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高隐
2020-03-02张万土
张万土
清时龚自珍云:“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
明朝范汭在其《琴川夜泊怀孙齐之》诗中也说:“残梦风前柝,归心曙后鸡,还知高隐处,只隔水东西。”
平和就有一处名副其实的“高隐处”,他就是天地会创始人万五道宗所建的高隐寺。
初秋时节,几位朋友相约,驱车从县城出发,过坂仔、国强、安厚、到达大溪,出大溪镇先往正东行约一公里半后踅往东南,沿着一条尚堪汽车通行的山乡道路行驶了个把小时,我们来到的高隐寺。
刚一下车,进入视野的高隐寺,其外观与别处的庙宇似乎并无太大区别。反倒是它周边的环境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高隐寺位于平和、诏安、云霄三县交界的天马山麓,以高山为屏障,与山花当邻居;“山本高而连云雾,更于天际;林本密而缀烟雨,则接地阴”,“林壑之胜”确实不虚。
高隐寺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有前后两殿,中为天井。寺门有一联,“高以下焉四方咸仰慈云布;隐而显也千古长遗法镜辉。”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供奉三宝佛、送子观音及靖天大帝、三官大帝、林太师、伽蓝爷等民间俗神。前殿两侧各有一间厢房。后殿面积大致与前殿相等,却是两层建筑物,楼下供奉本寺开山和尚道宗禅师,楼上供奉一尊十八只手观音菩萨,为镇寺之宝。此间习俗,所有香客乃至护寺人进后殿须脱鞋轻行,以示虔诚。前后殿左侧有一长方形护屋,《高隐寺石碑记》即嵌护屋墙上。
站在高隐寺前,再把目光顺着寺前台地往前延伸,向左右拓展,顿觉有一股感动油然而生。也许因了常年居于高楼林立的县城,连目光放纵视野的机会也被剥夺,此时此刻,面对逶迤驰骋的群山,我有一种享受奢侈的感觉。眼前是怎样的一种画卷啊:云携峰动,树撵山岚;远山莽莽苍苍,近岭黛色含羞;原野如旗猎猎,流瀑禅意款款。此种意境,让人赞赏,琼楼玉宇仙境,大概也不过如此这般!
然而,我等前来高隐,并非是欣赏高隐风光。高隐吸引我们的还有它那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神秘!明“崇祯间,乡绅肆虐,百姓苦之”,万礼(即张要,平和县小溪人)与郭义(诏安县官陂人)、蔡禄(云霄县下港尾人)等人,“谋结同心,以万为姓,推要为首,时率众统据二都”(《台湾外纪》),史学界习惯称万礼等人为“以万为姓集团”。道宗随堂兄万礼参加此次聚义,因排行第五,故称万五。清顺治七年(1650)五月,“万礼从施琅招,领众数千人来归”(《台湾外纪》),加入郑成功抗清队伍。清康熙十三年(1674),岁在甲寅,三藩乱起,南中国震荡。原郑成功降清将领襄阳总兵杨来嘉、广西总兵郭义相继反戈,嗣延平郡王郑经兵出台湾,于是,反清复明的浪潮再度掀起。四月,“河北总兵蔡禄谋叛”,被宫中侍卫关保侦知。关保直接向康熙帝禀报,康熙帝即遣内大臣阿密达率护军赶往怀德(今河南沁阳),攻下城中河北总兵府衙,擒杀蔡禄父子。在这次战斗中,有少数蔡禄余部突围而出,千里辗转,逃回闽南,投靠高隐寺开山长老万五道宗。
万五道宗把前来投靠的蔡禄余部安排在长林寺、上岩(关帝庙)和新落成的高隐寺居住。此三处寺庙彼此距离均在十里之内,大致呈钝角三角形,被称为“三点地”。
由于“三点地”彼此距离不远,便于联系;又加上万五道宗盟兄万礼和盟弟蔡禄都在降情后死于清兵之手,这时万五道宗带领前来投靠的蔡禄余部和“以万为姓集团”旧部经常开展“三合会”,但此时,福建政局微妙,耿精忠割据闽东闽北,郑经军队占据金、厦沿海一带,占领漳州的清海澄公黄梧新亡,子黄芳度势弱,忽而投郑,忽而依耿,又忽而效忠清廷,漳属各县政权更替频繁。万五道宗选择一种既不同于三藩也不同于郑氏父子的斗争形式,准备“秘密结社、长期斗争”,反清复明。
1996年,在高隐寺发现了一批天地会遗物、遗址,成为专家学者论定的佐证。这些天地会的文物有:印章二方(铭文《天地会》、《佛法立天地会》)、宝剑一把、神像三尊、壁龛一块、条幅四幅、会簿(秘籍,又称“海底”)十数册。其中《会簿》记载:“万道宗主持五祖上岩关圣帝君前立会,约定暗号,令旗宝剑,后五祖在三点地上仙岩、高隐岩、长林岩三合会。众僧密拜立天地在高隐岩,后分开各省召集起义,暗立会名天地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高隐寺中还供奉一尊万五道宗神像。这尊神像,高隐寺会簿中也记载,“棚上三身(尊)如来佛象(像)、中央十八只手(观音)娘娘、四大金光(刚)神象(像)、上座老万师傅神象(像)……”老万师傅就是万五道宗。
天地会起源之谜扑朔迷离,万五道宗的身世也颇神秘。但从高隐寺现存一些文物来看,“万五道宗是天地会创始人”应该不假。据镶嵌于高隐寺护屋墙的上《高隐寺石碑记》载,高隐寺为禅师万五道宗所建。始建于清康熙甲寅年(1674)。万五道宗是天地会主要创始人,清康熙甲寅(1674)七月二十五日是天地会起义的日子,高隐寺开光之日很可能是天地会起义之时。目前,海内外多数天地会研究者也认为,万五道宗是天地会的主要创始人。台湾学者翁同文先生在《天地会创始人万云龙的原型》文中,考察天地会始祖万云龙的原型是“平和小溪人万五道宗”。大陆学者胡珠生先生在近作《清代洪门史》书中论定,“由他(万五道宗)为首创的天地会,天地会的历史才摆脱传统的猜测,开始成为信史。”罗照先生也在长篇连载《天地会探源》中论述,道宗“组织天地会,创立香花宗,进行长期的秘密斗争”。
览胜高隱,睹庙貌之巍然,当思舆情而自奋;幽思万千,动高山之仰止,宜念盛典以图功。于是,随占一则《七律·高隐怀古》:
峰峦叠嶂黛色深,
高隐寺前听梵音。
金戈铁马三合勇,
甲天寅地日月沉。
道宗英魂悲夜月,
西鲁故事付瑶琴。
乾马喧天谁曾记?
风雨山庙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