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学检验课程“互联网+教学”改革之探索

2020-03-02杨巍李明成孙丽媛

现代交际 2020年1期
关键词:检验技术互联网教学

杨巍 李明成 孙丽媛

摘要:免疫学检验课程“互联网+教学”改革,目的是探索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实践中,尝试与学生争夺手机使用权,让学生用手机完成部分学习和考核任务;尝试用微课和虚拟仿真课弥补实践课程的不足之处。这些尝试,使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更高,使实验课的范围更广、实践性更强,使“互联网+技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 检验技术 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038-02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实习和以后工作。自从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以往5年制“医学检验”(医学学士)更改为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理学学士)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五大专业课学时全部被缩减[1]。如何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学习重点不减少、操作水平不下降、培养目标不动摇,是各专业课程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了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理论课堂教学启动“互联网+”形式

1.手机参与理论教学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际上是“医学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检验”两门课程的综合。课程内容涉及基础免疫学知识,而基础免疫学又是医学生普遍反映较为抽象难理解的课程。以往的理论课,基本是以教师讲解结合板书绘图和PPT动画等方式为主,学生听课很疲惫,遗留较多的难点问题无法解决。改革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医学免疫学》教材。教材的每一章都有配套的视频、动画和PPT,教师在课堂上讲到重点、难点问题时,统一带领学生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资料,并结合视频、动画资料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以前的很多抽象问题迎刃而解。采用这种课上“互联网+”形式授课,达到了跟学生“争夺手机使用权”的效果,学生发现课堂上也可以使用手机,但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而非其他。

2.手机App参与学生预习和复习

在课程数量增加而课时大幅缩减的情况下,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情况只能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而引入“互联网+”教学方式后,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App和教学软件,课前发放调查问卷、课后发送相关习题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答案通过手机发送给教师。对于习题,软件能够进行答案正确率的统计,让教师迅速对学生学习和复习情况有所了解。而且,以这种手机App方法开展预习,预习的范围和内容更加广泛,教师可以及时向学生推送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新观点、新动态,并在课堂上结合推送的内容开展讲解。学生对教师推送的课本外的新内容往往产生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够在课堂上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课堂听课效果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甚至有一些学生在课前就主动研究课本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

3.微课教学查缺补漏

对于“检验技术”课程涉及的多种免疫标记技术原理等内容缺乏相应的视频、音频资料的现状,授课教师针对课程中学生感觉难理解的内容,积极开展微课的制作。目前已经制作出涵盖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20多个知识点的微课。每个微课大约5分钟,内容精练,浅显易懂,学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观看、学习,学习方式灵活。微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有效补充,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二、集中全力开发“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针对免疫学检验实验中使用的试剂或设备价格较高,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问题,授课教师与学院沟通后,集合各方力量开发一个涵盖血液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在内的虚拟仿真实验——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检验实验。学生在实验室电脑上通过操纵电脑键盘就可以开展相关实验和接受相关培训。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实验项目被分解成不同部分,学生正确操纵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实验程序;如果操作错误,软件立即发出提示,提醒学生重新思考、再操作。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完成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检验实验项目,模拟了实际临床检验科室的场景,帮助学生尽早地进入实战状态,帮助他们积累临床经验。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危险。在校内网络全覆盖后,学生还可以在宿舍、图书馆进行虚拟实验。

“互联网+教学”的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极大地减轻了课堂压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2]。

三、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由于“互联网+教学”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再像以往一样,“一分定全部”,而是要增加过程性评价[3]。我们的过程性评价包含两部分,即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筛选课程中较为简单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己讲解。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领取一个讲解内容。在准备过程中,要求全组学生共同参与,每人承担不同分工。组内学生根据各自的工作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给出学生评价分数。教师评价则根據学生实验课表现、虚拟实验操作情况,针对学生出勤、语言表达、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等,分步骤给分,综合后即教师评分。这样的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不再只关注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或者实验报告是否填写完整,而是更加注重个人表现,注重实验操作细节,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互联网+”这一概念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它泛指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和创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也应该积极与互联网相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跨地域、跨时空教学及共享各地优秀教育资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婷梅,尹一兵,冯文莉,等.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参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8):38-39.

[2]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3):228-232.

[3]闫海润,陈宏娟,富宏然,等.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3):139-140.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检验技术互联网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RBI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临床模拟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指纹痕迹检验的刑侦技术应用
港口门座起重机制造过程中的检验要点及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