄发,耐得住性子的人。面对细小而繁杂的事务,在千头万绪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妥善处理,是很不简单的事情。”
细心想想,基层工作涉及面广,但很多是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我不能轻视,更不能抱怨,而应认真对待。我开始跟着扶贫干部走村入户,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住房情况、子女就学情况等,一起研判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一一对照落实,确保每一项扶贫政策落地见效。
正是这股敢拼肯干的韧劲,让村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的行动。当听到村民说“咱们来家里的领导讲政策可详细哩”“感谢你们帮我想致富法子”“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能够不愁生活,真是太感谢了”这些话时,我觉得干多少工作都是值得的。
观音堂村作为省级重点贫困村,从过去负债38万元到现如今纯收入60余万元,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断融入观音堂村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开发红心猕猴桃基地、艾叶种植、中蜂养殖、袋料食用菌等产业。
村书记对红心猕猴桃产业的关心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悉心呵护,尤其是在挂果期,杜书记坚持每天去猕猴桃基地观察生长状况。挂果以后,村干部全员参与销售,送货上门,想方设法扩大销售渠道。村里集体产业富了起来,山区的有机产品稳步走向市场,村民钱包也鼓了起来。这正是无数个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的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努力的结果。
在观音堂村,每个基层干部都有说不完的基层故事和经历,当他们描述这些时,眼里透出的是满满的自信和骄傲,他们成为我扎根基层的榜样。我从积极主动做早饭着手,锻炼厨艺;与村干部共同出力,树立起广场北侧电杆,为村民夜晚跳广场舞提供光亮;每月第二个周末为村内留守儿童播放动畫电影,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发挥专业特长,为村支部制作主题教育宣传视频,让村民了解主题教育在进行;坚持每天在流动党员群内语音播报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创新方式利用喜马拉雅音频APP让视力不便的年老党员听学主题教育;为参加致富培训的村民拍摄“最美一寸照”;为出行不便的村里老年人上门剪发……逐渐地,我从村民一开始口中的年轻娃子,变成了“村委会的小付”,听到这样称呼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