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2朱海琴
朱海琴
小引:层递式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将其应用到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写作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写作技巧和写作质量不断提升。本文从三个阶段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分析探讨,旨在通过作文的层递式教学打造高效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更好满足班级所有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受到更多关注,其重要性也被广泛认可。在这种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加大了对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力度,许多科学可行的新颖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初中语文作文课堂上,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其中,层递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主张以生为本、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受到初中教师和学生一致欢迎,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探索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意义重大,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联系生活体验,写出真情
在初中作文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语言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故事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在小学阶段的作文大多以模仿为主,缺少生活体验作为写作依据,导致写作水平不高,作文内容难以以情动人、以真实吸引人。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注意生活经验积累,鼓励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交流讨论,从中积累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这些都会成为写生活、述真情的宝贵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写作主动起来,真实起来。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雨的四季》这篇课文时,教师发现学生对作者刘湛秋笔下的雨,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的雨的形象以及情境。这时教师没有强行向学生灌输课文主旨思想,也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仿写课文,而是以校园为主体,将最近一年校园不同季节的下雨景象,通过照片、视频方式展示在多媒体大屏幕上,熟悉的校园让学生倍感亲切。学生细心观察,感受雨中校园的氛围、景色,看到树叶在春雨滋润下充满生机的样子,看到几名同学团结友爱地打着一把伞奔向教学楼……这些情境,唤醒学生内心的记忆,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有了写作的欲望,投入到“校园的雨”的写作中,把生活与写作合二为一,使写作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
二、传授写作技巧,写出韵味
如果初中生不具备良好的写作技巧,作文语言的流畅就无法保证。作文容易出现段落不清、语意不明、修辞方法应用不合理等问题,难以写出高质量、有韵味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的第二阶段,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记叙文、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技巧,善于挖掘学生的写作风格并进行科学指导,让学生在扎实的写作技巧助力下,写出语言流畅的作文,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
例如,八年级上册(部编版)《那树》这篇课文,作者以叙述和描写为主,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作者王鼎钧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感慨,传递了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之情。教师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叙述语句和描写语句标记出来,探讨这些语句的妙处,接著围绕“为什么文章少有议论却能表达深刻思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使学生掌握作者语言朴实秀美、舒展自如的写作技巧。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写作技巧的学习,仿写和一种景物相关的一段故事。经过课文深度阅读,学生接触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了关于一朵花或那片云、家乡的田地等主题文章,提升了写作水平,文章主旨直指人类社会进步决不能建立在破坏大自然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递。
三、组织实践活动,写出创意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作文存在较为严重的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情况,创新性不足,作文的质量不高。纵观历年来中考作文的满分作文不难发现,无论满分作文是何体裁、是何主题、采取哪种写作方法,都具有相同的特质,那就是创意新,让人眼前一亮,心随文动。可见创新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所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第三阶段便要引导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文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室内环境对写作思路的局限,比如可以定期组织春游、秋游、放风筝、调查家乡美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取创新想法,将自己的新想法、新灵感融入到写作中,增加作文的新鲜元素。
结语:总之,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优越性是不容忽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由浅及深地开展作文教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作文兴趣和写作质量,满足学生的写作学习需求。