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南胜侯陈君用
2020-03-02林晓文
林晓文
一
出漳州城南约7公里,沿国道324线前行,但见绿树掩映、层林叠翠,兼有亭台步道隐现其间,此乃漳州市近年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主题着力打造的“五湖四海”民生工程之一——荔枝海公园。循荔枝海公园路口西望,层林尽处,奇峰耸秀,绵延数里,有庙宇楼阁若隐若现,是为漳州佛教胜地之一石狮岩。石狮岩又名七首岩,清乾隆版《龙溪县志》载:“石狮岩山,在城南七里,一名南岩山,一名七首岩山。”另据明嘉靖版《龙溪县志》载:“石狮岩山,在十二、三都,峰峦奇秀,延袤数里,上多怪石,有若狮子者,有若蟾蜍者,有可梯者,有如门者,状类不一。又有半月池、罗汉峰、超然亭、宝月岩、南泉岩及圆明、石门、龙泉、妙峰、玉泉五庵,惟石狮岩为最胜。”
踏访石狮岩,一不为寻幽览胜,二不为礼佛参禅,只在于寻找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墓——陈君用墓。此前我手头有关陈君用墓址在何处的资料相当匮乏,唯一的信息来源是康熙版《平和县志》收录《艺文志·南胜伯赠侯爵赐谥忠洁陈公墓铭》(道光版《平和县志》作《南胜伯忠洁陈公墓铭》)有一段话“至正丙午年正月二十三日以寿薨于正寝……岁丙午五月,男崇源奉勅扶柩合二妣葬于龙溪石狮岩山之阳”,然而,当我盘桓于石狮岩时,无论寺庙里的僧众或是往来香客,大都对陈君用墓流露出一无所知的茫然神态。失望之余,我与一位在石狮岩寺前和合树下喝茶聊天的七旬老者有一搭没一搭闲谈起来,得知老者姓陈,就住在石狮岩下边的衍后村。说起陈君用,陈姓老者竟不知其为何许人。但当我问起附近是否有古墓葬后,他指着山下衍后村一幢房子说:“就在那儿,地震台前边有个大墓,每年清明节都有人去扫墓挂纸,也不知道墓主是不是你说的陈君用,可下去看看。”我顿时来了精神,即刻下山寻到位于衍后村的漳州地震台,拐过地震台东侧下方一片小树林,来到一座杂草丛生的墓葬前,拔开杂草,但见墓前石碑上镌着醒目的字眼:“元南胜伯赠忠洁侯讳君用陈先生、协忠夫人曾氏、安淑夫人李氏茔域”,落款为“孝子安生、海生、海寿、养生等诸远孙仝重志”,造型规整的三拱式水泥墓门,显见为近年重修,尤其墓碑上方“大清”及上款“康熙戊辰仲冬谷旦立”等字样,距陈君用卒年已跨越两个朝代逾300载。
二
然则,这个陈君用究竟有什么来头呢?
查阅《二十四史·元史》,在卷四十“本纪·顺帝三”中有这么一句话:“(后至元六年)三月甲寅(朔),漳州义士陈君用袭杀反贼李志甫,授君用同知漳州路总管府事。”《二十四史》被历来朝代纳为正统史书,洋洋四千万字可谓浩如烟海,其中能找到的元代漳州历史人物却屈指可数,陈君用算是较为特殊的一个。
史载陈君用,字玉谏,号铃冈,生于至元十七年(1280)。查阅陈氏族谱可知,陈君用系开漳圣王陈元光派下第二十四代孙。往上追溯,其近祖为陈元光派下第19代孙、宋绍兴辛未科进士、曾官至兵部左侍郎、后被称为“渐山七贤”之一的陈景肃。景肃之孙陈植系宋淳佑甲辰科进士,因娶华姬赵氏被封郡马都尉,食采一千二百户,授印封为岭南路兵马平南侯,督兵崖山抗击元兵。宋祥兴二年(1279)崖山兵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跳海,时为文官的景肃之孙陈格亦蹈海殉国,十万宋军尾随而去。为保存陈家血脉,陈概、陈植兄弟率领残部突出重围,潜入大芹山支脉白叶山(今国强乡白叶村一带),筑金星楼避世幽居,发誓永不仕元。陈植长子、即陈君用祖父陈泰典曾官至提领海舟(相当于现在的海军司令员),崖山兵败后亦随父潜居白叶山,后又迁至石爽乌石寺前,后其子陈子成卜居石绳,成为平和盘石陈氏开基祖。
时光回溯到七百多年前,陈君用出生在白叶山下一个叫石盘(即盘石)的小山村。身为历朝名吏之后,南宋名贤陈景肃裔孙,陈君用本应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奈何因遭逢乱世而生于偏远村落,又有先祖陈概、陈植“永不仕元”的誓言约束,因此对读书成名、走入仕途之道并不热衷,虽生而头角峥嵘,从小便才华显露,却也只考了个秀才身份,于科举一途便再无寸进。然而,陈君用虽没赶上太平盛世、享受名门余荫的好时代,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让他逮住了荣耀加身的机会。
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闽地因被武夷山脉隔挡而显得相对闭塞,成为元朝最晚征服的区域之一。自元軍入闽后,各地反元斗争便持续不断,到了元朝末期,民众越发不堪暴虐统治,反元斗争如火如荼。时有漳州路南胜县民李志甫、黄二使等,于元顺帝至元三年六月在九牙山(又称矾山,在平和县南胜镇境内)举旗起事,先是一举攻下南胜县城,杀死长史晏只哥,又乘势杀出南胜县直抵漳州城,在城下挫败守将搠思监,并与萧景茂、萧佑兄弟带领的乡族武装在观音山一带激战,擒获并处死萧景茂后,一路挥师将乐,声势响彻闽南、闽中大地,极大地震骇朝廷。元顺帝急调江浙行省平章事别不花统率闽、粤、浙、赣四省元兵前往镇压,又被李志甫义军声势所震慑,精锐尽出的正规军面对义军屡战屡败,不得不招募熟悉地方民情的乡族武装对抗。经年累月的战火纷飞,终至师老民困,百姓苦不堪言,民心日渐思安。在朝廷招募下,陈君用愤然而出,道:“大丈夫生当利于时,死当利于后。”于后至元六年(1340),率侄儿陈进卿等人,募集一百多名乡民组成乡族武装,自备武器粮草,与元兵一道截击李志甫义军。因陈君用颇具谋略,又熟悉地方民情,李志甫义军经过数年征战已兵困马乏,虽顽强抵抗仍伤亡惨重,兼之粮草断绝,不得不率领残部退入南胜县高坑附近的霄岭乌泥洞,凭借高山密林和易守难攻的地势作图谋东山再起。霄岭一带正是陈君用自幼生长的地方,对周围山势地貌无不熟知,眼看元兵久攻不下、束手无措,陈君用亲自率领一支数十人组成的敢死队,乘夜抄小路突袭乌泥洞。李志甫义军猝不及防之下被迎头痛击,李志甫先被暗箭射中左臂,受伤之余,又被驱近身前的陈君用夺下佩刀斩取首级,余众随之溃散,不久起义宣告失败。起因于李志甫之乱,南胜县治所于是年被迫迁往“琯山之阳”(今平和县小溪镇旧县村)。
可以说,如果没有李志甫的揭竿而起,因受先祖“永不仕元”誓言影响,陈君用也许就在白叶山下的石盘村当个凡夫俗子了,顶多以秀才身份谋个私塾先生的教职,注定不会有太过惊世骇俗的成就。李志甫枭首、义军被剿灭之后,陈君用由太府监评为首功,上报朝廷论功行赏,被授以“忠显校尉”衔,充任漳州路总管府同知之职。不久,有北洋海贼从水路入境滋扰百姓,陈君用募集弓箭手乘退潮时机迎战阻击,一举擒下贼将杨奴,迫使余党归降;紧接着,又在白花岭连破汀州反贼罗天麟、邓师公等。连年征战,陈君用因累积战功擢升同知汀、漳、延、邵、兴、福六路总管。元至正庚子年,因父亲陈子成去世,陈君用弃官归家守孝,恰逢潮州山贼夏山虎、南胜县陈角车聚众作乱,福建军事长官抽调汀、漳两路元兵前往攻打均出师不利,决定起用丁忧在家的陈君用前往剿灭。陈君用得到军令后,感叹“忠孝不能两全”,毅然脱下孝服统兵出征。夏山虎部属被陈君用威望所震慑,竟然望风来降,陈君用兵不血刃便平息匪乱。因陈君用屡建奇功,朝议改授宣武将军,汀、漳万户府正万户,并授“南胜伯”爵位,敕令开屯南诏(今诏安县),督建南诏石城。陈君用表现出名门之后的过人谋略,以南诏为据点,频繁率部出击四处流寇,北御泉州、兴化,西靖汀州、赣州,南平潮州、惠州,东肃海寇蛮夷,维护方圆数千里疆域的长治久安,在民众中树立了极高声望。
至正后期,红巾军、黄巾军、张士诚、徐寿辉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尤其朱元璋趁势崛起,渐渐形成气候。眼看朝廷疲于应对,福建行省参政陈友定萌生了割据福建、统治全省的野心。至正二十五年(1365),已擢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陈友定为集掌权柄,出兵攻打各郡县,各地元官畏其残暴,纷纷拱手让权,唯独驻守漳州的福建省右丞兼广东道宣尉司使都元帅罗良忠心事元,与陈君用一道拼死抵抗,却屡遭失利。眼看时局纷乱,元朝已是末日黄花,陈君用心灰意冷,索性辞官归隐,不问时局。
至正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陈君用寿终正寝,时任肃政廉访使高建向朝廷请谥,制曰:“以身殉国之谓忠,尚义忘利之谓洁,可赠君用南胜侯,谥忠洁(见《南胜伯赠侯爵赐谥忠洁陈公墓铭》)”,乃谥忠洁愍侯,诰世祀乡贤。五月,长子海生奉敕扶柩,与二位夫人曾氏协忠、李氏安淑合葬于漳州南门外石狮岩山麓,即今龙海市九湖镇衍后村。
三
有关陈君用的记载,《二十四史·元史》卷仅一笔带过,《漳州府志》《平和县志》等地方史志则多有详述。据道光版《平和县志》卷十一“杂识志”载,罗良任漳州总制府事时,陈君用因累积战功擢升漳州路同知,分辖漳浦,驻地西林城(今云霄县火田镇,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屯兵所筑,漳州郡治发祥地)。时有虎渡苏姓人家女子名曰妙娘,正值二八年华、颇具姿色,陈君用见之惊天人,遂萌生娶为妻室之念。罗良得悉此事后,贪恋妙娘姿色,欲横插一手,争夺妙娘为妾,最终被陈君用抢先一步娶回家门。罗良争芳不得,恼羞成怒,愤然派遣舟师从海路围攻陈君用驻地西林城,意欲逼迫陈君用献出妙娘。陈君用思忖兵力弱小难以抵挡,于是潜伏出城欲往潮州搬救兵,不想在途中被罗良部众追杀身死。陈君用走后,妙娘犹在西林城内调遣人马拒敌。罗良部众在船上以飞箭携书射入城内,书中言道:“急出苏妙娘,不然城破,男妇无少长皆屠之!”眼看情势危急,陈君用麾下有个叫吴福赐的部将对众人说:“罗良想要的无非就是妙娘,如今君用已死,我们还在为谁守城呢?”当下众人商议后,打开城门送出妙娘,西林城赖以保全。
据载,罗良乃闽籍长汀人氏,元朝将领,以清剿李志甫义军起家,因忠于职守,屡立战功,深得元顺帝赞赏,授予荣禄大夫兼内劝农防御使,并进封晋国公,其势力范围涉及闽南、潮州、梅州一带,一度成为元朝在福建统治的干将。陈君用因功受赏后,初任罗良辖下县吏,后累次擢升为总管府同知(相当于副市长一职),与罗良份属同僚。另据陈氏族谱记载,陈君用长子娶罗良女儿为妻,故陈君用、罗良既为同僚,又属姻亲,想来不至于为了一个苏妙娘而兵戎相见,争个你死我活;再者,陈君用卒于至正二十六年正月,正是陈友定兵临漳州城下之时(是年六月四日,陈友定攻破漳州城门,罗良战败身死),罗良战事正酣,岂有闲心与陈君用来个怒发冲冠为红颜?而史载陈君用、罗良俱为忠良守节之士,何苦为一个区区女子拔刀相向?可见此说亦不足信。
关于陈君用生年有两个说法,其一为生于至元十七年(1280),其二为生于皇庆元年(1312),卒年为至正二十六年(1366)則无异义。若生于至元十七年,则在世寿87岁,此时间与长子海生生卒相吻合(依《桃源凤翔陈氏族谱》记载,海生生于大德元年,卒于至正二十八年,在世寿72虚岁),却与其父陈子成生卒互为矛盾(“桃源”谱载,陈子成生于南宋祥兴二年,卒于元至正二十年,祥兴二年即至元十六年,父子生年仅差一年,显然有所谬误;《盘石陈氏》谱则载明陈子成生于南宋景炎元年,比桃源谱早4年,与陈君用生年亦不相符);再则,若陈君用生于至元十七年,则其率众袭杀李志甫时已61岁,尔后为官二十余载,直至耄耋之年仍经历无数战事,似乎也不太合乎情理。反之,若陈君用生于皇庆元年,则其于后至元六年袭杀李志甫时年方29岁,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壮年华,其后历经二十多年仕宦生涯,直至辞官归隐时尚不算老迈,期间累次征战自不在话下,此说法也较为可信,但这一生年与“桃源”谱记载长子海生的生卒年份又相去甚远。故此,有关陈君用之生年,尚待进一步考证。
实际上被录入《二十四史·元史》的陈君用并不仅此一个,在“列传第八十二·忠义三”篇里另有一位陈君用:“字子材,延平人。少负气,勇猛过人。红巾起江淮,由抚、盱入闽,闽阃授君用南平县尹,给钱五万缗,俾募千兵,君用散家财继之,导官军复建阳、浦城等县。以功授同知建宁路事。亡何,贼围福州,君用率兵往援,大败贼众,廉访佥事郭兴祖,佩君用明珠虎符,使权同知副都元帅。遂引兵逾北岭,至连江,阻水而阵。君用曰:‘今日不尽杀贼,吾不复生还矣。乃率壮士六十人,徒涉斩杀。贼稍溃,既而复合,君用大呼转战,中枪而死。事闻,赠怀远大将军、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副元帅、轻车都尉、颍川郡侯,谥忠毅。”此陈君用非彼陈君用,惟同名共姓的两人皆属闽籍,且功至同朝侯爵,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四
据《世界陈氏宗亲大族谱》记载,闽南陈氏以开漳圣王陈元光脉系和初唐太子太傅陈邕脉系为主,陈君用属于陈元光脉系(也称“龙湖陈氏”),而陈君用埋骨之地石狮岩山麓衍后村陈氏应属陈太傅脉系,与陈君用后人并无太多交集。
陈君用娶妻两房,膝下共得四子,分别为长子海生、次子海寿、三子安生和四子养生。其中海生、海寿二人曾为南诏守将,授宣武副将军衔。有传言陈君用系李志甫女婿(或妹夫),此说法大抵由陈君用夫人李氏安淑推测而来,其真实性殊难考证。陈君用逝年,正值元末朝纲腐败,时局动荡之际,朱元璋于是年五月发表缴文讨伐张士诚,旋即明军大举入闽,明朝疆域渐见雏形,元朝江山已是日薄西山。就在海生兄弟葬父石狮岩后不久,陈友定突袭江东桥,顺利跨越九龙江,经过长达一个月的鏊战,于六月四日攻陷漳州城,罗良战败身死,陈友定犹如昙花一现般一统八闽。海生眼见元朝灭亡势不可挡,与诸兄弟商讨后决然弃官归隐,分别携家眷散居各处。
陈君用为官之际,曾由其父主持,于至正九年(1349)在家乡石盘修筑了占地约3万平方米、共99间的土楼式建筑“盘石城堡”,如今元廷将覆,其子便有了落脚之处。先是次子海寿携眷回到盘石城堡定居,子孙后裔衍传至今高坑、三五一带;接着三子安生又迁居瓦瑶另拓基业;四子养生则携眷居于南胜,如今后裔多在南胜、五寨一带繁衍。经过数百年传承,海寿、安生、养生各支脉后辈均衍传甚广,成为平和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更有徙居海内外者,不可胜数。
陈君用长子海生先是回到清宁里(今平和大溪一带),后又辗转天宝、塔尾、安里各处,最终在兰陵布厦(今南靖县靖城镇区,南胜县治于至正十六年迁至此,并更名南靖县)落脚,依托亲戚暂居。为谋生路,海生又只身去往桃源丁坪,搭茅屋养鸭为生。因彼地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所养母鸭可日生双蛋,海生贪恋于此,竟然乐而忘归。妻罗氏日久不见夫归,乃遣长子明歌前往探望,复被海生留下;罗氏心急如焚,再派次子明耸、三子明福前往,亦无音信;最后罗氏亲自携四子均寿前往,经过一番劝说无果,最终海生与明歌、明耸、明福留在桃源拓基发展,罗氏携均寿回到布厦定居。其时海生已年迈体弱,不久便因操劳过度染上恶疾,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桃源丁坪去世,其三个儿子则在桃源安居拓业,衍传至今已逾29代,人口成千上万,后世尊海生为桃源凤翔陈氏开基祖。海生幼子均寿则成为布厦陈氏开基祖,如今居于靖城镇布厦街(自由路)的陈氏后人尤有千余人,建有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塑像的祖祠“广济宫”。
五
石狮岩山高不过百余米,却灵韵悠然,甲于他邑。历代多有文人雅士盘桓期间,留下了诸多诗词墨迹,宋漳州郡守李弥逊曾题诗《秋日同刘方明游石狮岩》:“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近失汀州。阳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是对石狮岩胜景的传神描摹。生于平和高地白叶山的陈君用有幸埋骨于此风景绝佳之处,也算是适得其所了。寻个天清气朗、风和日丽的冬日,我再次谒访隐于衍后村的这座陈君用墓,但见背靠石狮岩,前望地势开阔,想来也是颇为符合前朝后靠、藏风聚气之风水格局的。据闻早年整个茔域规模颇大,墓门两侧置有石狮、石羊、石翁仲等,彰显着茔域主人的显赫身份,如今这些雕像构件皆已了无踪迹,周围空地也被衍后村日渐增多的楼房、田园挤占,使得茔域规模大大缩减,难见往昔概貌了。以至于衍后村民虽也姓陈,却未必会去留意眼皮底下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茔域主人其实大有来头。
令人唏噓感喟的是,昔时陈君用曾祖陈植、祖父陈泰典出身将门,为南宋征战至最后一刻,于崖山之役后虽未随十万宋军蹈海共赴黄泉,但也铁骨铮铮,没有选择降元保官,而是避居芹山白叶,誓言“永不仕元”。时隔八十余载,陈君用转而为元朝建功立业,成了身份显赫的南胜侯,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各有自己的坚持与操守。陈君用响应招募袭杀李志甫时所言“大丈夫生当利于时,死当利于后”,亦表现出将门之后勇猛威武的血性基因与维护正统的男儿担当。而从陈植、陈泰典爷孙于南宋亡国时的避世隐居,到元朝大厦将倾时陈海生、陈海寿诸兄弟的弃官归隐,均体现了改朝换代之时忠君臣子的无奈抉择,竟是殊途同归。
行文至此,借录明刺史郑经岩所作《南胜伯赠侯爵赐谥忠洁陈公墓铭》铭文,权当对陈君用一生功业的概述吧:
公之族望,本自中华。显于唐宋,遁于海崖。遭世板荡,祖迁其家。元纪丧凋,坌起氛妖。嶪嶪漳土,孽臣奸骄。相臣来临,兵戈四集。师老民疲,凶焰熠燿。公由布衣,捷刃奋起。则百斯人,誓以敢死。折尔尾毒,捣尔心腹。既获其魁,余悉败衂。邦国甫宁,锡我令名。岂不具庆,父母与荣。孝由忠立,勋爵随之。后昆铭石,俨然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